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总是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项羽出身高贵,武艺超群,有情有义,在人们心目中是个大英雄。

刘邦出身平民,小时候是个连正经名字都没有的小混混刘小,连他爹都管他教无赖,长大了也是个好酒贪色的流氓。

哪怕打到最后,刘邦都做了皇帝了,自己都还在纳闷,为何得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我刘邦呢。

项羽失败时曾感慨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

刘邦自己也说,吾以布衣提三尺之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可我们不能把一切就这么着全都归于不可测不可知的天意。

人们在论及刘邦的胜利时,一定会说刘邦的用人和入秦后的约法三章。

在论及项羽的失败时,也一定会讲到项羽的不能用人和入秦之后的坑杀二十万降卒。

其结论是刘邦拯民于水火,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无论是登上皇帝宝座的刘邦,还是宝座下面的天下百姓,就都皆大欢喜了。

剩下的,就是庆幸幸亏没有让那个残暴和不得人心的项羽做皇帝,不然这天下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还在项羽的水火中泡着烧着。

可实际上,决战之后,无论刘项誰是最后的赢家,战争都将到此为止

如果项羽不是太骄傲,不是自刎于乌江,而是渡江归去,振臂一呼,收江东豪杰子弟,卷土重来,只怕战争结束的时间和战争最终的结果如何,一切皆未可知。

项羽个人能力超群,有着超常的人格魅力,一个屡战屡胜,一个从未失败的项羽,只会一次次的强化他的自信心,最终导致的就一定是自一个以为是,不能听取他人意见的项羽。

英雄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志,也因此缺乏合作和协调能力,在以楚为名的队伍中,是只有项羽一个超级英雄的,将士用命,所有人的奋勇拼杀都只能被笼罩和淹没于项羽个人巨大的光环之下。

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项羽的魅力所在,也是人们以为致使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流氓是只有当流氓结成团伙是才能形成势力。

流氓团伙的头目,通常会有比英雄更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决策和判断上更能听取和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这与流氓的个人能力欠缺有关,刘邦屡战屡败,只能虚心听取意见。在以汉为名的队伍里,是有张良,韩信,萧何等一大批著名的将军和谋士,汉军将士奋战都能得到各自的光荣。

说到刘邦和项羽的用人,陈平当着刘邦的面所说的一段话最为坦白,项羽恭敬爱人,士之廉洁好礼者多归楚,刘邦慢而少礼,士廉洁者不来,然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项羽以德聚人,用人也一定是要以德为首的,更象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在为道德而战斗,很象是一个靠信念和理想支撑起来的政团,

刘邦是以利聚人,用人是以能力为首要,道德人格是可以不计较的,是以利益为驱动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则更象是一个聚在一起为了打劫和分赃而组织起来的黑社会团伙。

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为首的流氓团伙胜出。

这个团伙在夺取政权之后,就又要完成由黑社会流氓团伙向政团的转变。原来按照打劫原则分出去的一切赃物都将被追回,收归皇帝一人所有,然后按照对皇帝的忠诚程度进行重新分配,在选拔和使用人才上,也将开始考察和注重人才的道德因素,放弃原来的的任人唯能,唯才是用的原则。

流氓结成团伙不是出于感情和理想信念,而是出于利益的目的,靠一个团体形成力量,实施的是黑社会和盗寇式的管理原则,以团伙的整体利益和完成任务为第一,分赃和奖惩必须公平,严格实行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公平正义。

在鸿门宴,如果要以楚的集体利益为重,项羽就该杀了刘邦

结果却是项羽的个人荣誉重于楚的集体利益,乘人之危搞暗杀,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非英雄所为,维护了项羽的个人形象和他的决策权,不杀刘邦就是牺牲集体利益以服从项羽的个人利益,对整个集体而言,就是不公正。

当项羽向刘邦扬言要杀了刘邦的父亲时,在历史的舞台上,刘邦说出了那段无比经典的流氓台词,如果你要杀了我们的爹煮汤,请分我一碗让我尝尝味道如何。对于整个团伙而言,是以集体利益为第一的,刘邦置个人形象和人格于不顾,虽然会为天下人所不耻,却一定会赢得整个团伙的信任和尊重。

最终,项羽和他的绝代佳人虞姬上演了感动千古的霸王别姬,霸王泣,左右泣,莫能仰视。在最后的战场上,项羽向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们说,今日固死,愿为诸君快战,要在生死与共的战友面前尽情展示自己的盖世武艺,完成一个战士最后的精彩,项羽呼啸驰骋,所向披靡,斩将刈旗,英雄末路,依然豪情冲天,在乌江边上,宁可渡马不渡人,生是人杰,死亦鬼雄,项羽以死维护了一个英雄的高贵和尊严。

性格决定命运,重读项羽和刘邦的故事,似乎再次印证了,一个人是不能独自成功的,刘邦对项羽的胜利,就像是一群狼对于一只豹子的胜利,在这场生死存亡的竞赛中,并不是弱肉强食,而是一群贪婪和凶残的狼联合起来不择手段的吞食了一只勇敢而高贵的豹子。

生活中,小人容易得志,历史上,流氓往往能成大事。

在和英雄交锋时,流氓更容易结成团伙,流氓在战术选择上拥有更多的自由,是可以半渡而击和四面楚歌的,而英雄却只能选择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矩的途径去完成目标和争取胜利。

对于刘邦的人格和品质,即使是在最为推崇刘邦的时候,也只是言其拯民于水火,而不推崇其人品。

只是后人,奇怪于一个人品低下的人竟然完成了一个空前伟大的事业,觉得似乎不合情理。

如果肯定刘邦事业的伟大,也就应该肯定其人格的伟大,这,是人们愿意看到的,可惜,这并不是事实。

如果要人们接受项羽的失败,就必定要找出其人品上的缺陷和失败。这,是大家能够接受的。

刘邦的胜利,虽非全靠侥幸和运气,有其必然。

可项羽的失败,亦绝非全是因为自身原因,亦有其偶然。

说能不能用人,说仁与不仁,说了许多,其实,这一切都不足以说明为何刘邦必胜,项羽必败。

许多事,成败并不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还愿意相信当事人和当时的人们所说的,其中确有天意,是一些极其偶然的因素改变和决定了项羽和刘邦的命运,然而,就是这些偶然因素的介入,在一个关键时刻,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将长久和深远地影响到整个历史的进程。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