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日报》5月17日发表题为“保就业救中小企 两会加大经济刺激”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全国两会前夕,总理李克强上周三(十三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这显示内地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六保”亦将成为两会主旋律,保就业则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涉及社会稳定。中小企业提供七成就业机会,救中小企,就是保就业,两会出台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要在资金、降税等方面给予中小企实实在在的支持。
所谓“六稳”,包括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以及稳预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内地GDP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百分之六点八,中央在四月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以维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拯救中小企方能保就业
官方之前的表述是,政策调节着力点要放在“六稳”、“六保”上,最近则是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为何会有这样的调整?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愈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愈大,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
换言之,“六保”实际上已经取代“六稳”,而保就业又是首要任务。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两百二十九万,三月份城镇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五点九,服务业以及一些关联行业存在大量隐形失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虽然内地疫情基本受控,但仍然面临境外输入和境内反弹压力,企业的定单有所减少,需求还不是太强劲,这些都影响复工复产的进度,再加上八百七十多万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为就业市场带来更大压力。
众所周知,就业不止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如果失业率飙升,势必导致社会不稳,甚至影响政治安全。保就业,就必须千方百计救中小微企业。以私营为主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七成的就业,是经济的基本盘。在此次疫情,他们受伤最深,尤其是旅游、餐饮、外贸型企业,甚至面临“休克”,但政策常常关注不够,有些政策存在着落地难、落地慢的问题。
由副总理刘鹤兼任组长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召开会议,强调要制定务实管用的阶段性政策,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尤其是暂时处于困难状态、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微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中国经济濒临二次冲击
“务实管用”四个字,显示官方已经意识到中小企业政策的有效性。对中小企业,应该在税收、费用、各方面成本、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而且必须真正“务实管用”。很多中小企业不管是流动性的经营资金,还是生产资金,都有大量需求,金融机构应该加大支持,甚至研究开发专门的金融产品。
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中国经济面临二次冲击。即将登场的全国两会,总理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预料出台更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措施。官方已经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近年中国财政赤字率始终没有超过百分之三,相信今年将突破这一警戒线,释放出上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资金。政府还应该发挥抗疫特别国债的作用,通过财政精准纾困企业,要有相当的比例,比如三分一用于中小企业的减负与扶持上,避免停工、待产的企业陷于破产,造成更多的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