《史记》第75讲。

楚武王(芈姓,熊氏,名通,“春秋三小霸”之一)三十五年(前706),楚国想要得到周天子的册封,晋升自己的爵位,参与中原诸国的征伐,苦于没有门路,就找到了身边的随国。

楚武王

随国(西周初在湖北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是周王室分封在“江汉诸姬”中的一个小国,在楚国没有兴起之前,担任周王室的南方边陲的哨兵,屡次参加周王室讨伐楚国的战争。

列国图

等到楚国兴起,周王室也衰落了,随国就成了楚国嘴边儿的一块肥肉,总是被楚国欺负。楚国要想进军中原,随国就成了挡在他前面的障碍,可碍于周天子“天下共主”的位子和中原列国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

随国这个时候,已经不敢得罪楚国,吃了败仗之后,赶紧老老实实地替楚国传了话,向周天子建议提升楚国的爵位。可周天子不但没有应允,还责备随国多管闲事。

楚国的建国君主熊绎(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被周成王封为子爵,跑到了汉水流域的丹阳建了国。

熊绎 像

可建国之后,宗庙也准备好了,唯独缺乏祭祀用的牲畜,没有办法,只好让人到自己的小邻居鄀国那里去偷了一头还没有长角的小牛。

因为害怕鄀国的小牛的主人找过来,所以将这头小牛连夜宰杀,祭祀先祖。楚国的祭祀风俗,也就沿袭了下来,变成了夜晚祭祀。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楚国国力大增,具备了逐鹿中原的实力,可爵位上,仍然是很尴尬的“子爵”,跟中原列国的“公、侯、伯”还差着等级,列国的史书,比如鲁国的《春秋》,提到楚国国君的时候,依然还是“楚子”。

周王室虽然衰落,可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想要一个爵位,得不到他的册封,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楚武王才想出了欺负身边的随国,让随国帮忙传话的主意。因为随国虽小,可跟周天子是同姓,能说得上话。

可周天子压根不买楚武王的账,不但不给封赏,还斥责了自己的小弟随国,随国把这话传给了楚武王。武王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过了两年之后,楚国觉得自己的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又动了加封号的念头。可是想到两年前别拒之后的情形,他改变了思路。

熊通自封为王

想到之前周天子不给面子,让自己下不来台,武王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生气地说:“我祖上曾服侍周文王。等到成王的时候,提拔了我的祖先,可还是只赐给了子男的爵位,让他待在荒蛮的楚地。他在这里建功立业,蛮夷都臣服,可周王却不肯加封爵位。我也求了封赏,也没有给。那对不起了,我只好自己上尊号了。”

于是,楚国称王。要知道,春秋时代,只有周天子能称王,其他的诸侯国也有私自给自己提升等级的,顶多也就提到“公爵”就到头了,楚国这么一下称“”,摆明了是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

为了使自己的“王位”显得更加庄重,武王拉上了随国,逼着随国跟自己结了盟,才带领军队离开随国。

随国是姬姓诸侯国,周天子才是随国的宗主,没有周天子的许可,是不敢轻易跟其他国家结盟的。

中原诸国,即使是齐桓公、晋文公想要会盟诸侯,基本上也都还会给周天子一点儿面子,提前打个招呼,到了楚国这儿,干脆完全不予理会。

攻打随国只是小小的开始,随着楚国实力越来越强,楚国终于开始大举进攻,扫清“江汉诸姬”,将挡在楚国北面的小诸侯国消灭殆尽,紧接着就开始威胁蔡国、宋国、郑国等实力较弱的对手。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楚国虽然很早就开始欺负随国,可却是到了很晚的时候才将它灭掉。这主要是因为,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之后,对待楚国还算忠心耿耿。

楚昭王

吴国大军伐楚,攻破郢都,几乎将楚国灭掉,楚昭王(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弃国逃跑,逃到了随国。吴国马上将楚地围住,要求随国交人。

随国不但没有交人,还联合秦军攻打吴军,在楚国复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楚国也因为感激随国,跟随国保持长时间的友好关系。

历史切片,每天聊一点,感谢您的关注,我们明天见。

参考资料:

1.《史记·楚世家》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