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利赢国际:扬州多家商业综合体试水“地摊经济”

来源:网络 2021-02-03

昌建广场内的“流动市集”

据扬州日报消息,“我们本是一家外贸企业,今年受疫情影响,这次在综合体内‘摆摊’,让我们对内贸销售充满了信心。”昨天,在昌建广场“练摊”的巫鹏飞介绍。记者连续几日走访市场发现,目前扬州万象汇、中集文昌商业中心、吾悦广场、昌建广场、虹桥坊等多家综合体纷纷试水“地摊经济”。

创业者

“练摊”能开拓思路、增加收入

巫鹏飞是扬州一家毛绒玩具企业的负责人,一直以来,做的都是毛绒玩具外贸生意。“今年受疫情影响,外销渠道受阻,听说昌建广场可以‘摆地摊’,我们这次专门来试一试。”巫鹏飞说,“此次带来的都是在国外销售很火爆的毛绒玩具,今天晚上的销售额有四五百元。看来,好的玩具,国外国内都喜欢。这也给我们开拓国内市场带来了信心。”

在万象汇“摆摊”的市民王玉梅,特意选择了应时应景的扎染香囊、端午粽子香囊等文创产品。“这些东西都是纯手工制作,希望能够为家庭增加一些收入。”王玉梅说。

“购物中心给人高大上的感觉,而市集则有烟火气,这样的融合让人耳目一新。”一位在万象汇逛夜市的市民表示,将综合体内的闲置区域进行重新规划、打造出特色“夜市”,不仅丰富了周边市民的夜生活,也成为不少文创小商品从业者掘金的“新天地”。

在各大综合体,各式的书摊、花摊、手工文创小摊,吸引着消费者驻足。

“我一周收到了4份夜市的邀请函。”虹桥坊内一摊位的摊主祝洪萍介绍,她是专做扎染文创用品的,店里所有商品都是手工扎染完成。“最近由于疫情,商品销售受到影响,没想到另辟蹊径把文创产品拿到夜市去卖,很受大家欢迎。”

综合体

“设摊”是商场和摆摊者的双赢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可以说,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时段’,发展夜经济本身就是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一环,这是我们尝试做‘夜市地摊’的重要原因。”扬州万象汇总经理仇峰介绍,原本商场只打算做一期夜市活动试探一下市场反应,但发现市民反响比较热烈,因此打算多做两期夜市活动。

“目前扬州大多数购物中心的‘摊位’都是免费的,用购物中心内的黄金位置来‘练摊’,对于创业者来说,其实也是一次很好的试错机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商品?你心中的‘商机’是不是下一个‘风口’?这些都可以在综合体的‘夜市地摊’中得到验证。”仇峰说。

“对购物中心而言,‘地摊’赚钱了,也意味着购物中心赚钱了。”仇峰告诉记者,首先,“地摊”给购物中心带来了人气,对综合体而言,客流量就是金钱;其次,如果创业者“摆摊”后发现,在综合体里可以赚钱,进而在商场正式落户,这对双方而言是双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夜市至少给购物中心多带来了三成客流量。”仇峰同时表示,“地摊经济对购物中心而言,在聚客和引流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当然,我们商场更应做好管理,让‘地摊经济’升温但不‘发烧’。”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