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融资1000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报告厅内,北大光华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在读生张孟花了10分钟进行了其医药电商项目“药去哪”的创业路演,然后告诉台下的投资人,未来12个月项目运营需要融资1000万元。台下的14名投资人中,有4位现场询问了他的项目细节,其中一位直接问1000万元投资可以换取多少股权。面对热情的投资人,张孟掩不住笑容地说,“咱们私下谈,私下谈。”

这是当晚4个创业融资项目当中的一个,或是巧合,其余3个项目也均为互联网项目。在创新创业潮之下,这群平均管理年限超过13年、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高管们也选择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开始二次创业。投资人对有过一定经验的创业者也不吝啬——张孟在路演结束一周后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表示,正在与其中3位投资人商谈项目细节。

中国本土商学院似乎不约而同地开始花精力在吸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5年3月新开设了创新创业EMBA项目。同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推出了创业学专业方向;长江商学院与腾讯开放平台合作推出了支持创业创新的“创创社区”平台,并开展“长青腾创业营”吸纳创业者……商学院出现了纷纷开设创新创业项目的场景,而这一选择并非“拍脑袋”赶潮流。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国本土商学院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

近年来政策、舆论与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商学院处境尴尬。2014年,媒体批评中国本土商学院EMBA项目的学员花费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学费,只为结交官场和商界朋友,EMBA项目“富豪俱乐部”的称号不胫而走。当年7月,中国政府下了“禁读令”——禁止国企高管和政府官员就读商学院EMBA项目——商学院一块极重要的蛋糕被切割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不再保持以往10%以上的高增长,中国企业过去依靠规模和投资的盈利模式难以维持,商学院传统生源备受冲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项目中心主任刘俏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表示,“禁读令”不仅减少了商学院的重要收入来源(EMBA学费),也限制了官员与国企高管的学习;而随着经济转型,商学院的“传统生源”——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学员数量也在减少,商学院的课程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大幅修改。

海外院校、中国专业化的培训营等也在蚕食中国本土商学院的招生与就业。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显示,中国学子海外求学人数年年递增,其中35.2%主修科目为商科。留学回国就业的趋势愈加凸显,海归累计总人数在2014年已达180.96万,占总留学人数的51.4%。国际化、高教育背景的人才增多,本土商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创新创业潮流之下,黑马会、联想之星等一系列创业培训受热捧,创业者不再去选择传统的商学院。

挑战总是与机遇共存。据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创业空间相当大,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个至30个,而中国仅有11.66个。2015年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人的创业热情正在被点燃。据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2015年发布的一份针对全球商学院学生调查报告显示,从地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国家商学院毕业生创业比例最高。其中,泰国自主创业比例为全球最高,达30%;澳大利亚次之,为15%;中国位列其后,达到14%,并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自主创业比例趋势。

“可以说这是一个坏时候,但同时也是好机会——把我们逼向市场,让我们可以以更坚决的市场化的态度,拥抱我们的机会。”刘俏说,越是在经济不够好的时候,商学院的责任感越能体现,商学院需要培养有崭新思想的企业家。

过去许多中国本土商学院都着重培养企业管理层和职业经理人,但面临中国经济转型、创新创业潮兴起的宏观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激烈、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越来越多本土商学院开始担起“企业家培育者”的角色。而针对企业家、创业者开设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

北大光华首个创新创业EMBA项目宣布开班后一个月内就接到了数百报名申请,院方从中筛选了30名学员。刘俏表示,学员集结的速度之快、学员的良好反馈,让院方更有信心继续推行此项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5年新设MBA创业学方向,据悉创业方向是最新方向、最大的系,也是最受欢迎的领域之一——在新招收的194名MBA学生中,入学4个月已经有几十名学生构思了创业项目,学院挑选了14个项目进入创业实验室(EntrepreneurshipLab),开始了系统的孵化。“在中国,创业肯定是越来越火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主任陈世敏表示,创业专业是美国商学院最受热捧的专业,他预测,中国成长型的民营经济正变得越来越主流,而商学院提供的战略课程、创业指导也会持续受欢迎。

