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废话,以下是今年柏林电影节最牛最文艺的电影。

《沙漠女王》

在戛纳当“王妃”,到柏林做“女王”

柏林时间2月6日,第65届柏林电影节第二天,德国新电影运动代表,沃纳·赫尔佐格的新片《沙漠女王》不容置疑成为当天的最大赢家。

《沙漠女王》是根据20世纪女探险家  Gertrude Bell 的真实故事改编。Gertrude Bell 是一名具有时代标志性的英国探险家、作家、考古学家。

《沙漠女王》根据20世纪女探险家  Gertrude Bell 的真实故事改编 

影片讲述了她传奇的一生。Gertrude  Bell 少女时代从英国来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邂逅了詹姆士·弗兰科饰演的大使秘书 Henry Cadogan,两人在异域的山水中共谱恋曲,之后 Henry  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伤心欲绝的 Gertrude 重回中东,决心把自己放逐到沙漠中,在无尽的探险中完成她和恋人曾经共同的心愿。

在此期间她游历了叙利亚、阿拉伯、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等地,深入德鲁士、贝多因等民族势力范围,曾与“阿拉伯的劳伦斯”(罗伯特·帕丁森饰)共事,曾帮助约旦和伊拉克地区建立奥斯曼政权,为和平和交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随后二战爆发,作为“沙漠女王”她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的漩涡,爱情、事业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

赫尔佐格在拍摄现场 

导演赫尔佐格的作品大多以狂热、孤独的狂想者为主人公,这次也不例外。在探险的开始,作为旅行者的  Gertrude 只是一意孤行、恸于情殇的平凡贵族小姐,随着时间刻度的延伸,她作为传奇女性那坚韧、平和的形象才被渲染出迷人的色彩。

不同于绝大多数传记片博人眼球的讲述方式,赫尔佐格以拿手的独特纪录片风格徐徐推进剧情,用  Gertrude  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作为支撑,不急于剖白人物内心,只是用流动镜头、绝美摄影忠实地记录。诚然,赫尔佐格的影片调度和摄影功底让人叹为观止。

主角每一次的出发与回归,每一次的困境与脱险,让观众的思维得以徘徊。赫尔佐格的很多作品或多或少具有寓言的性质,对人力与天意对抗的浓墨重彩的展示是他的偏好。

而这次的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编,导演放缓了用力,除了影片开始那段影响主角一生的初恋,对感情戏并没有着重处理。对照同类题材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细细品味,这份看似的平淡是对真实人生更力透纸背的刻画。

但影片着重于Gertrude个人经历的展现,整个中东世界依然只是作为“异域”这样一个可算作噱头的背景出现,不管是贝多因人还是德鲁士人,他们的形象只是显示出穆斯林、内陆人、沙漠居民、阿拉伯人这样一些标签化的特征,使得影片虽然展现了沙漠夺人心魄的瑰丽,却依然有浮光掠影之嫌。

《沙漠女王》影片中詹姆斯·弗兰科与妮可·基德曼饰演情侣 

不少人对影片的选角颇有微词,导演赫尔佐格选择詹姆士·弗兰科和罗伯特·帕丁森来饰演女主的初恋和T·E·劳伦斯,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尝试。詹姆士·弗兰科近年来在喜剧界和艺术界的试水让他成为了“人民艺术家”式的谐星,虽然其演技在一部又一部作品的磨砺中中得到飞跃式的进步,但他和妮可这对银幕情侣的组合显然不那么得人心。

罗伯特·帕丁森相较剧组的其他演员算得上是小辈了,却挑起饰演大名鼎鼎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的重担,本身压力不小。多年以来,观众对这个角色的审美被彼得·奥图尔和拉尔夫·费因斯拉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其人物本身的传奇色彩和奇闻异事也深入人心,因此很难对几乎还定型在青春片英俊小生形象的罗伯特买账。 

《出租车》

真的,还是假的?

