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与此同时,全球经济重心或正在迅速回移。

18世纪以前,亚洲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东方曾一直是全球经济重心;从公元前5世纪起,中国经济总量就领先于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曾经长期是世界的经济重心。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生产力得到大大提高,从而带动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全球经济的重心向西方转移,使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逐步下滑。直到目前,全球经济重心一直掌控在西方国家(欧美国家)手里。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和经济体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量的最主要贡献者。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五大经济体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原来发达经济体占整个世界比重高达60%,现在降到了33%,而现在金砖五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已经上升到37%。

另外,由于美国和欧洲经济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深陷“三高一低”(高失业、高财政赤字、高债务、低增长)的陷阱难以自拔,经济恐将持续低迷,加之社会矛盾与政治博弈,西方危机可能走向长期化。

世界银行10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建议各国采取措施,“扣好安全带”,以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新的下行风险。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再度令人失望。尽管美国经济增长获得动能,严寒的冬天使得美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受到重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经济重心东移速度加快,尤其是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愈加突出,无论是消费、还是生产和贸易,亚洲(东方)有望成为世界的重心。

亚洲有世界最大的市场,拥有最大的消费群体。中国拥有13亿人口,大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印度拥有12亿人口,再加上日本、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亚洲地区的人口要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

而相比之下,欧元区总共只有3亿多人,美国人口也只有3亿,加拿大人口只有几千万。亚洲拥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而且是一个成长中的消费群体。

当前,整个亚太地区的人口收入呈上升的趋势,中国的人均收入也在快速增长,到2020年还会翻一番,所以,这会对世界产生最大的吸引力。

亚洲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其中,以中国为最。中国制造业产值在2011年已占到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19.8%,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如今,这一比重还在上升,201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已经达到五分之一。

在亚洲,中国现在的GDP约占世界总量的11%,日本、韩国也都是GDP生产大国,整个亚洲的GDP总量在世界的总量中占到20%~30%的比重。在未来的发展期,世界的经济重心也在亚洲。

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在加快,亚洲地区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正在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1年启动,在2010年建成后,又启动了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三国的“10+3”模式,之后又启动了“10+6”模式,澳大利亚等国加入了自贸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以东盟“10+1、10+3、10+6”为载体,亚洲经济正在加快融合,各个亚洲国家正在通过自贸区的建设,让渡一部分国家的利益和权力,形成一个在亚洲地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新区域。或者用学术语言来说,就是流动的经济圈。

中国是APEC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与其他成员的联系十分紧密。中国是许多亚太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中有四个在亚太,中国已签署或在谈自贸协定的贸易伙伴大多数是APEC成员。

中国与东盟人员往来每年超过1500万人次,与美国每24分钟就有一个航班起飞,与韩国每12分钟就有一个航班起飞。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留学生生源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中国同亚太国家关系的真实写照。

以亚太地区为例,近年来亚太地区总体保持着较好发展势头。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2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达到7.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地区中等收入国家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7.8%和7.6%。

亚洲开发银行报告认为,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将有可能迎来国内需求增加和出口增长两大利好。2013年亚洲地区整体GDP增长将高达6.6%,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

因此,全球经济重心东移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

世行报告认为,由于推进结构性改革,采取措施应对金融领域的脆弱性,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为7.1%,在可控范围内。

中国近期加大了货币和财政宽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增速放缓起到缓冲作用。明后两年的增速预计为7%和6.9%,与1月份预测一致。

随着服务业快速增长,中国劳动力市场仍然紧俏,空缺职位与求职者数量之比处于近年来高位。

报告预计,尽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逐步升值,但由于发达国家增速有所提高,到2017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仍将维持在2%左右。

报告指出,中国在财政、金融、能源以及行政领域的改革都有所进展,但中国仍需推行国企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改革,解决各种隐性的、显性的政府担保等问题。

柯塞指出,中国推进的改革计划是为了保证经济能够持续、平衡地增长,这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

计划经济三十年,虽然给中国经济打下了重化工业的基础,但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之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当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从2011年起,中国正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终结了日本对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宝座长达42年的垄断。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经接近10%。

IMF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的GDP达到了17.6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17.4万亿美元。

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撰写的《中国世纪》:“中国经济以拔得头筹之势进入2015年,并很可能长时间执此牛耳,即使不能永久保持。中国已回到它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所占据的位置。”

曾经渴望西方式社会模式的亚非拉各国如今越发为“中国模式”所震撼。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会降至7%,虽然这一数值仍然较高,但中国正在努力克服房产市场萎靡、不稳定的出口和国内投资的问题。

同时,新兴市场虽然变化多端且相互竞争,但它们享有及其强大的联合经济,同时想要表明西方已不再能承担统治世界的任务。

全球贸易对话以糟糕的状态进入了2015年,战后最为重要的多边贸易体系世贸组织正在我们眼前走向衰退。于此同时,资源竞争也在加剧,中西方关系处于多年来的最差状态。

恰逢其时,“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成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引领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的强力引擎。

从2013年提出战略构想,到2014年设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一带一路”建设稳扎稳打,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海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一带一路”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的发展内涵,深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将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亚太蓝皮书: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5)》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亚洲提供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选择。

“一带一路”将会以开放多元的特征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并有可能成为最终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个新途径。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预计,2014年至2020年,中国累计向国外提供的商机将达17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突破1.2万亿美元,将为世界其他国家贡献7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达到27%。

同时,据统计,2008至2013年,中国经济维持7.7%以上的高增长,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总量的贡献率高达37.6%。

中方在历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宣布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切实得到落实,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大。

中国积极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重大倡议和机制建设,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构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性经济格局,让地区和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在促进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中国积极参与议题讨论,不遗余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二十国集团历次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倡导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推动货币体系多元化,努力营造有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中国积极响应加强国际金融机构救助能力的倡议,以实际行动支持欧洲摆脱欧债危机,帮助发展中国家抵御金融风险。

作为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成员,中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更在各种场合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是推动全球经济架构更加公正合理的建设性力量。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表现有好有坏,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

习近平主席在布里斯班峰会上发言中明确指出,创新发展方式、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是二十国集团未来三大努力方向,而锐意改革是破解各类发展难题的唯一途径。

来自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已充分体现在中国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中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前景和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必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持久信心和动力。

与此同时,中方积极促进金砖国家间的务实合作,推动会议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税收和反腐合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发出积极声音,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新兴市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树立了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事务中的领军形象。

有分析指出,当今世界,只有中国同时具有资金、技术和政治意志,能够展现自己是一个发展的盟友。在新的亚洲经济和政治体系竞赛中,亚洲人将再次掌控变革和发展进程。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方在次贷危机余波中奋力挣扎,中国的成功重新改写了地缘政治格局。纵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些曾经公开表示要成为西方式社会的国家越来越对“中国模式”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在欧洲和美国统治世界两个世纪后,东方——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即将再一次统治全球经济。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商业见地网财经观察员 韩洋
来源:商业见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