张孟在课程上“边战边学”,收获颇丰。他非常喜欢一位从沃顿商学院转来北大光华的教授。在他的风险投资课上,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把自己如何与别人谈判的故事、如何进行估值的实战经验传递给张孟——这些实战策略都被他用在了自己的创业项目操作中;而在中国老师的课上,教授会循循善诱地再用学术的角度分析操作的可行性和行事道理——给他的学习增加了系统的知识积淀。“即便我们大多已经学习过管理并拥有实操经验,但在多年后也容易被经验局限,需要再通过基础课程将知识与经验系统化。”张孟说,除此之外,“有时同学或老师的一次聊天甚至一句话,可能改变整个人的态度。”张孟认为,学习的收获并不完全是课程本身,交流中的灵感也可能受益终生。

“创业者精神、企业家精神一直是国际商学院的课程之一。”QS(QuacquarelliSymonds)的商学院排名编辑MansoorIqbal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邮件采访时对中国商学院开设“创新创业”项目表示赞同。(QS定期发表多个有关商科课程的资讯与排名,其大学排名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之一。)MansoorIqbal说,初创的科技企业对世界创新的贡献极大,中国商学院在此时认识到培育创业者的重要性是“清醒的”选择,“创业者学习了市场风险评估、寻找市场等更完备的配套技能再进行创业,会比直接创业更有准备。”

据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若再加上上千万的网店创业者和“创新创业潮”下不断涌现的初创小微企业,这一数字将不断增加。当各大商学院都打出“创新创业”项目招揽生源时,同质化竞争又将成为另一个困境。

“最先吃螃蟹”的新华都商学院深有其感。新华都商学院成立于2010年,彼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尚未提出,新华都商学院在2011年拿到了中国商学院历史上首个教育部批准的创新创业方向MBA学位点。“作为后发的商学院,我们找到了一个社会最需要的、我们最有能力突破的,而且目前别人做得不够好的方向。当时总理尚未大力号召创新创业,我们是边缘学科、蓝海市场,”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教授何志毅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回顾该院开设创新创业MBA的历史,“现在各级政府、各个大学都蜂拥而上开始重视,行业内部、企业商学院也办得轰轰烈烈,再加上黑马会、联想之星等培训……市场突然变成红海……处境艰难。”

MBA的生源大多来自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管理层,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等等,新华都商学院则针对小微企业创业者打造“创业共同体”:为每个MBA学员配备企业导师或创业导师,在EMBA设置师徒制学习;学院还提供创业孵化中心、创业投资等服务,目前已囊括60个创业项目、40余个投资基金和投资人,以及众多大中小投资机构,聚集了30多个园区。课程设置上,从“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智慧、创业经验、创业素质”等方面构建系统课程。

新华都创业MBA项目2015级在读生娄戌印象最深刻的是模拟商业实战课。同学们分组成为5个公司,针对各自市场,做出产品研发、价格定位、运输仓储等决策,老师再通过计算机模型给出盈利、库存、市场占有率等反馈。娄戌在前几轮都很是得意,他所在的电子企业在日、美、印都有市场,公司分析了各市场的价格敏感度、现金流水平等,成功占有了30%的日本市场,盈利稳健。“但在关键时刻,我们由于一个小小的库存计算错误,造成严重亏损!”娄戌遗憾地说,计算错误虽小,却造成了公司市场判断出错、产品断货、研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2000万元市值的公司亏损了1700万元,股价比最初发行价还低,同学们都觉得挽回无力,十分沮丧。老师指导大家将对产业的关注点调回到金融市场——建议他们从银行借款回购股票,弥补实体亏损——此举使公司扭亏为盈。娄戌说,最终没有一个组队在模拟中完成库存率、股价、盈利率等各项指标,但一次模拟可以让学员的创业心态、精细度、市场判断、实操经验都得到提升。

“这样的提升对创业者很重要。”娄戌说,同学们大多是带着项目或创业打算入学的,对他们来说吸引力最强的就是课程的实践作用,相比而言,“几乎没有人为了MBA学位入学。”

看到创业者对学位刚需不强烈,长江商学院在争夺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商学教育市场时,选择了以创业社区——非学历的商学教育形式展开。“创业市场变化非常快,对这个领域的企业家来说完善的培训意味着巨大的时间成本。”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劲说,同样是提供创业学习,面对急速改变的市场,若以学历学位形式打造两年制的MBA或EMBA课程,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创业者和企业家最当前、最急迫的问题。

