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虞锋和马云合作发起了云峰基金,是基金的实际操盘人,他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能量,可以让这些人中龙凤肯把自己多年累积的资源和资本放心的交到他的手上?他们做投资的目标和原则又是什么?

本文为作者对云锋基金主席虞锋独家访谈之一,由作者授权经理人分享发布。 

中国经济的长时间高速成长,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温暖又漫长的春天,私募股权投资至今在中国仍然保持热度,尽管业界有感慨说,可能已经是”野蛮生长的末期”了,这听上去像是一个警示,但也预示一个转机,客观的说法是更趋理性的行业调整,而行业的耳语就是,靠几个人融一笔钱就开始干的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

投资行业有句玩笑话说,如何评估一家投资公司的价值,一是资源,二是资源,三还是资源。”云锋基金”以百亿规模进入私募基金的队伍时,资金并不是他们最大的看点,在TMT(数字新媒体产业)领域里的深耕细作,累积出的丰厚人脉和专业理解,才是业界不得不侧目的原因。

当活跃在中国各个行业的明星企业家们排排站时,舆论不能不感慨中国企业家里”不能不提”的马云的动员能量,但更有兴趣知道的是,和他站在一起的也是这家基金公司的实际操盘人虞锋,他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能量,可以让这些人中龙凤肯把自己多年累积的资源和资本放心的交到他的手上。

虞锋是谁,他做过什么,他会怎么说? 

记:你和马云发起这个云锋基金的时候,你们一个47岁,一个46岁,每个人都很成功了,身家不菲,你们又找了一群身家不菲的企业家来做LP,舆论的感觉是你们不应该是单纯为了赚钱,你是学哲学的,可以给我们一个形而上的理由吗? 

虞:从我个人的经历上来说,我做过老师,做过公务员,也做过国企,后来又自己创业,运气也算比较好。2006年,自己的公司跟江南春的合并了之后,开始做些个人投资,有三、四年的时间,比较自由,天使投资人的角色,投了华谊兄弟,也投了些A股上市公司,那是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蛮开心的,但是另一方面,慢慢会觉得,这种个人的游离状态看东西的时候, 敏锐性,组织性,反应是不够的,这是我自己明显的感觉。这时候我在想,半辈子过去了,后面半辈子如果一直这种状态,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我投资中间,看到很多外资的投资人进来做,我感觉我们跟纯粹的外资投资是有区别的,第一,我们对这个国家很了解,第二,我们对这些企业,对这些行业很了解。在跟马云聊的时候,我们的背景很像,都自己创业,都有外资投过我们,我们基本上知道投资者会看哪些问题, 而且对一个企业的投资,要有真正的帮助,还是要对行业有了解,对管理企业要了解。这么想的话, 像史玉柱,刘永好,沈国军,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说那还不如我们自己搞个基金,先做个中国企业家的基金。

我们是这么认为的,第一,做投资,在投资项目的来源上,我们看的面很广;第二, 判断是最重要的东西,有很多人投资的时候,是通过第三方或者中介机构去做调查,那我们因为有很多人就在行业里做的,我们的判断力和找第三方完全是不一样的;第三,投完一个企业,要有所谓战略的东西,一些市场资源的东西,投完了还可以帮助到企业。

毕竟现在中国这个环境,不像我们十多年前创业的时候,大家都很无序,现在很多的行业里,都开始慢慢有行业领袖出来,而且离你的标杆差别很大,作为一个新的企业要发展,肯定更多的时候需要帮助和支持,还有,一些大的企业,越来越需要兼并收购的时候, 如果没有系统专业的知识,这些他自身做不好的东西,但纯粹找个外资的话,可能又不太放心。我们这群人,对企业和行业比较了解,资本市场我们也很熟,怎么退出,怎么上市,我们做不是可以帮到更多企业吗。最终,就是马云说的,我们的考核标准是,我们不敢说能不能在行业里面再培养一个马云马化腾,但至少在一些细分领域里面,帮助一些企业或者企业家成为行业领袖,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当然, 作为一个基金,你必然在财务上是成功的,如果有这些条件,不成功是没有道理的。 

记:云锋基金2010年成立,四年下来,你觉得你们做的怎么样,你是负责管理这个基金的? 