看电影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体验:看完一部片子后,大家会热烈讨论影片里的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然后有人一语道破: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之前在夸夸其谈这故事到底有多露怯,多粗糙的人顿时住口,我们对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对所谓的事实有种别样的执着,不然,再打动人心的故事,若是虚构的,我们都可以耸耸肩,轻描淡写的来一句:“反正又不是真的”。

在看《出租车》的整个过程中,似乎心里一直都有个问号,这是电影,还是纪录片?或者回到那个最本质的二元论问题,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出租车》中,导演贾法·帕纳西就是司机 

故事的镜头从一台缓缓启动的出租车开始。贾法·帕纳西导演本尊驾驶着这辆出租车,穿梭在德黑兰的大街小巷里,一个又一个的乘客上车再下车,伊朗的人生百态图,就在这狭小的出租车里上演:有自爆身份是盗匪的痞子;有女教师;有想要和导演合作卖非法光碟的小贩;有出了车祸,相信自己即将死去,要把自己遗言录下来,把财产全部留给妻子的男人;有坚信若是不在正午十二点前把金鱼放在圣泉水里,自己就会死的老人;有帕纳西自己的侄女,想要拍一部可以“发布”的出去的电影……而在这些乘客上上下下的过程中,那个问题似乎一直在天平的两侧摇摆:真的,还是假的。

电影的镜头使用的很是巧妙,这个镜头貌似就固定在车前挡风玻璃的下方,用某种方式隐藏起来,而司机帕纳西会根据需要把这个镜头转来转去。

由于这个镜头有限制性,导演会巧妙的运用别人手里的拍摄工具,进行视角的转换:比如在录男子遗言的时候,可以从副驾驶的角度拍摄,比如小侄女手里的摄像机,这些视角的真实度,也不断的让人觉得,是不是导演真的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驾好相机,开着一辆出租车,拍了一部真人秀一样的记录片回来。

妻子带着出车祸的丈夫乘出租车去医院 

因为片子就被设定在出租车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所以故事注定不能多么波澜起伏;因此片子中最有力量的元素便是语言,如同话痨一样,喋喋不休。只用语言来讲故事,本身就很难。辞藻语言的力量,总是不如血腥暴力或是感情充沛的故事来得打动人。

所以不管是由谁说出的故事,总是显得略微干燥。但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并不讨巧的讲故事方式,被帕纳西导演调理的颇有味道。

影片借出租车视角带我们看伊朗的大街小巷 

像每个导演都是每部作品的神明,决定了每部作品这个小世界的起起落落一样,帕纳西掌握着这部《出租车》的方向盘,同时也掌握着整个故事的走向。帕纳西坐在司机的座位上,整部电影中都面带着慈祥的笑容。

虽然对现实的抱怨用这样的方式出自他人之口,多少有些着了刻意,可我依然被他慈悲的像佛祖一样的笑容所打动。这或许已经是经历了打压,经历了牢狱,不被自己的祖国所包容的艺术家能够做出的最从容的回答了吧。

贾法·帕纳西没有出现在今年电影节上,他的侄女代他参加了首映礼。贾法·帕纳西拍摄的电影由于触犯伊朗当局,因此他的电影被禁止在伊朗上映,他本人也被判入狱6年,禁止拍电影20年,罪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参与反对伊朗革命制度的宣传活动” 

《维多利亚》

140分钟,一镜到底


柏林时间2月7日(2015年),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第一部德国制造《Victoria》成为本届电影节开幕以来最大的看点。2小时20分钟的影片看下来,有种终于过瘾,爽到的感觉。德媒更是毫不吝啬地评价“这是近几年来柏林电影节展映过最棒的德语电影”。

要说它好,可以历数出三大看点:

