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没有方向和目标,再怎么学习都是瞎忙活

Managershare:很多职场人工作几年后,想要再给自己“充个电”,在职场路上更上一层楼。但总是觉得没时间没精力没方向,制定的学习计划虽然完美,却难以实现。2016 年,如何在职场上学到更多,做到更多,有一番大作为?请看今天分享的这篇干货好文。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有一个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则——聚焦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职场人士如何聚焦学习主题,确定自己当下该学什么。

本文目录

这篇文章比较长,目录如上图,重点在中间三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的阅读。

序 争夺注意力的时代已经到来

成年人学习的最大障碍,在于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外界影响,难以聚敛心神,专一而坚持的去学习。喧嚣的外界环境,让我们朝三暮四,在一个个学习主题间疲于奔命。

1 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狂轰滥炸”的时代

在《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一个“互联网加减法”的概念。基本思想是:

把社会生活的过程分为创造价值(生产)和传递价值(销售)

  • 加法,指的是互联网让创造价值的过程变得丰富且更具参与性,比如小米MIUI系统的迭代更新;

  • 减法,指的是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传递价值所需的成本,比如网购,从工厂直接链接到顾客。

运用互联网减法的概念去分析学习环境,你会发现,互联网缩短了学习资源与受众的距离,忽然之间,铺天盖地的学习资源都唾手可得

  • 微信学习群、学习主题公众号、红点直播、网易云课堂、跟谁学、读书会、兴趣小组······各类学习活动每天都在举行。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包罗万象。

  • 那些原先很难接近的优秀老师,通过线上、线下分享,让普通人也能听到他们的课程。

无疑,这种趋势的出现,是互联网打破教育壁垒的一种方式。毕竟,一堂“名课”的学费动辄成千上万的年代,在成人教育方面,不同社会阶层间的“贫富差距”早已是天差地别。

然而,任何事物走到极致都会发展成反面。每天,各类不同主题的线上、线下分享,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

在不同的主题间切换,会导致每一个主题都难以达到专业深度。况且,在这些看似免费的学习资源中,绝大部分夹杂着营销信息。

大脑在不停的接受新的知识灌输,没有消化、没有整理,疲惫不堪。我们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得到的是碎片化、低质量的知识。

2 学习挑战:从饥不择食到断舍离

处于极端生理饥饿的人,一旦获得充足的食物,会饥不择食,狼吞虎咽,极有可能引发生命危险。而处于“知识饥饿”的人,突然发现知识从四面八方涌来,也会如获珍宝一样全部去学习,直到自己精疲力尽,头脑发胀。

这不是寓言,而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现实。

我加入的培训群比较多,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社群发布的微课活动。现在我已经有选择的退出一些微信群,因为微课的语音信息太多,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全部学习,甚至于影响到手机运行速度。

互联网烽火燎原,引发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学习资源变得随处可得的情况下,对于个体而言,学习方面的挑战,已经从学习资源的获取,变为如何聚焦学习主题,建立个人的学习体系。

3 学习目标:投入有限的精力,获取最大的收益。

在步入职场第1年,我开始学习一些工作相关的知识。最开始,夹带着学校教育的惯性,我以为学习时间是无限的 ,在各类学习主题之间徘徊。直到摸索了很久,才意识到一个看似简单的事实:成年人是没有大把时间学习的。

虽然终身学习的理念广受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成年人要同时承担多种角色的责任,而无论是工作者还是家庭一员,都是要付出时间的。多方积压之下,能花在个人学习上的时间屈指可数。

如果想充分利用这一点点的时间,聚沙成塔,让自己在某方面成为专家,必然要追求聚焦。用投资的观点来看,就是投入有限的学习时间,获取最大的“收益”。

既然如此,那该如何迈开第一步,聚焦当下,确定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学习主题呢?

