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陈冠希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有里原宿教父之称的潮牌GE创始人藤原浩。藤原浩对陈冠希说,你那么喜欢我们的衣服,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店。当时,香港非常流行日本的潮流服饰,但是并没有专门店售卖。

一件在日本售价700港币的衣服,水货版本在香港要卖到1800元港币。陈冠希心动了。他开始考虑用自己在娱乐圈的人气来做自己的生意,他觉得,在中国做自己的潮流生意的时机已经到了。2003年,陈冠希和同学潘世亨在铜锣湾百德新街一栋大厦的二楼开设了自己的潮店Juice,售卖一些代理的潮流品牌服饰,包括Undefeated、VisVim、Nike、Subware、Recom等。2004年,他已创办CLOT集团,是香港最早做潮流生意,他非常懂得把自己的明星人气兑现为商业利益,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Liger是一家创立于2009年的潮店select shop,亦是时尚界的潮人徐濠萦及Dorothy Hui每季精心采购来自世界各地的流行时装品牌,将她们独特的搭配技巧跟顾客分享,并运用到日常打扮中。

一个陈生、一个陈太,潮人潮物背后的推手一定是明星,受到他们的影响,两岸三地的艺人如周杰伦、五月天的阿信、小猪罗志祥、软硬纷纷开设潮店。

香港最潮的杂志首推《Milk》,当年都不知偷运了多少入中国,国内也有一本参考《Milk》的山寨版,名为《YOHO!潮流志》,2005年的创始人兼CEO,37岁的梁超,卖房子创立了《YOHO!》,迄今已经创业12年,2008年公司陷入现金流枯竭,最后是他把自己、父母、亲戚的房子抵押贷款渡过难关。如今YOHO!BUY流水达到20亿人民币,梁超又想走入线下,开中国独一无二的潮流社区店。

卖潮服年销20亿,潮人潮牌的秘诀在哪里?

梁超25岁之前,在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两年。创业起步走得相对顺:《YOHO!潮流志》第一期就卖掉六成,不过这注定是刹那光辉的虚史,因为过后几年是互联网创业的热潮。梁超首先想做的也不是电商,而是办一本年轻男性爱看的潮流服装杂志。理由很简单:市面上没有类似刊物。

2007年,淘宝已出现一批暴富卖家,天猫及京东渐渐进入大众媒体,他也看到了互联网大势来了,2007年YOHO!做了社区网站,2008年上线电商业务叫做“YOHO!BUY有货”。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品牌,在线上和线下做了很多推广,一年下来总花费超过了2000万元。

局外人很少知道,垂直电商平台,除了淘宝京东和唯品会(VIP.com),其实还有人生存下来了,并且经过了十年考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要用户是男性,卖小众年轻的潮流货。就算天猫上的服装品牌越来越多,细分领域用户依然有个性化需求难得到满足,也需要内容为其做决策参考。同时,相对于大类目中的大品牌,潮牌更容易依附于平台。

21世纪,全球消费市场随着地球一体化进入大转型期,年轻人越来越有主见,敢于不同,加上网络发达,吸收资讯的质与量都比上一代强,他们心目中所谓的“潮”,会有1000个答案,没有一家国际性的市场调研公司能够告诉你什么是“潮”。

现在是互联网光速时代,什么都极速化,大趋势很少,微趋势很多不胜数,谁能掌握下一波潮经济,谁就是赢家。

其实,你我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点“潮”,“潮”这个字代表时尚发型,时尚人物,时尚生活,潮流品牌,潮流服饰往往是潮人的标志。北京、上海、香港、东京、广州、台北、以至各二三级城市各有不同的区域是潮区,聚集各式各样的潮店、潮男、潮女、潮牌、潮T及潮物。潮风格其实是在不断细分的,比如有的人更喜欢摇滚一些的,或者Hiphop、Old School、日本校园风,韩风、金属、涂鸦、公仔、限量版,玩家们各取所需,甚至乐此不疲。

当今最重要的三大超级潮趋势:So=Social,Lo=Local,Mo=Mobile。Social是由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这些公司带起的社交化运动,网路应用必须要靠着社交来提供更多价值,才能够打败对手。Local是随着智慧手机的发达,我们得到的资讯将会越来的越在地、适地。而Mobile,则是Mobile Internet的崛起,已经超越桌上电脑,成为人们上网的主流方式。潮人潮牌潮经济已经悄悄降临,结合SoLoMo,内销策略不可不潮。

最近连日本最潮的杂志《Pen》也访问《YOHO!》:“梁San,作为CEO,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不够social。”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