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北京扶贫报告•青海卷】牧场新歌~

来源:网络 2021-02-01

产业扶贫

地点:玉树州 称多县、治多县

凌晨5时,嘉塘草原,与墨色未尽的天连在一起。

一匹白马,依着地势,若隐若现。“啪”的一声脆响,似有动物走走停停。天光渐现,原来是500多头牦牛,正在享用早餐。

康巴汉子拉加骑在白马上,挺拔壮实,他的一天,就此开始。

拉加是称多县珍秦镇十一村村民,从小就在嘉塘草原放牧,他喜欢美丽的草原,除了变幻莫测的天气。

草原上“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年年有雪灾”。“过去自家草场养自家牛羊,单打独斗,很难扛过去。”拉加说,他和妻子以前每天起早贪黑放牧,可牦牛带来的年收入不过一千多元,赶上雪灾,日子真没法过。

在牧民眼中,牦牛是家庭成员,有的牧民,甚至给家里的每一头牦牛都起了名字。牦牛因灾死亡,牧民不仅是失去“亲人”,还失去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现在不担心了,我们有合作社了。”拉加说着,用鞭子一指满山遍野的牦牛,“这都是我们村各家的,人多力量大。”

说起合作社,十一村村委书记久美旦周对北京有道不尽的感谢。他说,是北京给村民致富指了条新路。

在北京对口帮扶下,称多县明确了“生态+畜牧产业扶贫”的新思路。2014年,村里在原有牧场上建起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全村牧民100%加入。对口帮扶称多县的石景山区,仅去年就给村合作社定向投资266万元,买牦牛、农机具,帮助建畜棚……

合作社整合了草场、劳动力和牲畜,实现四季轮牧,有效缓解了天然草场压力;修建集体饲料储备库,提前储备过冬饲料,大大降低雪灾致牲畜死亡率,出栏率低、植被破坏等问题也随之解决。合作社还集思广益,对接预判市场,集体收益每年分红。

“刚成立的时候,合作社一年的分红是36万元,去年达到了50多万元,村民年收入稳定在5000元左右,去年就脱贫摘帽了。”久美旦周很是骄傲。

拉加家的40多头牦牛都入股村合作社,他们12户人家轮流放牧,不仅牲畜有了保障,拉加还有时间学手艺、打零工,“我家年收入翻了好几番。”拉加开心地笑着。

不仅仅是十一村。在北京援青指挥部的帮助下,目前,全州共组建206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治多县同卡村合作社、曲麻莱县红旗村合作社等36个合作社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效益逐年递增。2019年与2015年相比,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4.19%。

北京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袁浩宗说,未来,合作社将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挤奶合作社”“放牧合作社”等。北京将帮助当地最大限度整合集中草场、牲畜、劳力等生产要素,施行“划区轮牧”“以草定畜”“科技饲养”等措施,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实现牦牛产业的提质增效。

合作社仅仅是个开始。

距离称多县300多公里的治多县,北京投资800万元援建的活畜交易市场下月就能投用,牛羊棚、交易大厅、检疫检验室和饲料棚等一应俱全,牧民再不用担心交易吃亏、牦牛生病了。距离市场几公里外,一家省内知名的肉制品加工厂生产线正在建设……称多县的饲草种植、标准化养殖、牛羊繁育、肉制品加工等产业渐成体系,地区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

拉加脚下的嘉塘草原也在进阶升级。

以往的无序放牧,自然生长,不仅疫病难防,草场负担加重,连牦牛也在退化。袁浩宗说:“历史上,野生牦牛能长到五六百公斤,你看现在的牦牛,不仅个头小,而且杂色多。”

来玉树前,袁浩宗是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他也是第一位担任北京援青指挥部指挥的国企高管,为玉树打造高原生态畜牧业全产业链,是他的目标。

为引导玉树牦牛走优质优价、有机高端品牌之路,2018年玉树州人民政府和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分别投资500万元,成立青海首农玉树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小灶”支起统筹资源的“大锅”,从良种繁育、生态养殖、短期舍饲、屠宰加工到市场销售的牦牛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升级。

袁浩宗透露,不久的将来,嘉塘草原将建立示范园,打造现代牧场,应用最前沿的牧场管理信息系统,采取现代育种繁殖技术,应用电子围栏,每头牦牛都配备电子耳标,实现全生命周期生产性能检测和疫病质量监控;还将招募生态监测、牧场管理和牦牛疫病防治的专业人才,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的市场资源也将与玉树对接共享,打造玉树牦牛品牌。

不仅仅是畜牧业。在北京的帮扶下,囊谦县藏医院藏药品种已达212种,藏药种植、加工均在推进;国道两旁,黑青稞种植基地正在兴建,藏羊产业全产业链也在打造中……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投入资金46477万元,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43个。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伟大的北京,感谢你……”拉加唱着歌,甩着鞭花,那歌声里,有幸福,更有憧憬……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