一 茫然无措时,以外部需求为主


如果你是步入职场1~3年的新人,其实并不需要去苦恼该学习什么,因为,你会发现,什么都要学。

得益于我们僵化的教育体制,很多22岁的大学毕业生,思维和能力仍然停留在18岁高中毕业的阶段。
在我接触的职场新人中,有不会用搜索引擎的、不会用word调整格式的、不会写简单的工作文案的······

对于这个阶段的朋友来说,最需要的是去达到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平稳通过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期。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工作3年之后,选择跨行业、跨岗位求职,入职之后,也需要重新学习岗位所要求的各项知识、技能。

在工作第三年后,我选择从数字广告行业进入培训行业。职业转换期间,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学习培训知识。
对于资深的培训人士来说,这些只是基础。但对我来说,这是全新的挑战,是进入新行业的入场券,时至今日,我还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这里提供两个外部参考维度,去确定当下的学习主题。

维度1: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当我们去求职时,HR一般会根据应聘岗位的要求,考察我们是否合适。每一个岗位被设立时,其对应的人选所应具备的素质,也会大致被勾勒出来。HR再按照这个特征去招人。

简单来说,将这些素质特征集合在一起,就是该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并非简单的能力和知识的组合,而是呈现一个冰山的形式:


冰山模型

  • 水面之上,最表层的是行为、知识、技能。这些因素外显、结果可衡量、有较为明确的学习路径,是初入职场的朋友最需要修炼的地方。

  • 水面之下,则是决定我们在该岗位上,是否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决定因素。比如这份工作与我个人的内在特质是否冲突,是否能发挥我的天赋。

很多人在求职的时候汲汲营营,把自己打造成梦幻英雄。入职之后,却没有保持精进学习的初心,导致了入职之后的庸碌。

入职之后,我们可以去阅读HR提供的岗位说明书,确定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一方面精进自己的优势技能,一方面补足严重缺失的技能。

此外,在职场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在入职后的工作实践中,发现该岗位对自己的要求与HR所描述的不一致。这很可能是因为,HR擅长的是从知识、技能层面去描述岗位,也就是素质模型“水面上”的因素。而实际工作中,却是哪些“水面下”的隐形因素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胜任。

真正对某个岗位理解深刻的,一个是直属领导一个是从事该岗位3年以上的老员工。所以,如果你来到一个新的岗位,除了去读一读HR提供的岗位说明书,更重要的,是去与直属领导和资深员工做职业访谈,了解这个岗位所需的各类明面上和台面下的要求。

单是明确岗位的各项要求,少则需要3个月,多则需要半年,因为很多隐形要求是包含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不到实践的那一步,别人讲了你也理解不了。

当我们花1~3个月时间细致了解到岗位素质模型所代表的的各项知识、技能、素质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来确定学习主题。把自己与这个模型对比,缺啥技能补啥,先让自己的每一项技能在及格以上,不要有“致命”的缺陷。

维度2:分解工作流程,探究背后的能力图谱

除了向外探索,去确定岗位所需的能力,其实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分解工作流程,也能锁定当下的学习主题。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其实都可以分解成细小的环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都是有一定流程的。

广告、咨询、培训等知识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可以粗略分为:前期客户拜访→需求挖掘→需求分析和确认→创意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反复沟通方案→签单→执行。

当我们分解到每一个环节后,会发现每个环节都需要运用1~2项能力去完成。到这一步,是不是心里就有谱了呢。把每项细节所要求的能力修炼好,工作就很容易做好。

这实际上是项目管理的思路,把工作细分到最小的环节,去思考每个环节的能力要求,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也就一目了然了。

我强烈建议你就自己的工作画一张流程图出来,去仔细分析其中的要求。

很有意思的是,当我持续性的用这样的思路去分解我的工作环节,发现只需要几项基本能力组合,即可完成很多工作岗位的任务。关于这一点,在本文第三部分我将详细阐述。

如果你短期内没有职业转换的想法,那建议不要去接触与工作环节无关的学习内容。对于在职场奋斗的人来说,学习的基本目的,是能把当前的工作做到良好以上水平。

退一万步讲,即便有些内容真的很有价值,等要用的一天再去学习也不迟。

二、心有定见时,以内部需求为主


对于步入职场3~5年或更久的人来说,已经不需要去学习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因为职业积累的已经够多了,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

按照生涯规划的观点,这个阶段职场人已经度过“生存期”,即将进入“发展期”。也就是不用再为糊口而工作,开始有能力有意识开始筹划自己的事业,按照内心意愿制定职业发展路径。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专心倾听内心的声音,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未来的目标,来确定去学习什么内容。