虞:我自己觉得成长的非常快,一方面,我们确实有原来在行业里的优势,这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二,大大小小的企业兼并收购越来越多,机会比较多,第三,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基金的管理团队非常国际化,跟那些大的外资基金公司没什么差别,而且,我们很多人也是从那里过来的。在管理理念和水准上,我们具有大的机构的系统性,组织性,以及盈利性。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非常了解本土,尤其了解本土企业和行业的知识,我们团队里有的人就是直接从企业过来的,他可能金融知识欠缺一点,但是他对行业,对管理非常了解,那我觉得团队里有这两种人结合起来看问题的时候,一方面项目的视野比较宽阔,另外一方面做判断的准确度比较高,还能帮企业去想下一步要怎么走。 

记:这的确是你们的优势,你们的LP们都在行业里浸染的很深,你们应该是不缺少项目,但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你们既是基金的管理人,也可能是你们要投的项目的实际控制人,这中间肯定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你要如何规避这个问题? 

虞:我首先肯定我们是独立的。我觉得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站在基金的角度,如果有些项目是对企业他们的战略投资很重要,那我们就不一定会去参与。因此从基金的角度,从回报也好,安全的边际也好,看的不一样的话,或者从财务上来说,我们可能觉得从回报系统上达不到我们自己的要求,或者我们认为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就不一定参加。所以,像阿里投的项目,不是每一个我们都参加的。因为有很多是阿里他们战略思考的东西。恰恰这个方面体现我们是很独立的。 

记:所以,你还是会去规避这样的问题,就是可能会产生利益冲突的问题?

虞:投一个项目,我的出发点就是这个基金在这里面的角色,我的安全程度,哪怕是我跟阿里,或者其他战略伙伴,腾讯,新浪一起投,我不会因为说他们要做,我来跟着他们做,恰恰是反过来,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觉得这个项目,哪一家企业能够帮到他,腾讯也好,阿里也好,我们去跟他们谈,建议大家一起来投。或者说更多时候,是我们帮我们要投的企业去找了他要找的战略投资者。像我们投过一个卖票的最大的网站,大麦网,我们问他,你觉得哪些资源对你最好,他说新浪上面的微博平台对他们很重要,那我们就带着新浪投了一点。我所有的出发点都是站在我们要投的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毕竟跟战略投资不同,他们可以说暂时不挣钱也无所谓,先投着再说,慢慢养也行,我们要对我们的投资人负责,也要站在被投的企业角度来想问题。 

记:你们也投了阿里,阿里马上也要去美国IPO了,你会预期在这中间有好的获利后退出吗? 

虞:两三年前投资阿里的时候,我们是第一轮投资,那时候阿里估值三百多亿(美元),当时那些海外的基金有个要求,因为他们规模比较大,他们要求是云锋必须先close(关帐),他们才投。道理在哪里,他们觉得我们比他们更了解这个企业,他们会认为你们自己先放钱进来,才能证明你们是看好这个企业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说明他们相信我们的投资眼光。今天你也看到,一个企业就这么三年时间,业绩上翻了多少倍。 

记:马云是阿里的实际的控制人,他又是云锋的合伙人,云锋也投了阿里,阿里上市之后,云锋也会从中获利,当然法律上是没有瑕疵的,但是你觉得这会是这个基金的常态运作方式吗? 

虞:首先,这些机会当时大家都是平等的。当时阿里融资的时候,外资都可以做,但是当时外资提的条件是我们必须先投,反而是我们要证明我们的眼光是对的,才能让企业拿到这个机会。 

记:所以你们不是搭顺风车? 

虞:如果那些外资说我们已经投了,我说马云你再分点给我,那是搭顺风车。当时有些外资还问我说,数字上看起来好像挣得不多,我说,很少有企业从来没有去想利润,只想着说把这件事情做好,战略上布局做好,这一点上,马云对我影响很大。所以今天,不要总是想着基金的回报是多少,更多要想在这里面的布局,你投的这个企业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如果这些企业成功,那你的基金怎么会不成功呢,回报怎么会没有呢。 

记:你觉得云锋基金现在这种模式算是有中国特色的吗?私募目前在中国还是很热,有人说私募在中国现在处于野蛮生长的末期,对这个,你有什么观察?

