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A股开盘30分钟内,沪深300指数便先后跌至5%、7%两档熔断线,创造了中国股市有史以来全天交易时间最短、收市时间最早的一天。1月4日,熔断机制实施的当天,A股也因触发熔断提前收盘。今天,有媒体呼吁“废除熔断机制”。

在盲目呼吁“废除熔断机制”前,我们需要了解三个问题:一、首先我们要知道,到底是熔断机制有问题,还是不适用于A股?二、问题出了哪里?是指数熔断设涨跌5%和7%阈值的问题吗?三、怎样解决现今熔断机制的问题,有哪些好的建议?

到底是熔断机制有问题,还是不适用于A股?

证监会推出熔断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风险、平稳市场。

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初衷就是为了避免股灾,在1988年制定。法国、日本、韩国等国也都采用了“熔断机制”。美国就1997年触发了1次熔断机制。但是为什么熔断机制在A股一实施,就遇到1月4日、1月7日两次大的波动?

先看下中美熔断机制的对比。

熔断机制究竟适不适用中国股市?尤其是在T+1交易制度下,已设定了涨跌停板制度的中国股市?

国泰君安林采宜指出:熔断机制用于T+1的市场,是一项创新实验,实际交易数据显示,效果是加剧了流动性危机风险。纵观海外实施熔断机制的市场(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其股票均可日内回转交易(即T+0),因此股指触发熔断后,在冷静期内市场投资者经过信息传递与交换后,在市场恢复交易后理论上可以通过积极交易行为尽可能减轻投资损失(补仓或止盈离场),这些交易行为本身亦创造了新的流动性;而在T+1制度下,投资者日内买卖则须T+1交收后才能从事交易(尤其对于买入股票者),在市场出现极端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无法通过积极交易策略化解风险,市场流动性就会出现风险。

指数熔断设涨跌5%和7%阈值有啥问题?

目前,A股指数熔断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涨跌都熔断,日内各档熔断最多仅触发1次。

银河证券指出:指数跌5%,再次触发7%概率超4成。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在午间的电话会议中指出,“熔断机制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散户的交易心理,即跟风操作所引发的羊群效应,这使得股市的下跌速度有所加快。”

孙建波表示,“追求流动性的选手,由于担心市场熔断而不能及时卖出,从而对市场造成冲击”,未来熔断制度的改造上也应从这部分投资者的角度着手,同时也需注意现有涨跌停板制度和熔断制度的协调问题。

根据银河证券基于2015年的数据测算,当指数触发5%熔断后,再次触发7%熔断阀值的概率为42%。而当指数下跌4.5%后,触发5%熔断阀值时的概率则高达86%。

银河证券指出,上述数据只是针对2015年未推出熔断机制时的模拟结果,如今熔断机制已经推出,在磁吸效应下,指数触发熔断的概会更高。

国泰君安林采更是指出了:新的熔断机制的加入,则相当于股指新增了两道交易双向阀门(-10%,-7% -5%,5%,7%,10%),对于沪深300指数来说,在新的熔断机制下理论日内涨跌幅度收窄至(-7%,7%),通过制度过多干预市场交易,造成市场交易频繁“启停”损失的是交易效率,对市场长远发展不利。

招商证券从股市1月7日内走势观察到的现象:1.当跌幅在2%-3%附近,一旦开始下探,跌速很快就达到5%,触发第一次熔断;2.当恢复交易后,买盘消失,卖盘汹涌,随机触发第二次熔断;3.从1月4日和1月7日的走势对比来看,投资者的学习效应很明显,跌速更快。

熔断机制该如何改进?

九洲证券邓海清:建议第一次指数熔断线维持5%,第二次指数熔断线放宽到10%。

邓海清团队表示,对于熔断机制,由于目前熔断线和两次熔断之间距离设置过窄,显著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此外,中国市场以散户为主,对于政策了解程度不高,额外增加了恐慌情绪。从国际上看,熔断机制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是熔断线设置较高,且熔断线之间间隔较大,使得对流动性影响较小。

由此,邓海清团队建议,设置熔断机制不应当降低市场原有流动性,对于大盘指数要更偏重防范过度波动,对于个股则要更偏重提供流动性。借鉴国际经验以及散户为主的国情,我们建议个股涨跌停板放宽到15%,第一次指数熔断线维持5%,第二次指数熔断线放宽到10%。

青年经济学家陈恩挚:取消涨跌停板和实施T+0交易制度。

陈恩挚在新浪财经专栏里写道:和境外市场不同,A股是有涨跌停板的。“我们都结扎了还学美国戴套。”

这个道理很多人应该懂。然而,一个政策的推行一般都会经过反复探讨和论证的,上述逻辑不大可能没考虑到。因此,我更愿意认为,熔断机制的探索和推行,可能是为未来取消涨跌停板及实施T+0交易制度做铺垫。为此,评批熔断机制不如呼吁监管层下决心取消涨跌停板及实施T+0。

证监会也说了,将根据熔断机制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