这里也提供3个参考维度,去探索当下的学习主题。

维度1:从个人特质出发

1 先讲一个有关我的、年代久远的小故事。

读书时,我是一个很“害怕”数学的人。
高中时,我的其他科目都能保证在优良水平。唯独数学,经常陷入不及格水平。
为此,我投入了很多精力去学习数学。比如,早上我会5点钟起床,在去学校前,在家开着台灯自学1小时数学。整个高三,我都是不屈不挠的与数学做斗争。
结果,高考时我的数学仍然没有及格,我仍然记得分数:85分······
即便这样,我依然凭借其他科目取得了不错的总分。选专业时,我排除掉了所有可能与数学相关的专业,最后选择了一个工科专业。
糟糕的是,我并不知道,工程类学科,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别的专业都是只上一年的《高等数学》,而我专业会把数学细分为《微积分》、《概率论与统计》、《线性代数》等科目学习2年。
第一个学期的《微积分》期中考试,我的得分是40分。按照分数计算规则,我的期末考试得分必须在80分以上,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总分及格。
接下来的半个学期,我每天都起早占座,坐在第一排,跟学霸一起听课做笔记。上课时还会与老师互动。
最终,我的期末考试成绩达到了85分(百分制),避免了挂科。
但是,我的感受也就是仅仅如此,考85分或者90分,不能带给我任何喜悦。学习的动力是出于面临不及格的恐惧,完成一个任务,而非发自内心的喜欢。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这段经历沉淀于心,多年以后,我不断去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通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评确定自己是ASR特质,做MBTI测评确定自己是“内向——直觉——情感”型的人,做盖洛普测评确定自己的五大优势······

我拿到了测评结果,对照自己的过往的经历,渐渐弄清楚一点我的一些优势和个性。

以霍兰德职业倾向为例,我个人得分最高的是A——艺术性,非常吻合我本人的个性,即便我从事的工作跟艺术半毛钱关系没有,却依然尽力通过创新、艺术化的方式去完成。

我也终于明白了,我是不适合去学数学的,所以我学的痛苦不堪,而且学不好。

我们的个人特质,一部分趋于稳定的,这是我们人格的构成基础。另一部分是不断变化的,蕴含各种可能性,指向未来。

成年之后,那些稳定的个性、优势、特质会不断以各种方式出现。这时候该做的,是持续探索,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选择哪些自己有天赋和优势的主题去学习,尽量避开自己的劣势科目。

你的老板会教导你:“勤能补拙,只要肯吃苦,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这也没错,关键是,你要不要做这种人。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一层意思:即便是你不擅长的科目,努力一下,也能达到及格水平。

2 如何确定自己的特质

A 做测评

最简单的方法是去做测评,常见的测评有霍兰德职业倾向、MBTI、九型人格、DISC、盖洛普优势测量。把各个测评结果,综合对比,再结合自己的过往的工作、学习经历,就能大概确定自己的个性、特质、优势,进而为选择学习主题做参考。

比如,我的霍兰德测评结果是ASR,即艺术型-社会型-实际型,选择去学习写作、平面设计、ppt制作这些偏感性的内容,会学的比较快,内心也不会抗拒。而如果去学习财务、会计之类的内容,就会非常吃力,负能量爆棚。

B 成就事件分析法

在工作中,无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一个结果。我们所经历的重大事件,都可以按照STAR-F的方法记录下我们的所作所为和最终结果:

S:当时的自我和外部情景
T:我需要完成的任务
A:我采取的行动
R:最终的结果
F:自身的感受

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奋力拼搏、最终取得很好的结果,感受到内心的高峰体验,欢欣鼓舞,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还有一种类似的分析方式,是彼得·德鲁克的“回馈分析法”,可自行百度了解。

C 替代经验法

看到电影中的某个情节,被感动的热泪盈眶。独到某个人物的新闻报道,被深深震撼到。阅读某个小说中的片段,在心中久久不能释怀。辗转听说有人做了自己一直感兴趣的事,并且混的不错,内心蠢蠢欲动。

无论是艺术中的虚构情节,还是某个不相识人的励志故事,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生历练的替代性经验。记住那些感动你的故事,寻找隐藏在后的深层次价值观,之所以你会难以释怀,也许是因为某种深层次的共鸣。

持续不断的运用这三种方法,去感受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你会逐渐了解自己的优势、天赋、这一生的生命主题······