虞:我觉得我们是有自己的特色的。私募在中国十几年了,一开始是外资进来,慢慢就有一些外资里面做过的人跳出来自己组建基金,三四年前,忽然之间多出来很多,又不断孵化出很多人来做,我自己感觉趋势是会越来越多,但是一定是开始面临整合。因为08年以后拿钱不容易了,大家对你的要求,对你的业绩,尤其对机构的系统性,要求越来越高了。原来可能觉得我有个关系,搞定Pre-IPO就可以了,当然我觉得这种情形在人民币基金里更多,慢慢发现你搞Pre-IPO是没用的,你还是要看这个企业的自身发展,哪怕他上市了,你还要想他以后的发展是怎么样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的企业因为有流动性的问题,判断力的问题,很多PE很难再去融新的基金了,也就要求这些基金越来越专业化,就像美国一样,基金仍然有很多,但是越来越分化,要么大的会越来越大,继续好,要么是越来越有特色,专注在某些领域里,人们会越来越关注你专注的能力。至于是不是末期,我觉得纯粹要靠野蛮生长,靠几个人出来融笔钱就这么干的时代肯定过去了。 

记:那你是怎么定位云锋基金的,在现阶段?换句话说,你对云锋的愿景是什么? 

虞:这个基金,我跟马云用了我们自己的名字,这既是一个荣誉,也是一个责任,荣誉不用说了,做成功了,面子很重要,另一方面,因为名字放在上面,不可能说做的累了,也不缺钱,做做就不做了。反而更多要考虑的,是做这件事情,影响力到底怎么样。

我跟马云,我们很多时候思考,不在于项目的来源问题,这个我们还是有些优势的,我们更多考虑的还是系统的发展,团队的建设。因为我们做过企业,就更愿意把它当成个企业来想,战略重点是什么,后面几年往哪里走,我的突出重点在哪里,最重要的是团队的配备怎么样。我们有这个耐心,不是像有些基金,做的很急,我们可以慢慢做,但是,可能市场机会比较好,做的还是快了一点。 

记:你对云锋还是有更长远的期待? 

虞: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我和马云跟格林斯潘吃饭,他已经88岁了,跟我们开玩笑说,年轻人,我四五十岁的时候想退休,到了七八十岁,打死我也不想退休了,他自己觉得做这个东西有乐趣。我自己觉得做投资的乐趣是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保持自己的敏感性,还有一个,它真的是可以一直做到老。你看今天的巴菲特,索罗斯,他们的经验和敏锐性,不会因为他的年纪增加而失去,反而越来越敏感。因此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首先,你的出发点是热爱这件事情,你觉得有很大乐趣的时候,但同时你又很严密的思考这些问题,你有很好的系统性,组织性,再加上,对行业又这么了解,道理上说,我们不应该是去输钱的,但是回报多少,是另外一个问题。 

记:所以,这回到我问你的第一个问题,你做云锋的时候47岁,马云46岁,你们到底是为了达成某一个目标来做,还是为了某种乐趣? 

虞:首先是热爱才会去做,但是表现好,财务是你的成绩单,那是倒过来证明你的东西,但是不热爱呢,有些人可能有这个本事,不热爱也能挣到钱,但我热爱,我又做的好的话,没有道理挣不到钱。 

记:云锋现在有成功的案例吗? 

虞:我们第一期推出去的搜狗,后来腾讯接的。这个企业起先在搜狐里面,我们建议他们把他剥离出来,后来云锋和阿里一起投,做了一年多,阿里觉得这一块不是他们的战略重点,他们就撤出去了,我们仍然在里面,没想到这一年多,企业发展的非常好,销售收入涨了十几倍,市场的份额也涨了五六倍,在这样的情况下,腾讯在战略上也需要这样的东西,就合并起来了。当然对我们来说,财务上有了很好的退出。当然这是一个有退出的案子,还有一些企业发展的不错的,有的时候投资不能想着说两年三年一定要退出来,可能会有阶段性的反复,你还是要有这个耐心帮企业熬一熬。 

记:那你怎么看云锋在国内的这些基金公司中的角色,或者说位置?因为我们也知道说,有很多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的基金,他们来头很大,背景很大,总是可以拿到一些不可思议的项目? 

虞:我们还是定位在对行业的了解,对行业整合的机会。接下来 ,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的机会。还有外国的企业要进来,他们有好的平台、好的技术要到中国来发展,他们要找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会选择我们这样的基金。我们对行业的认识和了解是我们比较独特的位置。(采访 整理/撰文  刘怡)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