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吃货,别以为只有今天的吃货才惊天动地。其时在民国的名人们也是当仁不让,他们不仅会吟诗作画、驰骋官场,也常常被祖国各地的美味佳肴所折服。

郁达夫喜爱广州美食

首先来说说著名作家郁达夫在广州的吃货经历。据《羊城采撷》载:1926年郁达夫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时,他对广州的美食十分赏识。那时,广州的茶楼、酒馆林立,都是尽享美食的好去处。其中四大酒家是南园、西园、北园、馍觞,名声很大,这里不仅是食品精美吸引了郁达夫,还是这些大酒家园庭雅致,花木扶疏,别具一番情趣,也令郁达夫格外欣赏。而馍觞酒家更有一拳石斋、二酉山房、三雅堂、四美轩、五柳亭、六梅榭等亭台楼阁,难免郁达夫流连忘返。此外,还陆园茶室、菊坡酒家、武陵酒家、清一色、妙香酒家、玉醪春等茶楼酒店,郁达夫都是这里的常客。郁达夫特别欣赏广州的点心,尤其以玉醪春松化可口的芋角为最佳。

郁达夫喜欢郊游,广州北郊的宝汉茶寮,店主人因为偶得汉《二十四娘墓》碑,以此为宝,才有了这个店名,这里也是他常涉足的地方。在那里不仅可以吃到新鲜的郊外蔬菜,鱼片炒沙河粉等具有地方风味的食品,又可欣赏到竹篱茅舍的田园景色。西郊的荔枝湾也是消闲游玩的好去处。夏夜初临,画舫如鲫,还有作为酒舫的紫洞艇十分热闹。郁达夫对别具特色的艇仔粥很感兴趣,这种粥是用鲜鱼片、海蜇、叉烧、炸花生等调制而成,在小艇叫卖的,口感特好,因此郁达夫特别垂青。有时,他又到六榕寺吃斋菜,换一换口味。

于右任题诗鲃肺汤

民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不仅善品美食,还常常把吃货美化一番,从他曾题过一首鲃肺汤诗就能看出吃货的境界。据《海岱寻踪》记载:1943年,于右任到太湖畔的苏州木渎镇游览时,曾在一个名叫石家的饭店品尝过鲃肺汤。石家饭店在当地最出名的是擅制汤,因为太湖港汊产鲃鱼,入夏渐肥,体长不过三寸,其肝、肺最为美味。而木渎为伸向太湖的半岛,得地利天时,较苏州各大饭店更为时鲜,所以他们做的这种鲃肺汤很嫩滑,入口下咽,美不可言。观之汤白如玉,微带红晕,鲃鱼形如猪肺,长约一指;伴烩的莼菜翠绿尖尖,如尚未展开的小荷叶,确是色香两绝。苏州的美食家们,多趁太湖桂花初香时,纷纷前来品尝。有的游船上也可供应鲃肺汤,但不如石家饭店烹调技艺高超艺。品味了如此美味佳肴后,于右任挥毫而就了这首咏鲃肺汤诗:

老桂开时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

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

于右任此诗,将良食、美景、赏心、乐事,信手拈来集于其中,加之书法一绝,烘托一羹,真是光彩照人。从而使木渎小镇更增添几分色彩,而木渎石家鲃肺汤更加名声在外了。

吴稚晖的回锅肉风波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先生,谈话幽默风趣,为人们所喜闻乐听,因此他便成为新闻记者跟踪采访报道的对象。但有一次被记者盯上,却是因为这个吃货爱吃回锅肉的缘故。据《益州集萃》载:1935年,吴稚晖到成都,一天在一间川菜馆里被几位记者发现。发现他面前摆着一碟卤肉,两碟咸菜。记者问他,为何如此节约,他苦笑说:“别提了,适才正为此受着窘呢。我平时很喜欢吃四川味回锅肉,在京、沪时,隔了不久就得去四川饭馆过过瘾。此番来到成都,很想尝一尝地道的回锅肉,可服务员马上放下脸来,满脸不高兴地说:‘我们这里不卖狗肉,另外吃馆子吧!’我意识到我这一口难于改调的‘苏白’引起了隔阂和麻烦,难于辩解。”大家都为吴抱屈,当即询问服务员是怎么回事。服务员说:“这位老先生进得店来,要一份‘肥狗肉’。你想,卖狗肉都是那些摆摊的、挑担的搞得,在我们这儿正儿八经的饭店哪里能卖狗肉呀。”大家这才明白服务员把吴的苏白“回锅肉”,听成了“肥狗肉”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当店里知道这位是中央大员,专门来品尝地道成都回锅肉后,为了弥补适才由于语言隔阂酿成的误会,特地由灶上熬制加料回锅肉。吴稚晖品尝后,满意地说:“道地川味,毕竟不同,不虚此行了。”