看点一,这是一部关注青少年的德国电影,而德国人拍摄青少年题材是相当擅长。

看点二,140分钟的故事一镜到底,一共拍了三遍,每遍都是货真价实的长镜头,第三个版本参赛。

看点三,全部台词包括片中很多行为举止都由演员们自我发挥,整个剧本一共12页。 

《Victoria》剧照 

影片讲述的是西班牙女孩Victoria只身来到柏林才几个月,她在马德里接受过极好的钢琴教育,这也许正是她愿意时薪4欧元,如此低的工资在一家有钢琴的  咖啡厅打工的原因。

柏林对于外国人尤其宽容,也正因为这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大城市,没有朋友,无依无靠才显得更空虚。在Mitte区一个地下电音俱乐部  里,Victoria游离的目光在寻找搭讪的可能性,于是她认识了Sonne,Boxer,Fuss,Blinker四个柏林男孩。

《Victoria》导演携主创出席新闻发布会 

《Victoria》是一部很真实,很柏林的电影。很多人都说,爱不爱柏林就在第一眼,相信对这部电影也一样。柏林电音,俱乐部文化,青年男女之间的情谊,以及叛逆青年不负责任的行为,不计后果的付出,都在这一个夜晚四男一女之间发生的故事里勾画的淋漓尽致。

《Victoria》  媒体首映后得到德国媒体的“激赞”,导演与主演们一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导演说,这部影片探讨的是当下柏林青年人普遍面对的问题,一个一直努力学习,习惯良好的人,学成之后一无所用,无限的挫败感,会不会打破常规,跳出恪守十几年的条条框框,疯狂叛逆一回?或者一群从小混到大,对未来无所适从,哥们比生命  还重要的青年,是不是注定了命运就是场悲剧,干脆就不管不顾了?

路人眼中的坏孩子,警察眼中的嫌疑犯,他们的善良,单纯,真诚,固执,他们自己那些美好的  瞬间,只有成为他们“圈子里”的人才能体会到。

《Victoria》摄影师Sturla  Brandth Grøvlen很瘦弱,斯文 

《Victoria》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一镜到底成为今年特色的话题片,摄影师Sturla  Brandth Grøvlen功不可没。

他是一个相当低调的摄影师,视频艺术家。1980年出生于挪威特隆赫姆,2011年毕业于丹麦国家电影学院,现工作和生活在丹麦  哥本哈根。发布会上的他一直笑而不语,瘦弱的身板竟然能扛摄像机跟拍整部电影,真是敬业。

《圣杯骑士》

如果你仍在寻找自己


《圣杯骑士》海报 

圣杯骑士,塔罗牌牌面,意味在感情和行动之间做出决断,学习水与火的融合。他随着灵感而来行动,或由行动而导引出灵感。他学着分析想象和幻想的不同,从无谓的,规避现实的梦想,与能够产生行动和成长之间,了解人生想法的不同。

整部影片就是圣杯骑士自己长长的旅程。片子是导演泰伦斯·马力克(Terrance  Malick)的惯用风格,故事的主线隐隐约约的存在于以碎片式影像和细语呢喃的自白拼接起来的庞大意识里。

意向选择和情感主导着整个片子,华美的摄影,迥然不同的大都市和大自然,跳切的剪辑,以及在现实和回忆里的进进出出,都让整个片子跳跃起来,让人难以捕捉,所以看过之后抱怨的人多过赞赏的人。

大多数人认为导演马力克是装逼太久,他的文艺范已经超脱了大众理解的境界,意识流的拼贴画让人流失在画面里而完全抓不到主旨,故事情节似乎消失在现实和梦境的真假错乱里,所有的元素混杂在一起扑向观看者,像个色彩斑斓的毛线团,跳跃着,却捉不住。

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娜塔莉·波特曼在《圣杯》中是情侣 

可是熟读海德格尔,哈佛哲学系毕业,牛津哲学系的高材生马力克真心不是来装逼的,甚至他都没有想要站在阳春白雪的位置上俯瞰众生,悲情吟诗:“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他是想行走在大众当中,尝试解答或者提出那个困扰过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对自我剖析,对存在质疑:  生命里唯一的真理在哪里,我到底要的是什么,那茫茫的黑暗里,那条通向真理的路,到底在哪里。

