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禄荐语

一个在山水间行走的人,她眼中的世界该是什么样子,是对山水浮光掠影式的浅浅记录,还是植入内心深处的一个地域的文化,这是由作者观察的角度决定的。一篇好的作品,不一定是你对所走过的灵山秀水的诗意描述,重要的是你对这个地方厚重文化的发现,这才是一个旅人眼中的风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功夫在诗外。在成都,陈玲老师的眼里看到的则是红尘中不一样的烟火,那就是植入心底的这个地域博大精深的文化。作者从杜甫草堂这一文化现象延伸,更深刻地挖掘出人们喜欢成都的理由。

众所周知,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人们为什么会爱上这座城市,喜欢这里的红尘烟火,除了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除了温润宜人的气候,除了人们的休闲意识,除了形形色色的风景名胜,关键的是这里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浓烈的文化气息。

作者陈玲是一位成熟的写手,她的文字轻盈、洒脱,飘逸、灵动,生活气息较浓,思想性强,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读后总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读《烟火成都》,我们品味的是一种别样的文化内涵!

梅花开的时候去成都的杜甫草堂赏梅,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草堂里,到处能嗅到唐诗的如梅花般的芳香,而且还可以在芳香的梅花中嗅到唐诗的芬芳,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哟!只是这次去的时节,梅花早已落尽。

斟一壶时光的酒,默默潜行在杜甫草堂那曲径通幽里,风,轻轻地从指间滑过,盈入袖底的是一缕杜少陵的忧愁。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诗史堂里,杜少陵那清瘦如竹的雕像,那目光“满目悲生事”眺望着远方,手中抚着的难道就是刚刚挥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隔世的那一幅幅颠沛流离、病体困顿的素描,此时,此景,淋湿了我的双眸。

我已无心聆听《春夜喜雨》的呢喃,“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心,眺望远方的渔火,我无法拾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在风残的岁月背后,我站在浣花溪畔,兀自伤怀,背倚唐墙脚踏宋砖,倾心,与少陵对饮那份旷世的孤独。

人生,有时信步在看一场花事,有时渡船赏一湖春水,从一座城到一个城,一路风尘。有人将闲云装进行囊,有人将故事背负肩上,他们都在寻找那个属于心灵的原乡。杜少陵“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的心灵原乡,让他在滚滚红尘中成了历史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圣。

多么希望,花径处,梅园里,再邂逅诗人那清瘦的身影。云在窗外踱步,鸟在檐下穿飞。

蝶在花园中翩翩,蜂在药圃里飞舞,似有若无地诠释着少陵那颠沛流离的一生。

当年杜甫无人顾,后世草堂有圣钦。出得草堂,回眸浅笑。秋风,掀起季节的一角,摇曳岁月深处的冷暖,骤然释然,一份感悟,将薄凉丢在风里。

移步到宽窄巷子人潮汹涌的街头,草堂那历史的厚重忽一下就不见了踪迹,虽然杜老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诗句还在心头萦绕。

回到家中,已有好几时日,成都锦里那街头水吧里的歌声,琴声,还在耳畔飞越,此时,打开电脑,聆听的是印象中国之成都印象: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想要留住,想要珍惜。哪怕是门缝里挤出来的一缕阳光,墙角下长出的一片青苔,树梢上滑落的一枚叶子。这是一个可以安然立身之所,是一个可以恣意快乐的地方,也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

此刻,坐在成都的背后,安享一剪菩提的光阴,回味烟火成都,回味大美成都,回味舌尖上那成都火锅的残留,啜一口成都的竹叶青,然后,凝笔,在这浅秋午后的明媚里,用轻蔓指尖的欢愉,让文字开成一朵心花,执一份淡淡的清欢,看风住尘香,岁月嫣然。

精彩回顾

散文荟 | 陈玲:金陵行

散文荟 | 陈玲:烟雨赤壁行

散文荟 | 陈玲:行走在时光里

随笔屏 | 陈玲:这个春天(外一章)

随笔屏 | 陈玲:一杯倾世(外一章)

随笔屏 | 陈玲:悠悠乐坊

随笔屏 | 陈玲:唐风宋韵的魅惑

作者简介

陈玲,女,网名:梅轩飘雪,湖北郧西人,爱好文学,向往走遍万水千山。喜欢关上门窗,关上尘世悲欢离合的纷扰,关上轩外绿肥红瘦的寂寥,将自己淹没在一个世外桃园的宁静里,在属于自己的文字中游走。更喜欢用一些温婉的文字,倾诉着红尘的流离,遣散着岁月的慵懒,记载着温馨的时光,企图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挽留住那些流逝的过往。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