维度2:从兴趣出发,到达志趣

成年人最大的自由,是如果你愿意,尽可以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从应试教育制度下成长的人,这不啻为自由的重生。

关于兴趣,其实也可以分为三层,也就是古典老师提出的“兴趣三层”:

第一层是感官兴趣,也就是诸如爱吃美食、爱看电影、爱旅行这些能带来感官享受的活动。
第二层是乐趣,也叫自觉兴趣,指那些参与了认知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比如,从爱好看小说,到自己写读后感、写短篇小说;从爱看别人跳舞,到自己去报名学习舞蹈;从欣赏别人演奏乐器,到自己去学习乐器。
到这一层,可以培养出跟兴趣相关的能力,用能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价值,价值激励反过来又会促使我们继续投入,形成正循环。
第三层是志趣,指那些持续终身、并与自己的价值观、信仰相结合的兴趣。如果有幸,我们会看到顶级高手追求事业的时候,像在做游戏一样,尽情挥洒自己的兴趣。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原本在国有钢铁企业上班,却始终不安心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她对美食很感兴趣,于是花了半年时间去研究养生美食,最终辞职创业,搞了一个养生美食沙龙,教别人做家庭营养餐、养生餐。现在,创业项目已经可以正常盈利。

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兴趣,筛选出1~2个去投入精力学习,不管是买书还是上网课。在这个兴趣领域持续练习,直到获得能力,创造出某种“产品”,然后去分享给更多的人,最终服务他人,带来收益。

总有那么一个兴趣,刚好符合你内心的潜藏已经的渴望,指引你前往新的职业天地。若觉得工作无趣,不妨重拾青年和童年时的兴趣。

维度3:职业发展的四度

在以权势、财富论英雄的中国,当我们想着工作时,总想着是往上爬,做到管理层,升职加薪,指点江山。

可是,顶峰之路,从来都是越走越窄,只有小部分人占据着从上到下的管理岗位,绝大部分人都是职场里的基层员工。

对于在银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就职的人来说,向上升不仅需要有能力,还需要有耐心、运气和背景。好不容易升值,已经是人到中老年。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天地,会发现职业也是立体的。我们可以从高度、深度、宽度、温度四个方面去实现不同的职业成就。

  • 高度,主要是指职位的高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影响力和财务收益。职业的高度为多数人认可,并且有清晰的发展路径。

  • 深度,指的是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或者权威。高度和宽度,实际上就是很多人面临的Y字型职业选择:到一定时候,需要选择走管理或者走技术路线。

  • 宽度,指的是能承担职场上不同性质的工作,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就是跨界型人才。这种跨界,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比如当HR到具体部门去工作,就形成了HRBP这一新的职位。也可以是在企业外部的,比如很多BAT的大牛,会在外面从事兼职培训师的职业,进入了培训行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 温度,指的是通过职业践行对生命的热爱。有一部分人没有职业、工作的概念,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践行自己的信仰,由此,在外人看了是职业,在自己看来是一种对生命的热忱。
    有一个小伙子叫“抓吉娃娃”,在不断的追寻和挣扎中,最终选择了挖掘传统文化,进行服饰设计的创业之路。在搜狗微信里搜索“抓吉娃娃:总有一天我会回到太虚幻境”,读一读他的故事,你会对温度有更多的了解。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没法同事兼顾四个维度,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维度做长期积累和学习。

选择高度的人除了把本职工作做好外,还应该抽时间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思想格局。看一看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什么能力和知识,初期学习团队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学内容,同时去研究行业的大形势。

选择深度的人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了解专业方面的所有信息,再选择一个主题方向深耕。排除其他干扰,只专心于该主题的学习和应用。

选择宽度的人需要针对所处的企业环境,培养自己具备多种技能。每一样不用做到最好,但要能拿得出手。在关键时刻,来一次跨部门协作,自然会逐步建立个人品牌度。

选择温度的人需要的是不断探索和尝试,去了解不同职业不同工作的真实面目。建议先学习生涯规划的内容,多听听不同的生涯故事,再做职业调查,在工作之余确定自己的真正热爱的事业,再去徐徐图之。

