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给 Tesla 电池泼点儿冷水吧!

Managershare:这不能说明特斯拉现在就不具有技术优势了,只是后来者也存在颠覆和超越的机会。

特斯拉所推出的电池技术真的算的上一项具有行业颠覆性质的科技吗?如今这个大红大紫的公司是否真的能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一飞冲天?

本文通过深入介绍特斯拉电池,向人们还原一个更加客观、真实的科技产品。更关键的,是与此同时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一些真正具备改造未来能力的技术和产品都在准备起飞……

Tesla 的电池存储产品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圣杯」?它是否能够将可再生能源进行整合,并且将目前电网的可靠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升?也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如大家想象中那么乐观。实际上,它是一家不断亏钱的公司所拿出来的第二个产品,如今它在追求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路途上面对各种棘手的麻烦。

在 Tesla 网站上有专门的一篇文章:《Powerwall 那精湛光鲜的外表》,通过内部的视角表明了 Tesla 所谓的外表光鲜的产品实质,其实延续使用的还是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 15 年的技术:也就是锂电池技术。它起初只是为了我们的手机提供电力供应的。Tesla 的创新,如果你愿意这么叫它的话,其实就是将这些复杂的技术系统加以打包整合并且进行科学管理。它最近投资 50 亿美元建设的「超级工厂」,其实只不过是通过规模经济将成本强行下压下来而已。

然而,单纯凭借「规模经济」这个字眼这并不意味着 Tesla 的电池技术真的适合目前的电网,更不能说明它就不具备一定的竞争性,甚至会降低 Tesla 目前的优势地位。比较客观的说法是,Tesla 现在正处在一个越来越拥挤的竞争领域里。在这个领域里,前有「狼」,那些目前已经在电池领域的大佬级公司,它们往往都是亚洲的制造商,并不觉得那个所谓的「超级工厂」有什么好值得关注的;后有「虎」,不断崛起的新兴科技公司很快将宣告 Tesla 的电池(以及它的商业计划书)将遭淘汰。

Eos Energy Storage, Ambri, Aquion 以及 Alevo 这些公司都在不断的扩张自己的规模,提供着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科技,即给电池化学领域带来突破。毫无疑问,它们都有能力将 Tesla 踢出局。

高居不下的价格是一个硬性的制约条件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成本。Tesla 有关住宅用途的锂电池的成本是每千瓦小时 350 美元,而一些较大规模的电池厂商大概的价格是每千瓦小时 250 美金。那即便这个价格已经足够低了,对于某些想要在每个月的电费账单中省点钱出来的人来说还是太贵。

就在上周,Musk 自己也在召开的公司营收电话会议上承认:

「撇去其他极少数的特殊例子不说,美国的电池行业的成本要远远大过公共电力公司的电价。如果有人想要彻底摆脱目前传统电网的依赖,就是通过电池供电来生活的话,那么成本加起来就更贵了。当然,但这并不能排除人们购买它的可能性。肯定还会有部分人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原则来行事,或者他们仅仅想要在能源消费方面保持一种更加独立的地位。」

很明显,在 Tesla 民用电池储电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成本过高所带来的问题;那么在商用电池领域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在今年一月份就曾经提到过,Citibank 曾经在去年的一份《致投资人书》中这么分析:电池存储的价格需要下滑至每千瓦小时两百美金,才能在现有国家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盈利空间。

Tesla 表示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把所有的电池全部绑定到一起,将产生百万瓦特级别的电量,使得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给一座小城镇供一通宵的电。如果定价在每千瓦小时 250 美金,它将吸引来一些大型电力公司的注意,尤其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取代电厂来工作。

但是,Tesla 的百万千瓦电池组对于任何大型的公用事业公司来说,如果将其作为后备方案仍然是杯水车薪。在后续不断的整合电池的过程中,尤其是将数个小规模的电池整合成为百万级别的电池组,以供工厂企业来使用的过程中,额外的成本会不断出现。比如所有的线圈、管道、电力防护装置等部件的安装会使得很多电池系统的成本急剧攀升,这还没完,如果加上防火以及安全系统的成本,那么价格就会更高了。

