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瓦尔泽

1892年,瑞士。

14岁的他,开始尝试着各种薪水低廉的工作:给贵族家庭做仆人,当保险公司的职员,做发明工程师的助手……

他出生于普通家庭,当时像他这样的孩子很多,因为贫穷,他们要早早地为生活打算。他心里却有一个关于文学的梦想,虽然不安于做这些,但也只能以此维持生计。于是,他白天给人做活儿,夜里就埋头写诗。老板们对他大概不怎么满意,加上运气不好,公司倒闭的倒闭,所以他时常得换工作。但更多的时候,他是没有工作的。

他很郁闷。换做现在,也只能在朋友圈、微博这些地方,发发牢骚。可当时的瑞士没有互联网。所以他把牢骚写在了纸上,写成了诗歌:

月亮与我们一样

他看起来像个可怜的店员

在我老板严厉的目光下

憔悴

我尴尬地挠着脖子

从来没有在生活中

经历过持久的阳光

我的缺点就在技能

继续挠着脖子

在老板眼前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每颗星星都像血滴

虽然与幸运之花无缘

我却因它而谦卑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他接触的圈子,多是些底层的小人物。空洞漆黑的夜晚,他抬头仰望星空,觉得月亮和他们一样,是个可怜的店员,在老板严厉的目光下,每天按时打卡,日复一日地把自己挂在那里,憔悴坐班,就像一道伤疤。

可月亮就是月亮,哪有什么伤疤。所有的景殇,不过是因为看的人心伤。瓦尔泽忧伤,因为他也缺乏生活的技能。在办公室里,像是尴尬的存在。老板过来问责,而他就如同诗里的小职员,只能挠着脖子,继续挠着脖子……

所以他写道,“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经历过持久的阳光。”

他其实才华横溢,但总被命运捉弄。

19岁时,他的作品得到了当地报纸的发表。当时瑞士著名的评论家威德曼,对他颇为赏识,还邀请他到家里做客。

这对初出茅庐的他,简直是莫大的幸事。后来他还写了一篇散文《威德曼》,来怀念这一次相见。这是他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美好回忆。

1911年,威德曼去世。他的人生也开始了转折,从此每况愈下。

中年的罗伯特·瓦尔泽

这一年,他从瑞士到了德国,投奔他的哥哥,也结识了当地许多的出版商和作家。眼看就要功名成就,他却在一次宴席上,得罪了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剧作家,还有在场的一些人物。那位剧作家与他不欢而散,出版商也中断了他的预付稿费。

日子越发艰难,他在异乡的小出租屋里,为生计发愁。

女房东知道了他的处境,免了他的房租,为他介绍工作,还在经济上资助他,让他得以继续自己的文学梦想。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这位善良而富有的女房东,突然逝世。瓦尔泽的文学梦又被活生生摔在了地上。

能够找到一处地方,衣食无忧地写作,一直是瓦尔泽最想要的。可是他性格不合群,三言两语就容易把人得罪。文学界的前辈,都不愿再提携他。潦倒与孤独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但彻底击垮他的,不是生活的艰难,而是爱情的挫败。瓦尔泽爱上了一位女教师,向她求婚,却被拒绝了。“没有长久经历过阳光”的瓦尔泽,再也承受不住这又一遭重击。

他疯了。

并且变成了一个求婚狂魔,左右的女邻居都被他求过婚。家人不得不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在医院里,他依旧热爱写作。这样的精神状态,也触发了他异于常人的感知力。他开始用铅笔写作,而且字体越来越小。后来研究他诗歌的人们,不得不用放大镜来解读,他随手写在纸片上的文字。

但令人不解的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瓦尔泽也不希望自己出名。他不止一次在文字中表达过这样的想法:

我希望无人再成为我

只有我才能忍受自己

懂得多,看的多

却保持沉默

近乎一无是处

老天成全了他,让他一生籍籍无名。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他的确没有被人过多注意。当时一位女读者读了他的作品,还把它寄了回去,并附信说:“还是先好好学德语吧。”

他是作家中的作家,他的诗歌,一开始只有那些从事写作事业的人才会欣赏。

同时代的文学巨匠黑塞说:“瓦尔泽躲进病院,从此不问世事,是有道理的。他要么自救于疯人院,要么被瑞士的教授和电台经理活活饿死。这些人虽然有好差事,却写不出半句瓦尔泽那样漂亮的文章。”

他的诸多荣誉也是被后来人追加的。偏执的瓦尔泽,“20世纪最被低估的作家”——罗伯特·瓦尔泽,就这样潦倒地过了一生。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每颗星星都像血滴”这是他用生命,写出的深沉。这样极致的想象力,这样精致的表现力,美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除了他,再无第二人。

他虽然没有经历过多少阳光,但却以自己固执的方式,在角落里,孤独地发光。直到有一天,人们才发现,如此偏僻的角落,竟藏着这样一颗夺目的金子。

他就是,罗伯特·瓦尔泽。

文丨莫采雪 深圳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