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1月8日发表两篇文章:中山大学教授刘根勤《学者与体制之间的迷惘》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高华:一个学者的坚守》,揭露了致高华于死命的直接原因。


  

《南方都市报》1月8日发表两篇文章:中山大学教授刘根勤《学者与体制之间的迷惘》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高华:一个学者的坚守》,揭露了致高华于死命的直接原因——南京大学拒绝支付高华急需的药费:高华教授“治病”过程中,为使用“国产”还是“进口”针以及用药量与学校产生冲突,学校只允许使用国产,尽量少用。


两文中还披露,高华在南京大学读了10年历史,1988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在2001年前,一直只有一间单位宿舍,许多文章是在筒子楼里的公用厨房的小餐桌上写成的。


文章描绘高华的生活细节: 一个在大学做了十几年教授的人,房子很小,走廊过道甚至卫生间都被书和资料塞满。即使这样的小房子,高华也得借钱才能买得起。


张鸣指出,“明明是国内最优秀的学者,却没有学校敢要。在单位,还要经受明里暗里的白眼和冷遇。甚至包括他的病,如果不是环境这样的恶劣,高华也不会得这样的病。”


刘根勤说,“他原来与系里两位副教授一起挤筒子楼的悲惨生活,到2000年搬到了龙江社区宣告终结。但却一直‘贫’。……他这10年声名鹊起,在海外学界、在国内的舆论界尤其是南方报系备受推崇,却到最终因为治疗问题还要乞助于学校。 ”“ 他在历史系连读书加教书待了33年,没拿到系里(课题费)一分钱。”


还有,高华是1999年才评上教授的,是因为钱理群教授、杨振宁先生等知名人士多次对南京大学校长不满的社会压力才评上。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极想调高华,但高华最终没有调入上海。因为“‘上面’说了,这样的人怎么能进上海呢?


去年12月26日,高华教授在南京病逝,享年57岁。他的去世,形成了一次震动学术界和思想界的公共事件,学者们纷纷通过微博、网路等表达哀思。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说,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华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离开了我们。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学者。这样的坚守者,才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表示,这是岁末听到的最悲哀的消息。他认为,真正的史家风范正是这样的:着书不为稻粱而谋,超越一己之功利,漠视世俗之利害得失,只是为了实践内心的学术良知,还原历史的真相,哪怕撕破了皇帝的新衣。在种种纠结之后,高华选择的依然是直行,是对良知和历史的担当。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李公明在文章中感叹,在像高华这样有深厚学术功力和求真求实精神的学者面前,企图以封锁资料来阻挠历史研究前进的步伐已经是越来越困难了。他认为,即使只能依靠公开出版物,通过精心的辨别和研究,当代中国历史的发展真相、历史人物的伟大与卑劣、历史发展趋向的光明与黑暗、历史事件的真相与谎言等等根本性的问题已经昭然若揭,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表示,高华的研究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正直和独立思考。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对高华的突然去世,感到一时难以接受。他认为,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能够沉淀下来的好书不多,高华的著作,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历史学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他感叹,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


高华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家,大陆著名的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他花了20年心血研究、写出的几十万字的学术著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于2000年3月在香港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被赞“震撼无以言说”。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煮酒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