柳亚子以诗换酒肉

前边几位吃货,毕竟如愿以偿得以大饱口福,而诗人柳亚子就不顺利了,给人家留下了诗篇,才得以偿还酒肉债。据《陪都星云》载:抗战爆发后,柳亚子辗转来到了重庆,寄居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十一号。1944年除夕午后,他的一个好友登门造访,小坐后二人相偕外出散步。当走到沙坪坝后街巷口,抬头看见“嘉陵酒店”时,顿时酒瘾大发,二人要来美酒佳肴,边饮边吟,一唱一和,不觉已近黄昏。当他们起身离座,伸手到衣兜摸钱时,才发现因匆忙走出,忘记带钱。事有凑巧,这位好友也是当家不理财的文人,身上也分文未带。只得向店家解释说:“对不起,我俩走得匆忙,忘记带钱。这位是柳亚子先生,他就住在津南村,酒钱随后送来。”哪知,老板听了不仅不见怪,反而喊老板娘送上香茶,请他二位再次落座。随即端出纸墨笔砚,弯腰行礼说:“不知是柳老先生光临小店,真是请都请不到,怎敢讨酒钱呢?就请老先生赏脸留下墨宝作个纪念吧。”柳亚子拈须大笑,遂挽袖挥毫,乘兴写下一首换酒诗:

金貂换酒寻常事,难得今宵酒如醇。

三十三年大除夕,愿拼一醉在嘉陵。

这酒店老板,正是流亡来渝的书香人家子弟,迫于生计,才开酒馆谋生。得到柳亚子的墨宝,非常高兴,就将此诗精裱悬于店堂正中。从此,往日门可罗雀的酒店变得门庭若市。

陈果夫发明“天下第一菜”

民国时,江南一带流行一道名菜,叫“鸡丁虾仁锅巴”,这道名菜的创始人是浙江湖州人,当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的陈果夫,也许他才是铁杆吃货。

据《两浙轶事》载:1934年秋,陈果夫调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他在日理万机,尤其是负责整治江苏及淮河水利的同时,业余时间还自己动手发明了这道菜-“鸡丁虾仁锅巴”。其调作方法是:用原汁鸡汤,佐以虾仁、番茄酱及生粉等,一起煮成羹汤,倒入油炸锅巴之中。由于鸡和虾仁味美,番茄色泽鲜艳,锅巴香酥,汤汁浇到锅巴上还发出悦耳的声响和团团雾气,可谓色、香、味、形、音俱佳,中吃、中听、中看、中嗅。

陈果夫自己评价说:此菜有几个对称,鸡、虾和番茄、锅巴,动植物均有;且动物中一水一陆;植物中有中有外,因为番茄是国外移植来的,故曰外;动物一傲(鸡)一屈(虾);锅巴性燥,汤汁性湿,所以他把这道菜称为“天下第一菜”。

他还兴趣盎然地写下了《天下第一菜颂》:“天下第一名菜,色声香味皆齐备。宴客原非专惠口,自应兼娱眼耳鼻。此菜滋补价不贵,可代燕耳或鱼翅。番茄、锅巴、鸡与虾,不独味甘更健胃。燥与湿兮动与植,中外水陆品类萃。勇能赴敌屈能伸,此物尤可激志气。我今郑重作宣传,每饭不忘愿同嗜。”

看来陈果夫业余生活挺丰富,不仅是个美食家,还把舌尖上的诗写得如此生动,实在难能可贵,也许此菜流传甚广,与陈果夫的推介有关吧。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