2015年,长江商学院联合腾讯开放平台推出了支持创业创新的“创创社区”平台,支持长江学子创业项目和其他初创企业,为社区创业者提供6-8期长江商学院的培训课程、长江校友交流指导、融资等服务。“创创社区”宣传期间曾明确表示“杰出校友推荐、合作单位推荐是选择创业团队的重要标准”,刘劲也表示,同等条件下更愿意考虑长江学子的项目,而目前至少1/3的录取项目来自长江学子。

中欧的“创业生态圈”正面迎击。中欧创业与投资中心联合主任、创业实验室教授张文清表示,中欧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学位的创业方向MBA,或非学位的创业营、创投营和课余的创业俱乐部。

张文清走在校园里,常常会有学生主动追上来,围着他讨论某个创业商机。张文清拥有多年企业管理和创业实战经验,学生们总愿意听他的看法,他的工作时间与课余时间总是被学生预约得很满。

“学生新的要求也可以反馈给我们,学院将调整设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主任陈世敏表示,中欧MBA学生平均工作时间为5年左右,对自身所需十分了解,教授们会根据学生反馈和学院定位,集中研讨、审核、淘汰或产生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为学生提供值得深思的创业案例分析。此外,学校为创业者频繁举办创业项目展示活动;校友们为学生提供商业孵化器、数千万的创业基金——从战略、实务、资金3个方面尽可能打造完善的“创业生态圈”。

据悉,北大光华EMBA学员平均年龄为39岁,而创新创业EMBA在读学员平均年龄约35岁。学校在创新创业方向的学员设置很特殊:50%是年轻有创意的创业者,50%为传统企业的企业家。刘俏表示,对于创新力强的创业者来说,此时开始出现了扩大规模的考虑;而拥有一定规模的传统企业家,此时则面临着创新和转型的困惑;学员们吸收教授的课程,再和学员彼此频繁沟通学习、互通有无,可以迸发出有借鉴价值的智慧,学员之间也可以项目合作。

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国商学院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

“可以说这是一个坏时候,但同时也是好机会”

“我们希望融资1000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报告厅内,北大光华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在读生张孟花了10分钟进行了其医药电商项目“药去哪”的创业路演,然后告诉台下的投资人,未来12个月项目运营需要融资1000万元。台下的14名投资人中,有4位现场询问了他的项目细节,其中一位直接问1000万元投资可以换取多少股权。面对热情的投资人,张孟掩不住笑容地说,“咱们私下谈,私下谈。”

这是当晚4个创业融资项目当中的一个,或是巧合,其余3个项目也均为互联网项目。在创新创业潮之下,这群平均管理年限超过13年、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高管们也选择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开始二次创业。投资人对有过一定经验的创业者也不吝啬——张孟在路演结束一周后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表示,正在与其中3位投资人商谈项目细节。

中国本土商学院似乎不约而同地开始花精力在吸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5年3月新开设了创新创业EMBA项目。同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推出了创业学专业方向;长江商学院与腾讯开放平台合作推出了支持创业创新的“创创社区”平台,并开展“长青腾创业营”吸纳创业者……商学院出现了纷纷开设创新创业项目的场景,而这一选择并非“拍脑袋”赶潮流。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国本土商学院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

近年来政策、舆论与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商学院处境尴尬。2014年,媒体批评中国本土商学院EMBA项目的学员花费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学费,只为结交官场和商界朋友,EMBA项目“富豪俱乐部”的称号不胫而走。当年7月,中国政府下了“禁读令”——禁止国企高管和政府官员就读商学院EMBA项目——商学院一块极重要的蛋糕被切割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不再保持以往10%以上的高增长,中国企业过去依靠规模和投资的盈利模式难以维持,商学院传统生源备受冲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项目中心主任刘俏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表示,“禁读令”不仅减少了商学院的重要收入来源(EMBA学费),也限制了官员与国企高管的学习;而随着经济转型,商学院的“传统生源”——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学员数量也在减少,商学院的课程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大幅修改。

海外院校、中国专业化的培训营等也在蚕食中国本土商学院的招生与就业。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显示,中国学子海外求学人数年年递增,其中35.2%主修科目为商科。留学回国就业的趋势愈加凸显,海归累计总人数在2014年已达180.96万,占总留学人数的51.4%。国际化、高教育背景的人才增多,本土商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创新创业潮流之下,黑马会、联想之星等一系列创业培训受热捧,创业者不再去选择传统的商学院。

