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眼中的EMBA

大学的时候我曾在国内一家做“在线培训”做得风生水起的公司打工赚钱。那家公司的项目经理曾跟我八卦说老板在申请中欧的EMBA,但好像连续3年都被拒之类。当时还是学生妹的我听了很懵:那是什么学校阿?连老板这样的牛人都看不上……不过现在看来,的确没什么好惊讶的。若杂七杂八的中小企业主都可以来,那中欧再建10座校区估计都塞不下。

后来我不止一次听说:这所学校的EMBA都是各行各业的“腕”。很有可能你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和你恰巧一桌;在你去礼堂听讲座的时候,静静坐你边上;或是在走廊、图书馆……总之一切可能邂逅的地方,遇到个“学长学姐”模样的中年人,也许是无聊,或者出于大家都是中欧人的默契,有时人家会像“金角大王”那样主动跟你寒暄起来,但更多时候则是出于晚辈式的礼貌和对方打个简单的招呼……对话就这么开始了!

聊着聊着,你突然好奇地问对方:那学长/学姐,您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呢?对方则轻描淡写地答道:噢,我是做XX的。你心里很清楚那XX里定藏玄机!但你也不好意思追着问,于是就开始大谈特谈吴敬琏教授的《中国经济改革》——那是EMBA和MBA毫无争议公认为中欧最棒的课。几个回合下来,你还是忍不住问对方要张名片,接过一看……好啦,我仅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礼堂的靠背椅上打盹的时候,图书馆的饮水机前接完手机的时候,就分别收到过这些人的名片:国内知名券商的老总,上市公司的董事长,500强外企的中国区CEO,还有一家规模在100多亿的PE基金合伙人。

难怪我当年拿到中欧录取后写信给我以前打工过的那家“在线培训”公司的老板报喜,他回我信说他已经连续申请5年中欧EMBA了,都不成,只好放弃。后面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你知道在中国,有多少企业的老总以中欧的文凭为荣吗?

不过,我还是很难理解:都四十岁的年纪了,这群人为何还会怀着那么强烈的渴望想要回到学校念书呢?

带着这样的“求知欲”,我在中欧读书期间结识了众多EMBA,有些还和他们深聊过。发现我真的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呢。不过这些人的心理并没有我想得那样同质化,要分几类来看:

一种是“中年危机型”的,他们前半辈子事业有成,却开始迷茫人生的价值。这样的人一般有钱有闲,内心有时像个青春期的少年一样躁动不安,渴望人生的重新定位,于是来到中欧。用他们的话来说,像是接受一回精神上的“洗礼”,脱胎换骨,重新出发。我见过的最浪漫的,是一家中字头央企的老总,一念完书就辞职,自己开学校,教小朋友经济去了。

还有一种正走向巅峰的,譬如我的导师。中欧有一个MBA和EMBA结对子的项目,叫做“良师益友”计划。我的导师是一位拟上市公司的老板,公司主营通讯设备,远销欧美市场。年销售已达到上亿的规模,并且每年还以50%的速度递增。看他的样子,每天做梦都在想自己在港交所敲响小铃铛的场景。他的生活意气风发,前方是灿烂辉煌等着他,所以暂时没什么好迷茫的,主要是没时间。不过不晓得等公司上市之后,他退居二线,会不会也会遭遇中年危机呢?

但无论哪种类型的EMBA,之所以选择来念中欧,都是群有思想、有热情、爱折腾的成功人士。所以学校才会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活动:一会跑戈壁去徒步,一会跑大剧院去演话剧,一会驾着帆船乘风破浪……不过,中欧那么多社团俱乐部当中,最令我最着迷的还要数合唱团,生活里有她相伴的日子总是那样美好。

查看《彼岸》更多章节请点击作者姓名。

附:《彼岸》以中欧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商学院为背景,真实展现了原汁原味的MBA学习生活,共15万字,希望给到想了解MBA的人士最“一手”的经验分享。小说目前连载于微信公众平台:ceibsnovel,独家授权与经理人分享网及MBA宝连载,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或经理人分享网予与授权。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