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政策研究局(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所编撰的全球商品贸易检测报告,主要通过两种测量方式来追踪全球进出口情况:数量和美元结算单价。近期发布的1月数据看似乏善可陈,但平静表象之下却暗流涌动,只要风起,便能掀起万丈狂澜。

从季节性数量的变动来衡量,1月全球贸易检测数据环比下降0.4%,同比仅仅上涨1.1%。同时相比去年,进口量的分类指数上升了3%,出口量下降0.7%。这类“增长”在略正略负之间也渐渐变得有气无力,这也一直是去年的基调。

报告中还提到了今年的总贸易势头:

不同区域的情况喜忧参半。在美国,进出口势头将变得更为消极。欧洲则比较乐观。在亚洲新兴经济体,进口势头有望进一步上升,而出口势头已经连续四个月有所减缓。

马士基航运公司(Maersk Line)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货运公司,报告预测2016年其增长率只有0-1%,仅仅上个季度就亏损1.82亿美元,这完全无法为全球经济的增长背书。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元结算单价来看,1月份的世界总贸易额已经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12.1%,从2014年6月开始一直处于颓势。该指数在2011年5月达到顶峰并出现急速下滑之后,全球贸易开始停滞不前。

2014年6月作为最近一次的高点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这是因为这之后很多指标开始纷纷走低,包括油价,标普500公司的收入,美国总体商业收入等等。当时的美国已经开始考虑逐步退出QE,大众也意识到QE政策随时都有可能会结束。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开始走强,不久之后,美国各类商品库存开始膨胀。

从2014年5月,全球贸易单价指数一路暴跌23%,如今甚至低于金融危机水平,创2006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丹麦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Nils Andersen近期就表示表示,“现在情况比2008年还要糟糕。油价和货运量都处在地位。外部环境更加恶化。”

但是,为什么数量测算数据相对平淡,而美元结算单价所测算出的数据却预示着一场崩溃?

从量上来说,全球经济正在走向衰落。也就是说,全球贸易可能生一场大病,但是并不至于无药可救。

美元结算单价反映的是两股同时出现的力量:大宗商品价格的崩溃,从石油到玉米;美元走强,或者说其他货币的走软,尤其是欧元。去年夏天人民币的应声暴跌也对全球贸易没产生任何好处。这导致中国以美元结算的进出口进一步下降。

这些力量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全球需求的下降,7年QE,负利率政策,美国加息和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这也控诉了央行政策在经济刺激的道路上已经开始失效,虽然这些货币政策成功地刺激了资产价格上涨、不良投资以及产能过剩,但并未成功提高市场需求。

在这种糟糕的情况下,货币竞争性贬值也无法刺激出口贸易了,发动一场货币战争无疑是一场零和游戏,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来说。

德意志银行外汇策略师Gautam Kalani在其研报中就指出,各国官员理解的货币与贸易之间基本关系,以及“货币贬值会带来贸易繁荣”的观点已经站不住脚了。

尽管世界商品贸易是全球经济的组成因素之一。但是,如今全球金融业也正遭遇严重打击,比如全球投资银行的收入,作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第一季度的表现也是十分惨淡。

现在全球央妈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一个刺激全球贸易的好方法。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老虎财经 陈琳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