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崇外6号地“征而未拆、拆而未建”的现状已有多年,房屋年久失修、市政管线老化、基础设施薄弱,部分住房存在用电不安全、消防通道狭窄等隐患。



狭窄的街道只能容下一人


中房报记者 李文姹 北京报道


今年3月初北京市就公布了棚户区改造计划,公布时间比以往早了一个多月。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北京老城之一,棚户区改造的任务艰巨。位于天坛周边的望坛地区居民盼来了春天,今年望坛地区纳入了东城区的棚户区改造计划。而沉寂了九年的崇外6号地已然成为一个拆迁滞留项目,无人问津。


家住在崇外6号地的王先生每天工作之余,都上网浏览北京市、东城区与棚改相关的一切新闻,寻找“拆迁”的蛛丝马迹。他还多次给东城区区长信箱写信,询问崇外6号地的拆迁计划和时间表,得到的回复永远离不开这块地的开发商——新世界中国地产。因为这块地在2007年就已经出让给了新世界地产,实施主体是新世界地产公司,东城区不会再把这块地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


无法纳入棚改计划的“棚户区”



老式的院门已年久失修


棚户区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


以此为标准,崇外6号地是名副其实的棚户区。低矮破败的平房连片,有些房屋已经坍塌。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走在石板胡同,有些翻修过的平房还住着北京市原著居民,一条走道里有四五户居民。天气晴朗时,居民赶紧在外面晾晒被子,因为常年的阴暗潮湿,屋里很少能见到阳光。


从广渠门内大街边新裕家园两栋崭新的现代居民楼绕过,就进入了崇外6号地。崇外6号地属于拆迁滞留区,东起幸福大街,西邻崇外大街,南到法华寺街、文章胡同,北至广渠门内大街,占地41公顷,共有居民9671户,户籍人口约21759人,胡同39条、房屋10592.5间,房屋总面积117282.48平方米,其中私房面积44101.1平方米,直管公房面积73181.38平方米。崇外6号地“征而未拆、拆而未建”的现状已有多年,房屋年久失修、市政管线老化、基础设施薄弱,部分住户存在用电不安全、消防通道狭窄等隐患。


在胡同口的拆迁告示牌上,明确写着:拆迁单位北京崇文·新世界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工时间2007年9月18日,完工时间2008年12月31日。


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这片棚户区确实应该在2008年就消失的。但因为6号地毗邻天坛,涉及文物保护,因此审批流程更长。“天坛是历史文化遗产,在规划上北京市没有权力批,只能上报到国家文物局,最后还报到了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来审查这个方案,因此拖了这么长时间。”2007年3月14日,崇文区副区长王成国向媒体透露。


在2006年之前,周边的棚户区已经着手拆迁,在新世界地产的大刀阔斧商业开发下,居民实行了原地回迁。腾挪出的土地,新世界开发了新世界百货和多处商品房小区。2006年,《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台,中心区人口要疏散。崇外6号地的安置方式不再回迁,而是异地安置。崇外6号地的安置房选择在了五环以外的通州区大方居,这对于在二环内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些在本地生活了多年的老居民不同意异地安置方案,但也有一些居民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2007年启动拆迁的时候说好了给两套房,还给30万元补偿,都已经准备搬家了,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提起新世界地产,还住在崇外6号地的居民就充满怨气。有一位30岁的居民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我们是被新世界坑了,如果2007年不说拆迁,我们早买房了。到现在也不拆迁,我们错过了买房的时机,现在只能继续等下去,还不知道何日才是出头之日。”


去年“煤改电”完成 居民拆迁无望



这片棚户区在2008年就完成改造


穿梭在崇外6号地的胡同中,隔十几米就能看到配电箱、地箱和写着各户居民名字的电表牌。居民苗先生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去年这块地完成了“煤改电”计划。在去年之前,这片棚户区每到冬天,都要靠蜂窝煤取暖,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煤改电以后,这回干净多了,居住条件也算改善了一点。”苗老先生感叹道。


和苗老先生的态度截然相反的小李先生却嗅到另一种味道,小李先生原来还抱有希望,北京市“十二五”期间要实现无煤化,崇外6号地最晚2015年也会拆迁。但已经完成的煤改电计划,让小李陷入绝望,“政府是不是已经放弃这块地,我们真的被遗忘了,棚户区改造没我们的事儿,新世界拆迁迟迟不推进,也无人问责。”小李不知道去哪里申诉,只能到人民网的东城区区长信箱不断投诉。


2014年,时任东城区区长张家明曾经值机12345解市民难题时说,这块地是由新世界公司开发,市场化运作,规划方案做好了。“最近两年,我们也一直和新世界公司协商。”张家明还说,区里也帮着新世界公司在朝阳、通州等区域寻找安置房,并已落实了一些。


确实如张家明所说,崇外6号地曾经落实了一些安置房源。崇外6号地项目涉及居民产籍7965户,项目自2007年启动至今才搬迁居民1552户,剩余居民6413户。2014年9月因为进行变电站拆迁工作,西塘街又拆迁了100多户。


8000多户居民,九年才拆了不足2000户,大部分的居民滞留在6号地,想走走不了,修缮房屋又需要投入金钱。小李表示,“修缮一下每户至少需要6万~8万元,如果短期内搬迁,这钱就打水漂了。”


新世界中国地产北京项目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经理蔡建伟此前表示,目前,崇外6号地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规划和房源两部分。按照2006年最新政策就意味着,这个项目无法实施回迁。蔡建伟表示,这就牵涉到给百姓的补偿标准是多少以及提供的拆迁安置房源在哪里。目前采取的办法是给货币补偿,同时,给老百姓提供拆迁安置房的房源由老百姓购买。蔡建伟称,在这种方式下,房源的准备成了最大的压力。


王先生也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在2014年9月重启拆迁的100多户中,选择通州区安置房的都走了,而选择朝阳北苑区域的居民最后被告知没有房源,也没走成。”无法提供更为合适的房源,成为崇外6号地搬迁的最大掣肘。


从2014年9月到现在,只有西塘街100多户收到拆迁办的消息。据附近的居民称,这100多户之所以能够拆迁,是因为“煤改电”计划,建设变电站的需要。其他还有6000多户居民,在翘首期盼拆迁的消息。


近日,东城区区长李先忠在布置2016年重点工作中提到,天坛东里1-8号楼腾退、宝华里、崇外6号地等3个遗留项目必须大力推进。这条消息在6号地的街坊中广为流传,居民们奔走相告,在一番欣喜之余,他们还希望得到更确切的拆迁时间表。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