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 灰度法则

  马化腾要求每一位经理都要有培养自己接班人的计划,他本人也不例外。他说:“接班人计划如果高管不做,那就很难要求下面的人做。经理如果不按照公司的要求做,我就会先换掉他。我不大擅长管理人和团队,比较擅长管产品,擅长产品和用户体验,因此我对产品管理比较细,会做最后的把关。我深夜泡在网上比较多,看论坛、看用户的反馈,因为我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典型的网络用户,我一定要保持这种状态。

  马化腾把14年来腾讯的内在转变和经验得失总结为创造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这个法则具体包括7个维度:

  1. 需求度

  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就是企业被生态所需要的程度。在研究过程中,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

  2. 速度

  快速实现单点突破,角度、锐度尤其是速度,是产品在生态中存在发展的根本。市场从来不是一个耐心的等待者,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为了实现单点突破允许不完美,但要快速向完美逼近。

  3. 灵活度

  敏捷企业、快速迭代产品的关键是主动变化,主动变化比应变能力更重要。

  4. 冗余度

  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在面对创新的问题上,要允许适度的浪费。

  5. 开放协作度

  最大程度地扩展协作,互联网很多恶性竞争都可以转向协作型创新。

  6. 进化度

  构建生物型组织,让企业组织本身在无控过程中拥有自进化、自组织能力。

  7. 创新度

  创新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充满可能性、多样性的生物型组织的必然产物。

  

  马云: 我的企业管理心得

  1. 战略管理

  不需要花哨的理念,只需要脚踏实地的结果。

  马云说:“战略有很多意义,小公司的战略简单一点,就是活着,活着最重要。”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重要、最首要的事情就生存下来。只有盈利之后,才能继续发展,如果一位想要扩张,想要扩大名声,而不管公司的财务状况,那即便名声再大,这家企业也是无法发展长久的。

  2. 团队管理

  理想和收入都要有,软硬两手抓。

  什么是团队,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个人失败。

  3. 中高层管理

  找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最成功的人。

  在招聘员工时,阿里巴巴坚持找最适合的,而不是最天才的,坚信凡人在一起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成为阿里巴巴一直坚持的原则。正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用人理念,才使得马云的团队挺过了互联网最不景气的时间。

  4. 竞争管理

  灾难时客户第一,员工第二,然后才是对手。

  马云说,竞争者是杀不掉的,他们一定是自己杀掉自己。你不要忙着去替社会清理这些事,他自己会清理的。

  5. 品牌管理

  一个名字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住。

  马云说:“营销这两个字强调既要追求结果,也要注重过程,既要‘销’,更要‘营’。商业一定是一门艺术,你既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但不能走极端”。

  6. 商业模式管理

  不是打败所有的对手,而是形成独特优势。

  模式是什么?模式是把成功的经验取出来,放到其他地方也可以拷贝和尝试。今天的互联网没有成功的模式,只有失败的模式。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刘强东: 管理全靠四张表

  1. 80%的钢加20%的金子

  在京东,把人分为铁锈、废铁、铁、钢、金子5种,为什么金子是20%,钢是80%?刘强东认为,金子太多意味着结构不稳定,会影响公司发展,毕竟公司的薪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然,金子太少也容易出问题。“二八规则是存在的,人才结构方面,80%的钢加20%的金子,是相对稳定的团队结构。”

  2. ABC原则

  所谓的ABC原则,就是按照级别C向B汇报,B向A汇报。C的加薪、辞退、奖金和股权等等都由A和B一起来决定,避免一个人说了算。此外,A和B对C进行职务变动时,还要接受HR自始至终的监督。

  3. 8120原则

  所谓的8120原则,就是一个中高级管理人员最佳的下属人数是8到12个人,超过12个人就要考虑增设平级的岗位;对于基层管理人员来说,每个主管管理的人员则不得低于20个。

  刘强东认为,8到12这个数字区间可以让管理人员既有时间思考战略,又不过分清闲。而让基层管理人员必须管理20个人以上,则可以避免公司人浮于事,官多兵少。

  4. 2N原则

  所谓的2N原则,即京东会对两件事说NO:第一件,加入京东的员工最多只能从原单位带一个人过来,如果人多,只能去别的部门。“很多公司为了招人省力,一个部门来一个头,会带很多原部门的人过来。等头走的时候,发现那些人也都跟着走了。这样是非常可怕的。”刘强东表示。第二个NO:京东会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花一年去培养一个随时能接替自己的人。如果两年时间还未找到,则必须离职。

  第一个NO是为了避免公司高管拉帮结派,第二个NO则是要保证公司业务不会因为一个高管离职就面临瘫痪。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