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近几年全球各国央行不断实行货币宽松政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将迎来新一轮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争。各国都在争相成为最廉价的出口商,但华尔街日报认为货币贬值在提振经济方面未必有所成效,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原因:贸易状态的转变减弱了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点,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开始出现分歧,自2013年“削减恐慌“发生以来,美联储已经进入中性偏紧政策立场,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则持续展开了新的量化宽松。这种对比鲜明的格局,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展开之后,则会逐步加剧,并在2016年延续下去。这种分歧不仅将导致更加“集中的风险”,而且各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也会因为这种分歧迈向不同的方向。

当一个国家放宽货币政策,本国利率将会下降,如此,投资者为了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而将资金转移到境外,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疲软的货币可以降低出口价格,从而增加出口规模,刺激经济,如今这种做法还在持续。但是现如今货币贬值对贸易流通的影响并不如预期那样一致。

那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华尔街日报认为相比过去,制造商出口商品的原材料来源发生了变化,原来他们可以在本国完成零配件的供给,而如今的零配件很多来自海外,所以一旦货币贬值,便增加了进口成本。因此,现在的出口伴随着更多的进口。

比如,2015年年初以来欧洲央行推出了QE政策,欧元兑美元贬值约20%,欧元的走软降低了德国制造商产品的出口价格,但同时增加了原材料的进口价格。欧元区201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欧元区进口增长远超出口增长,工业产出和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度量全球供应链对贸易流通的影响是WTO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长期负责的一块研究项目,利用来自全球各地的详细经济数据,WTO和OECD的经济学家对每个国家出口商品中的进口占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证明自1990年中期,各国出口商品中进口原料的数量都有显著增加。例如,瑞士出口商品的进口原料占比从1995年的17.5%增长到了2011年的21.7%,同时,韩国所使用的进口原料占比从1995年的22.3%增长到了2011年的41.6%,几乎翻番。

IMF和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对这些数据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货币利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也不如从前那样重要,一些国家的影响概率甚至下降了30%

想必各国的决策层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当各个国家通过全球价值链进入垂直整合模式,汇率变化对贸易的影响将有所下降,” 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Benoît Coeuré本月在加州演讲时表示,他还指出,这一过程将会减少货币引导全球需求从发达经济体转向较弱经济体的“缓冲器”作用。

(日元贬值应该刺激日本出口,但数据显示其影响正在逐步减小)

即使货币大幅贬值也未必能提振出口,除了欧洲央行,日本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2013年早期,日本央行就推出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日币供应量增加,从而导致日元兑美元和欧元大幅贬值。这一战略计划被视为是日本走出长期停滞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随之而来的效果也是虎头蛇尾。日元贬值实际上对日本出口的影响并不大,也未成功推动其经济的增长。疑惑的日本决策层将其原因归咎于全球经济需求的疲软,但即使如此,日本在全球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也应该是有所增加。

专家们认为,汇率变化对贸易流通的影响需要12到18个月才能有所体现,所以,欧元区和日本如今都应该有所反应。欧元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开始于2014年年初,而日本在三年前就已经进入了贬值阶段。

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分歧导致了的汇率变化,而上述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数据也并不完全意味着货币变化从此失去了其影响力。美联储几乎十年以来首次加息,而欧央行实行的则是继续加大宽松力度。多数经济学家仍然坚持认为美元升值将拖累美国出口的增长,而欧元区出口将有所提振。在2015年的前10个月,美国贸易赤字同比扩大了5.3%,反映其出口规模的下降。

正如IMF和世界银行所指出的,货币汇率变化是否增加或减少出口规模,主要取决于其出口商品中进口零售部件的占比。对于整个经济体而言,美国出口商品中的海外原料使用量相对全球范围属于下端,15%左右,而德国则超过25%。OECD的贸易经济学家Sebastian Miroudot认为由于美国出口产品包含相对较低的进口成分,其中的贸易故事则变得更为复杂。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老虎财经 陈琳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