挑战总是与机遇共存。据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创业空间相当大,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个至30个,而中国仅有11.66个。2015年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人的创业热情正在被点燃。据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2015年发布的一份针对全球商学院学生调查报告显示,从地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国家商学院毕业生创业比例最高。其中,泰国自主创业比例为全球最高,达30%;澳大利亚次之,为15%;中国位列其后,达到14%,并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自主创业比例趋势。

“可以说这是一个坏时候,但同时也是好机会——把我们逼向市场,让我们可以以更坚决的市场化的态度,拥抱我们的机会。”刘俏说,越是在经济不够好的时候,商学院的责任感越能体现,商学院需要培养有崭新思想的企业家。

过去许多中国本土商学院都着重培养企业管理层和职业经理人,但面临中国经济转型、创新创业潮兴起的宏观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激烈、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越来越多本土商学院开始担起“企业家培育者”的角色。而针对企业家、创业者开设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

北大光华首个创新创业EMBA项目宣布开班后一个月内就接到了数百报名申请,院方从中筛选了30名学员。刘俏表示,学员集结的速度之快、学员的良好反馈,让院方更有信心继续推行此项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5年新设MBA创业学方向,据悉创业方向是最新方向、最大的系,也是最受欢迎的领域之一——在新招收的194名MBA学生中,入学4个月已经有几十名学生构思了创业项目,学院挑选了14个项目进入创业实验室(EntrepreneurshipLab),开始了系统的孵化。“在中国,创业肯定是越来越火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主任陈世敏表示,创业专业是美国商学院最受热捧的专业,他预测,中国成长型的民营经济正变得越来越主流,而商学院提供的战略课程、创业指导也会持续受欢迎。

张孟在课程上“边战边学”,收获颇丰。他非常喜欢一位从沃顿商学院转来北大光华的教授。在他的风险投资课上,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把自己如何与别人谈判的故事、如何进行估值的实战经验传递给张孟——这些实战策略都被他用在了自己的创业项目操作中;而在中国老师的课上,教授会循循善诱地再用学术的角度分析操作的可行性和行事道理——给他的学习增加了系统的知识积淀。“即便我们大多已经学习过管理并拥有实操经验,但在多年后也容易被经验局限,需要再通过基础课程将知识与经验系统化。”张孟说,除此之外,“有时同学或老师的一次聊天甚至一句话,可能改变整个人的态度。”张孟认为,学习的收获并不完全是课程本身,交流中的灵感也可能受益终生。

“创业者精神、企业家精神一直是国际商学院的课程之一。”QS(QuacquarelliSymonds)的商学院排名编辑MansoorIqbal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邮件采访时对中国商学院开设“创新创业”项目表示赞同。(QS定期发表多个有关商科课程的资讯与排名,其大学排名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之一。)MansoorIqbal说,初创的科技企业对世界创新的贡献极大,中国商学院在此时认识到培育创业者的重要性是“清醒的”选择,“创业者学习了市场风险评估、寻找市场等更完备的配套技能再进行创业,会比直接创业更有准备。”

据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若再加上上千万的网店创业者和“创新创业潮”下不断涌现的初创小微企业,这一数字将不断增加。当各大商学院都打出“创新创业”项目招揽生源时,同质化竞争又将成为另一个困境。

“最先吃螃蟹”的新华都商学院深有其感。新华都商学院成立于2010年,彼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尚未提出,新华都商学院在2011年拿到了中国商学院历史上首个教育部批准的创新创业方向MBA学位点。“作为后发的商学院,我们找到了一个社会最需要的、我们最有能力突破的,而且目前别人做得不够好的方向。当时总理尚未大力号召创新创业,我们是边缘学科、蓝海市场,”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教授何志毅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回顾该院开设创新创业MBA的历史,“现在各级政府、各个大学都蜂拥而上开始重视,行业内部、企业商学院也办得轰轰烈烈,再加上黑马会、联想之星等培训……市场突然变成红海……处境艰难。”

  MBA的生源大多来自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管理层,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等等,新华都商学院则针对小微企业创业者打造“创业共同体”:为每个MBA学员配备企业导师或创业导师,在EMBA设置师徒制学习;学院还提供创业孵化中心、创业投资等服务,目前已囊括60个创业项目、40余个投资基金和投资人,以及众多大中小投资机构,聚集了30多个园区。课程设置上,从“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智慧、创业经验、创业素质”等方面构建系统课程。