对这解答的追寻,西方叫“Englightenment”,佛家寻求大彻大悟,王阳明穷其一生追求寻“道”。而这种生命的终极解答,是应当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文化,超越了个体而存在的。就像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在新闻发布会里说到的,马力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你看,他就在那。

《圣杯骑士》剧组出席新闻发布会 

《四十五周年》

爱的隐瞒与背叛

《四十五周年》剧照 

爱是简单的,婚姻是复杂的。爱是情感的吐露,婚姻是关系的维护。这显而易见的事实在导演安德鲁海格的电影45年里被演绎得残酷无情。电影里的丈夫总是无知地回味着爱,而妻子却要承担起婚姻带来地伤害,这是不公平的。


阴冷灰暗的天气渲染了电影沉重的基调,那个藏在夫妻俩心中无法道明的秘密和怨念就像雾霾的天气一样笼罩在看似完满稳定的婚姻上。殊不知,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自信坚强的妻子在毫不起眼一丝裂缝里,崩溃瓦解。

更可怕的是,生活还在继续,已经45年的婚姻还需维持,丈夫仍然深爱自己,已经落入绝望深渊的妻子必须要继续维持幸福的微笑,为这个自己已经不再信仰的夫妻关系默默地自掘坟墓。 

《福尔摩斯先生》

当名侦探失去记忆


《福尔摩斯先生》是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观影大热,尽管没有入围竞赛单元,但以饰演甘道夫闻名的英国老戏骨伊恩·麦凯伦与小演员米洛·帕克的对手戏可圈可点。

如果说本片70分,那么50分要归功于麦凯伦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刻画了患了健忘症的福尔摩斯,剩下二十分则要给服装道具灯光勘景,英国片的细节丰富就不需多说,扣掉的三十分就是情节牵强,挖坑难填。

观众是否满足了窥探风云人物的好奇心不得而知,人的衰老就是时间的残忍,它不因你是谁而放慢脚步,而一颗仁慈充满同情的心却不会衰老,这就是人性的光辉吧。 

《艾森斯坦在瓜纳华托》

性欲,乖戾,古怪的想象力


《艾森斯坦在瓜纳华托》剧照 

入围今年主竞赛单元的《艾森斯坦在瓜纳华托》是鬼才导演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对文艺片的又一献礼。在电影节连续几天看的都是有关人生,人性,价值观的讨论,疲惫之时,这部影片的出现立刻使人眼前一亮,精神振奋。

《艾森斯坦在瓜纳华托》剧照 

要说视觉效果,今年没人拼得过它,不是泰伦斯  ·马力克那种腻歪的美,也不是《维多利亚》那种一镜到底的纪实震撼,而是汇集性欲,乖戾,古怪的想象力,  通过最多样的镜头语言,大量蒙太奇手法赤裸裸地呈现。

片中多处对两位男主的超大生殖器特写以及毫不遮掩的男男XX镜头堪比《女性瘾者》,可是表现性爱早已不是导演的兴趣所在,彼得·格林纳威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向艾森斯坦致敬。

《神父俱乐部》

宗教失格


《神父俱乐部》剧照 

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智利说不》的导演帕布罗-拉雷恩的第五部作品《神父俱乐部》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后,因其对宗教与教会压抑人性酣畅淋漓的犀利讽刺而获得媒体盛赞。

故事被设定在海边一个阴冷和迷雾笼罩的小镇,这地点的选择,包括音乐和画面,所有符号化的语言无一不阐述着导演所想要表达出的无望和阴郁以及压抑的控诉。

一步之遥就是大海,可是这精神和信仰的自由和超脱,与这些被流放至信仰边缘的神父们又岂止是一步之遥。这段对天主教在智利歪曲的残骸低沉但犀利的指控,引人深思。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孙谦、顾丹童、Lola、十八、文烨
来源: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