总结:三点定位,确定自己想学什么

从个人特征和兴趣出发,去梳理出自己真正感兴趣、做的来的事情,列成一个清单,看其中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事业。再通过职业四度,把选择的事情放到职业这个体系里面,确定今后要走的大致方向。

假设你2年后要去远方旅行,当你确定未来要去的旅游目的地是南极还是非洲,是不是该准备的装备、该搜集的攻略就可以确定了呢。

职场上的学习同样如此,一切学习,都要有一个目的。哪怕这个目的是文艺的不着边际,也好过盲目前行。

当然,这里也善意的提醒,学习是一种投入,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有产出,因此,在养家糊口的压力下,职场学习最好是在现有的职业平台上去完成。

三、第三条路:任何时候都不会失业的技能


今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连BAT这样的大厂都开始削减招聘计划。各大知名企业裁员的消息也不断被媒体曝出。

世界变化太快,让人眼花缭乱,职业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担忧未来的失业。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永远不失业?

答案是:没有!

但是,有方法在失业后马上找到下一份工作。

这种方法,就是构建一种胜任大部分岗位基本要求的能力和知识体系。

1 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我们将能力分为2类:

  • 专业类能力,各行各业要求都不尽相同;

  • 通用类能力,是工作甚至生活中都是必备的。

大家平常经常用到的通用能力有:

  • 思考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独立思考···

  • 表达能力,包含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表达、视觉化表达(PPT、平面设计)。

  • 管理能力,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团队管理···

  • 学习能力,如对陌生能力和知识的快速学习和实践。

一旦换工作、跳槽、失业,在新的工作岗位,专业技能受制于新工作的行业限制,可能不能继续为从业者带来价值。而通用技能,则可以无损迁移,为自己增加职场上升的砝码。

这些通用技能都存在入门容易精通难的特点。人人都会说话,但不是人人都深谙沟通心理和技巧的人。根据自己的天赋和需求,可以又针对性的去发展这些通用能力。

2 T字型人才结构

在人力资源领域,T字型人才的理论已经不是新鲜事务。T字那一横,是各类基础技能,也就是各类“通用技能”的组合,而那一竖,则是某一方面非常优秀的技能。

这个模型比较好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职业大环境的变化,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A 那“一横”的要求越来越高,且组成部分在新陈代谢。

要求越来越高:以“沟通”能力为例,对任何一个岗位都是基本要求。

在求职时,HR在面试会通过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判断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在工作后,职场汇报、PPT演讲等多种场合都需要多维度的沟通能力。

归根结底,是因为工作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化,团队合作越来越重要。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结束,没有较高的沟通能力,工作难以做好。

组成部分在新陈代谢:这一点比较好理解,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工作岗位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也在变化。

比方现在很多岗位要求会开车,在汽车没有普及的年代,是不会有这个要求的。这就类似人体的新陈代谢,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在不断进行细微的新旧交替。

B 那“一竖”是关键,旧+新的组合,会形成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风口上的猪”这个说法已经烂大街了,但依然有用。如果我们的优势刚好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那么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如果你有一项相对传统的技能,那么就可以研究下如何与互联网相结合。比方说,新闻写作是传统纸媒从业人员的技能,当与互联网结合后,就有大批优秀新闻人进入了新媒体行业。

在T字型能力模型中,“一横”往往是确定不变的传统能力,而那“一竖”则尽可以去结合未来5年的发展热点。新旧组合,形成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结语 未来的趋势:没有职位,只有能力

今天我们的工作,是依照行业—职业—职位来划分,我们认定某个职位的胜任素质模型是一成不变的,所做的事也有明确的边界。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见证了新职位的快速崛起和更替。

平面设计师是一个很传统的职位,薪资有明确的区间。互联网行业的UI设计、web界面设计以及更高端的交互设计师,刚毕业稍微有点经验的学生薪资都可以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

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是,职位的概念将越来越淡化,能力的重要度将越来越高。用一个公式即可说明:

能力1+能力2+···+能力n=职位n

也就是说,不同的能力组合(这些能力往往是跨界的),会形成千变万化的职位需求。

当面对变幻莫测的职场时,以不变应万变,专心学习、打磨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靠谱的职业规划。当不知道去哪儿时,不妨把目光转向独特的自我,世界那么大,总有自己的才干发挥用武之地的舞台。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王海
来源:印象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