新华都创业MBA项目2015级在读生娄戌印象最深刻的是模拟商业实战课。同学们分组成为5个公司,针对各自市场,做出产品研发、价格定位、运输仓储等决策,老师再通过计算机模型给出盈利、库存、市场占有率等反馈。娄戌在前几轮都很是得意,他所在的电子企业在日、美、印都有市场,公司分析了各市场的价格敏感度、现金流水平等,成功占有了30%的日本市场,盈利稳健。“但在关键时刻,我们由于一个小小的库存计算错误,造成严重亏损!”娄戌遗憾地说,计算错误虽小,却造成了公司市场判断出错、产品断货、研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2000万元市值的公司亏损了1700万元,股价比最初发行价还低,同学们都觉得挽回无力,十分沮丧。老师指导大家将对产业的关注点调回到金融市场——建议他们从银行借款回购股票,弥补实体亏损——此举使公司扭亏为盈。娄戌说,最终没有一个组队在模拟中完成库存率、股价、盈利率等各项指标,但一次模拟可以让学员的创业心态、精细度、市场判断、实操经验都得到提升。

“这样的提升对创业者很重要。”娄戌说,同学们大多是带着项目或创业打算入学的,对他们来说吸引力最强的就是课程的实践作用,相比而言,“几乎没有人为了MBA学位入学。”

看到创业者对学位刚需不强烈,长江商学院在争夺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商学教育市场时,选择了以创业社区——非学历的商学教育形式展开。“创业市场变化非常快,对这个领域的企业家来说完善的培训意味着巨大的时间成本。”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劲说,同样是提供创业学习,面对急速改变的市场,若以学历学位形式打造两年制的MBA或EMBA课程,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创业者和企业家最当前、最急迫的问题。

2015年,长江商学院联合腾讯开放平台推出了支持创业创新的“创创社区”平台,支持长江学子创业项目和其他初创企业,为社区创业者提供6-8期长江商学院的培训课程、长江校友交流指导、融资等服务。“创创社区”宣传期间曾明确表示“杰出校友推荐、合作单位推荐是选择创业团队的重要标准”,刘劲也表示,同等条件下更愿意考虑长江学子的项目,而目前至少1/3的录取项目来自长江学子。

中欧的“创业生态圈”正面迎击。中欧创业与投资中心联合主任、创业实验室教授张文清表示,中欧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学位的创业方向MBA,或非学位的创业营、创投营和课余的创业俱乐部。

张文清走在校园里,常常会有学生主动追上来,围着他讨论某个创业商机。张文清拥有多年企业管理和创业实战经验,学生们总愿意听他的看法,他的工作时间与课余时间总是被学生预约得很满。

“学生新的要求也可以反馈给我们,学院将调整设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主任陈世敏表示,中欧MBA学生平均工作时间为5年左右,对自身所需十分了解,教授们会根据学生反馈和学院定位,集中研讨、审核、淘汰或产生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为学生提供值得深思的创业案例分析。此外,学校为创业者频繁举办创业项目展示活动;校友们为学生提供商业孵化器、数千万的创业基金——从战略、实务、资金3个方面尽可能打造完善的“创业生态圈”。

据悉,北大光华EMBA学员平均年龄为39岁,而创新创业EMBA在读学员平均年龄约35岁。学校在创新创业方向的学员设置很特殊:50%是年轻有创意的创业者,50%为传统企业的企业家。刘俏表示,对于创新力强的创业者来说,此时开始出现了扩大规模的考虑;而拥有一定规模的传统企业家,此时则面临着创新和转型的困惑;学员们吸收教授的课程,再和学员彼此频繁沟通学习、互通有无,可以迸发出有借鉴价值的智慧,学员之间也可以项目合作。

张孟的创业印证了这一点。他的项目是在进入EMBA后才萌生的,那时他和其他创业的同学一样,也有不少无奈。好几次张孟和其他创业者有疑惑的时候,同学们毫不推辞地说“大家讨论讨论吧”,于是不同经验阅历的同学专门腾出时间聊天交流,献计献策。“大家给的意见都十分中肯和实在,我交到了很多意气相投的朋友。”张孟说,在这里确实获得了知识的沉淀和企业家精神的提升。

但北大光华似乎在创业服务上有所式微。看到其他商学院如此完善的创投、融资、孵化等帮助,张孟也表示希望能获得更多配套创业支持。“给一些融资服务,肯定会有帮助。”他说。