咱们可以通过汽车制造方面的电池技术说明问题,Tesla 最近在自己的 Model S 汽车上添加了钛制底盘保护罩以及铝制偏转盘,就是为了防止电池组出现意外情况起火,这些安全技术的添加并没有让车子便宜半分。所以你可以想像得到,Tesla 的电力存储计划将面临同样的成本问题。

除了价格的硬性制约,还有其他产能庞大的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威胁

但 Tesla 不是在这个领域唯一一个大规模生产锂电池的玩家。事实上,它其实已经算是晚进场的了。Samsung 以及 BYD 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电池制造商,并且已经占据着最低成本的优势。

所以,人们不仅对电池的可靠安全性存在着怀疑,同时这个产业所存在的利润也少得可怜(如果不是负的话)。另外,如果有人再看到太阳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看到中国以及亚洲那强大的供应链以及生产线,想想它们究竟会在一夜之间如何改变世界的话,也许 Tesla 在真正找到通往未来的那扇大门之前,在所谓的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发挥出来之前,它就已经被扫地出局了。

别忘了还有那些后起之秀

但是 Tesla 的最大风险不是来自亚洲。恰恰相反,来自它的后院。在美国本土,有好几家公司已经在寻找其他的电池技术来取代目前的锂电池科技,它们才有可能带来真正的创新。所有的传统电池工艺,包括了锂电池,包括了那大大小小的亚洲厂商其实都在电池工艺的充电次数上有着一个上限。也就是说一块电池最多只能充多少次,之后它就要被更换掉了。如今这个次数大概是 1000 次。

一家来自美国本土的制造商 Alevo,声称自己在锂电池化学的基础上完成了技术突破。Alevo 的电池含有锂合金磷酸盐及石墨,再加上某种「无机的电解液」,这种东西被该公司的创始人,一个来自瑞典的创业者 Jostein Eikeland 称之为该公司的「神秘配方」。该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超过 40000 次,使得它极为耐用,对于那些希望借助太阳能打造新一代电网的公共事业公司来说,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有媒体称,目前 Alevo 仅仅是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制造能力,或者说不定还在尝试着开发商用电池系统,未来的前景实在非常广阔。

Eos Energy Storage, 又是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带着全然不同的创新思路往前迈进一大步。它已经在开发一种锌混合的两极电池,并且宣称这种电池解决方案在当前的市场上的成本是最低的,每千瓦小时的价格是 160 美金。该公司的电池能够提供长达四个小时的持续放电,并且具有超过 15 年的使用寿命,或者是 5000 次完全的充放电循环次数。这种价格,搭配上这样的功能,使得电网上施行电力存储从经济上具有了可行性。该公司正在联同 Con Edison 以及 GDF Suez 测试自己的系统,并且在今年下半年与 Pacific Gas & Electric 进行商用规模化系统的测试

尽管这个系统还没有在商业层面投入运行,但已经在电力圈内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和注意。确实,当 Tesla 还在琢摸着到底怎样满足居民用电需求(500 MWH),Eos 已经开始铺设面向全球的销售网络,满足 3000 MWH 的需求,这是根据某个内部知情人士所透露出来的消息。该人士还表示:目前包括 Toshiba,Gamesa Electric 以及 Dynapower 等公司都与 Eos 签署了合作协议,准备引入这样一种技术和产品。

在这场储电市场的大战中,究竟谁能最后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走出来还是个未知数。一开始,我们看到有好几家公司带着各自不同的技术走进战场,在一开始 Tesla 也许赢了几场战斗,这其实主要得益于它强大的营销能力,

但是它并不能通过锂电池科技赢得整场战争。真正的科技创新是需要将电池存储技术提升到另外一个全新的高度上的。如果你是一名聪明的投资人,那么你更应该将眼光放在那些更加具有创新精神的小科技公司身上,比如 Alevo 和 Eos。

文章来源:Forbes 作者:Chip Register(Sapient Consulting 公司的 CEO)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Chip Register
来源:TECH2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