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第68讲。

晋灵公夷皋被立为国君的时候,还在襁褓之中,由赵盾代为执掌国政。赵盾曾经以太子夷皋年幼,想过放弃过立他为君的想法。鉴于以前晋献公“废长立幼”导致了晋国长达十九年动乱,赵盾决定寻找一位年长一些的继承人。

赵盾找到了襄公的弟弟公子贾季找到了公子,两不相让。夷皋的母亲缪嬴,看到赵盾不想立夷皋为君,抱着它整天哭诉。赵盾害怕她这样闹下去,会出大乱子,最终勉强地答应了立夷皋为君。

晋灵公

十四年(前607)后,灵公长大成人。立国君这种事情,立了就是要跟着他干一辈子的。他干得不好,你只能规劝。他要是不听,你只能再劝。他要是荒淫无度,你只能跟着他一起玩耍,如果你不愿意,很有可能就会被杀掉。你要是不想被杀掉,那就赶紧逃跑。

灵公非常奢侈,搜刮民脂民膏,给自己的宫墙都刷上彩画,整的花里胡哨。这还不算,他还喜欢亲自登上高台,拿着弹弓去打人。被打的人觉得莫名其妙,抱头逃窜,他却开心得不行。

除了玩乐之外,灵公还喜欢吃喝。有一次,厨师没能把熊掌煮烂,灵公一怒之下,就杀了他,还让几个妇女抬着厨师的尸体将他扔出去,故意让她们从上朝的地方经过。

赵盾和士会(祁姓,因出于士氏,史料又称之士会;因封地在随和范,称之为随会范会,史称范武子、随武子)看到死人的手,就问起了灵公杀人的缘故。两人对灵公的举动感到担心,准备进谏。

士会对赵盾说:“如果你先劝谏,他听不进去,那就没有人敢再进言了。不如让我先去,如果我说了之后没有用,你在接着劝谏。”士会去了三次,到达灵公的屋檐下,灵公才肯看他一眼,说:“我知道错了,我会改的。”

士会叩头回答说:“谁能不犯错呢,有了错误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果做事情能够善始善终,那国家就有保障了,大臣们也就有依靠了。《诗经》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君主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国家的礼制才不会出问题。”

士会

虽然士会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灵公也答应了要改,可压根儿没有任何行动。赵盾一看灵公不肯改正,就亲自劝谏。劝谏的次数多了,灵公就开始生厌,干脆去找了刺客鉏麑去刺杀赵盾。

刺客在清晨来到赵盾的家中,赵盾卧室的门已经打开了,穿得整整齐齐,准备入朝。可因为上朝的时间还早,赵盾正坐着打瞌睡。鉏麑退出来,叹气说:“睡觉的时候都端坐,不忘记恭敬,这才是百姓的主人。刺杀百姓的主人,就是不忠;可如果不刺杀他,就放弃了国君交付的使命,就是不信。不忠,不信,这两件事,哪一件都不能干,干了还不如死了的好。”说完,就撞门口的一棵槐树自杀了。

鉏麑触槐

我当初读《史记》的时候,读到这一段,就起了疑。因为司马迁没有身临其境,如何知道刺客当时的举动和想法;赵盾从头到尾都没有跟刺客有过沟通交流,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从何而来的。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虽然可能故事情境是虚构,可虚构的基础确是真实的。先秦时代的人,重义轻利是主流。到了战国末期,这样的传统在游侠、刺客身上依然有很深的印记。

联想到灵公的荒唐行径,赵盾作为晋国的肱骨大臣,在国内的威望肯定也不小。所以刺客放弃刺杀赵盾,是极有可能的。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无疑是史书的作者出于对赵盾的肯定而留下的。

赵盾虽然躲过了第一次刺杀,可还有第二次。灵公设宴招待赵盾,同时安排好死士和恶狗,准备置赵盾于死地。灵公的厨师灵辄得知了这个消息,告诉赵盾喝酒不要超过三杯,希望赵盾能够提前离场,躲过一劫。

灵辄会帮赵盾,是因为赵盾对他有恩。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桑树下救了饿得奄奄一息的灵辄,赵盾就给了他一些食物。灵辄吃了一半,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完,灵辄说想到家中的老母,不知道老母还在不在人世,想留给她。

赵盾看灵辄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又多给了灵辄一些饭和肉。后来灵辄时来运转,竟然混到灵公的宫里,当起了厨子。所以等到他知道灵公想要诛杀赵盾的阴谋之后,选择了通风报信。

情势危急,赵盾的马车右驾提弥明(别称示眯明、祁弥)选择带赵盾离开宴席,灵公埋伏的士兵还没有集结,于是放出一条叫“敖”的恶狗追赶赵盾。提弥明徒手杀掉了恶犬,然后又反击灵公的士兵,赵盾得以脱逃。提弥明战死。

《史记》中将赵盾的右驾提弥明和桑下的灵辄误记为一人。《左传·宣公二年》中,记载得非常清楚。这里不再予以讨论。不过,我们可以讨论一些题外话,那就是:古代的屠夫真的都这么厉害吗?

春秋时期很多刺客、游侠甚至王侯将相,最初都干过杀猪屠狗的事情。信陵君“窃符救赵”时,伴随他身边的力士朱亥就曾在闹市杀猪。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也是从屠户一步步崛起,成为了开国元勋。厨子,真的可以很厉害。因此,就算真的是一个厨子救了赵盾,也在情理之中。

赵盾看灵公已经准备除掉自己,赶紧逃亡,还没有逃出晋国边境,他的弟弟赵穿将军就在桃园(地址不详,应该在都城新绛附近)杀掉了灵公,迎回了赵盾。

赵盾一向深得民心,灵公骄奢淫逸,百姓对他多不亲附,所以杀了他,基本上也不会引起老百姓的怨言。灵公死了之后,赵盾又恢复了以前的地位。

董狐

晋国的太史董狐写道:“赵盾弑其君。”在朝堂上给大家传看。赵盾辩解,说:“杀国君的是赵穿,不是我,我没有罪。”太史说:“你是正卿,逃跑了没有逃出国境,回来之后,也不杀掉作乱的人,不是你是谁?”

董狐的话,其实说得非常对。因为虽然是赵穿杀的人,但赵盾出于包庇同族的心里,不想处置赵穿,削弱赵氏的力量。这本身是有私心的。既然不能处置杀害国君的人,那就是帮凶。况且以赵盾的身份,根本就不用他暗示,赵氏本身也会有敢于杀掉国君的人替他出头。

孔子对董狐十分赞扬,认为董狐能够遵循史官的优秀传统,对历史毫不隐瞒地记述,实属难能可贵。这里还要提一下,春秋时期的史官和后世的史官还有些不同,春秋时期的史官继承的是周朝的传统,他们既负责书写历史,还充当国君的秘书,协助君臣执行治国的法令;遇到有需要表彰、祭祀的,他们也都会参与;天文历法,他们也都会有一定的了解。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卿大夫家族往往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史官已经逐渐失去了维护礼法、规劝君臣的重要作用,而且往往会因为坚持原则被随意杀掉。齐国太史因如实记录权臣崔杼的“弑君”之罪,兄弟二人先后被杀。因此,像董狐这样不惧危险,坚持如实记录的,确实值得后人褒奖。

历史切片,每天聊一点,感谢您的关注,我们明天见。

参考资料:

1.《史记·晋世家》

2.《左传·宣公二年》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