不同类别的人群,开始根据个性化的需求选择短期的创业营或者长期的学位项目,各大商学院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了广泛关注。但随着“创新创业”在商学教育中的推进,中国商学院们还期待更多——或许创新也会倒逼教育改革。

刘俏表示,院方忧虑的并不是行业竞争带来的发展问题,而是学院自身难以控制的政策问题——由于依托教育体系内的高校办学,商学院的招生名额、课程设置、项目收费、市场化程度都有限制,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增强管制,这也是所有依托高校办学的商学院的共同担忧。“希望国家能够把门打开,剩下的路让我们自己走。”刘俏不愿意透露具体的限制内容,只是意味深长地说,“现在还不算管得太多,但希望以后继续给我们机会,至少不要堵死了。”

“我们在夹缝中生存。”何志毅说,新华都商学院虽是独立办学的商学院,但仍然依托福建闽江学院,通过教育部审批,进行学位申报、项目审批等运作——实际上市场上的独立商学院,大多采取在教育体制内的公立大学上嫁接民办资金的形式。为了探索与突破现行体制,2013年,新华都商学院在瑞士苏黎世成立了独立注册的商学院:在不同国家设立模块,同时运作,不需依赖中国教育部或者任何单一国家的审批。

“中国的教育改革太难了,要有搅局者。”何志毅说,如同中国经济是靠扶持民营企业最终倒逼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教育也要走这条道路。他表示,目前中国教育部已经批准了一部分国际学校,“搅局者”已经越来越多,倘若能够在创新创业浪潮下激活大家的思想,大力鼓励纯粹的民办学校与民办教育,就到了倒逼教育改革的时候了。

刘劲表示,通过开创创新课程来提升教育质量,冲击教育体系而达到教育改革是一条迂回的路,“或许还不如下决心……直接开办一所民办独立的、世界一流师资、一流影响力的学校来得快。”

张孟的创业印证了这一点。他的项目是在进入EMBA后才萌生的,那时他和其他创业的同学一样,也有不少无奈。好几次张孟和其他创业者有疑惑的时候,同学们毫不推辞地说“大家讨论讨论吧”,于是不同经验阅历的同学专门腾出时间聊天交流,献计献策。“大家给的意见都十分中肯和实在,我交到了很多意气相投的朋友。”张孟说,在这里确实获得了知识的沉淀和企业家精神的提升。

但北大光华似乎在创业服务上有所式微。看到其他商学院如此完善的创投、融资、孵化等帮助,张孟也表示希望能获得更多配套创业支持。“给一些融资服务,肯定会有帮助。”他说。

不同类别的人群,开始根据个性化的需求选择短期的创业营或者长期的学位项目,各大商学院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了广泛关注。但随着“创新创业”在商学教育中的推进,中国商学院们还期待更多——或许创新也会倒逼教育改革。

刘俏表示,院方忧虑的并不是行业竞争带来的发展问题,而是学院自身难以控制的政策问题——由于依托教育体系内的高校办学,商学院的招生名额、课程设置、项目收费、市场化程度都有限制,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增强管制,这也是所有依托高校办学的商学院的共同担忧。“希望国家能够把门打开,剩下的路让我们自己走。”刘俏不愿意透露具体的限制内容,只是意味深长地说,“现在还不算管得太多,但希望以后继续给我们机会,至少不要堵死了。”

“我们在夹缝中生存。”何志毅说,新华都商学院虽是独立办学的商学院,但仍然依托福建闽江学院,通过教育部审批,进行学位申报、项目审批等运作——实际上市场上的独立商学院,大多采取在教育体制内的公立大学上嫁接民办资金的形式。为了探索与突破现行体制,2013年,新华都商学院在瑞士苏黎世成立了独立注册的商学院:在不同国家设立模块,同时运作,不需依赖中国教育部或者任何单一国家的审批。

“中国的教育改革太难了,要有搅局者。”何志毅说,如同中国经济是靠扶持民营企业最终倒逼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教育也要走这条道路。他表示,目前中国教育部已经批准了一部分国际学校,“搅局者”已经越来越多,倘若能够在创新创业浪潮下激活大家的思想,大力鼓励纯粹的民办学校与民办教育,就到了倒逼教育改革的时候了。

刘劲表示,通过开创创新课程来提升教育质量,冲击教育体系而达到教育改革是一条迂回的路,“或许还不如下决心……直接开办一所民办独立的、世界一流师资、一流影响力的学校来得快。”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商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