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移动转账热闹的一个月,不仅腾讯宣布微信转账免费,转而向用户收取提现手续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也联手宣布,对境内手机银行转账、汇款业务全免费,同时,Apple Pay也宣布正式入华。

移动转账免费在用户看来已是理所当然,但银行们却一直处于观望,只是看谁先动。到今年3月,在央行的强力推动之下,5大国有银行终于加入进来。

这已经不是国内银行第一次被互联网逼到死角,3年前,余额宝首次引发“存款搬家”逼了一次银行。3年后,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微信支付用户3年来获得几何级的增长,小额高频的社交转账迅速成为最普及移动支付行为,每天数百亿银行和微信钱包之间资金流通,银行体系资金“外流”的压力不亚于3年前。

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于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转账,银行面对三个不同的压力:

1、转账手续费已经基本收不到了;

2、用户把钱放到微信钱包和支付宝,然后做各种理财,甚至发放小额贷款,这种系统外的资金流通已经危及到银行本身的存贷业务;

3、伴随腾讯微众银行、阿里网商银行的成立,传统银行作为发卡行的结算收入也受到威胁。

种种迹象显示,银行业已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挣扎和防御反击:

1、移动转账手续费收入干脆放弃,把转账用户吸引回来,只要转账不发生在银行体系外,后续业务才能够保住。

2、发挥发卡行的优势,继续向互联网公司收取快捷支付接口手续费,在成本上给互联网公司以竞争的掣肘。

3、实施平衡战略,令移动支付市场更加的多元,降低第三方支付(目前为微信、支付宝主导的)市场集中度。

这三个策略的最终效果如何呢?

第一个策略,且不说用户是否已形成用微信或者支付宝的习惯,从竞争角度看,微信是社交平台,支付宝是电商工具,都属于高频需求,容易形成高频对低频的挤压,让手机银行处于不利位置。

第二个策略似乎已经开始奏效,银行具有发卡行的势,可以向微信和支付宝收费,由此导致了微信长期为小额高频的支付业务支付手续费,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天仅红包和转账,交易量超过100亿;仅今年1月份,一个月快捷支付接口手续费超过3亿。不堪重负的微信出台新策略——取现收0.1%的手续费,转嫁了部分成本到用户一侧。而支付宝也早就在网页版转账向收取0.15%~0.2%的手续费,以转移这部分成本。

不过银行针对自己用户和第三方支付的不对称策略,容易落下保护局部利益和伤害用户体验的话柄。这一现状,也是互联网公司极力希望改变的,微信官方即表示,期待银行对第三方快捷支付也可以推出成本优惠政策,以服务更广泛用户的日常支付需求。

第三个策略,在银行们竞相宣布首批支持苹果的Apple Pay上可见一斑:国内银行几乎一窝蜂地宣布上线Apple Pay。刚刚“空降”中国的Apple Pay明显比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缺乏基础,但享受的待遇却完全不同,Apple Pay采用银联、Visa一样的收单行模式,反过来向银行收取渠道费。对此,互联网公司们显得意见很大:以用户接受度、普及率和便利性而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完全可以在银行开放的立场下尝试收单模式,并确立一种更加普惠、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但是银行却迟迟无法走出这一步,而宁愿接受空降。因此,微信和支付宝则更是呼吁银行采用对等的政策,以整体降低用户的成本。

在这些举措上,传统金融业的保守立场和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呈现了鲜明的对比。

十多年前打破国有银行一统格局的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认为,零售银行就是回归流通的本质,想尽办法让用户的存款流转起来,而不是以各种手段阻碍用户把钱取走。这句话的内涵,在今天互联网金融的格局下依然有效:个别的壁垒,并没有办法阻碍用户追求便利和低成本的整体趋势,未来银行比拼的是资金效率,而非制度优势。

银行对第三方支付的关系处理和策略安排,也是基于零和博弈的压力,但是事实上两者的关系完全可以通过优势互补来达成共赢。银行或许应该放弃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恐惧,基于自身优势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寻求一个更开放和更低成本的普惠模式,和第三方支付、用户达成三方都长久有利的关系。在很多传统商业体系内,这样的模式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版权:本作品由作者首发于经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权,转发时切勿删除版权信息,否则追究相应责任。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