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创新2.0

百科 > 管理创新 > 创新2.0

1.创新2.0概述

创新2.0(Innovation 2.0),即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它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目前由于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而引发的科技创新模式的改变——从专业科技人员实验室研发出科技创新成果后用户被动使用到技术创新成果的最终用户直接或通过共同创新平台参与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全过程。面向知识社会的科学2.0、技术2.0和管理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1]。创新2.0的例子包括Web 2.0,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等。

可以说,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形态,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创新2.0正逐步浮出水面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普通公众不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被动接收,而可以在知识社会条件下扮演创新主角,直接参与创新进程。国内外关于创新2.0的关注和研究正在逐渐兴起,随着对面向未来的、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研究的深入也将给我们科技创新模式的发展带来新的视野和动力。

2.什么是创新2.0[2]

创新2.0即Innovation 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WEB2.0就是下一代创新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代表。WEB2.0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来参加,全民织网,使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创新2.0也是让所有人都参加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可以参照《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的论述来理解创新2.0的定义,创新2.0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正如《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一文在对知识社会环境下Living Lab、Fab Lab、AIP等三种创新2.0模式对比分析基础上所指出的,创新2.0不仅是以复杂性科学视角对ICT融合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新审视,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形态;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它更是知识社会条件下的创新民主化展现。

在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力的技术进步与作为拉动力的应用创新之间的互动推动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两个方向可以被看作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的一对“双螺旋结构”,或者说是并行齐驱的双轮——技术进步为应用创新创造了新的技术,而应用创新往往很快就会触到技术的极限,进而鞭策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只有当技术和应用的激烈碰撞达到一定的融合程度时,才会诞生出引人入胜的模式创新和行业发展的新热点。科技创新正是这个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催生的产物。

目前在科技创新体系还更多的注重技术进步,对面向用户的应用创新较少给予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实用性和推广性差等很多科技管理体系的弊病都与此相关,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对接出现了问题,造成技术进步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制度设计对于技术发展、产品转化十分重要。当我们通过高新技术园区这类制度设计实现了产业的集聚、技术的集聚、人才的集聚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在制度层面上解决技术的应用、转化以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应用创新的机制,在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业的一线管理与服务方面缺乏动力。

“知识社会与创新2.0”研讨会专家认为,在知识社会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创新2.0模式的探索,通过应用创新方面的开放创新、共同创新平台搭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十分必要。北京通过应用创新园区的制度设计探索来实现用户、需求的集聚,实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是国内在创新2.0模式探索上的有宜尝试。以高新技术园区和应用创新园区两种制度设计的高度互补与互动,形成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的两轮驱动、并驾齐驱,通过“双螺旋结构”的互动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将是探索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探索。

3.创新概念的演变[3]

4.国外创新2.0模式探索 - Living Lab[2]

麻省理工大学埃里克·冯·希普尔教授在他的《民主化创新》中,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系统,解释了用户为什么需要为自己开发产品和服务,什么时候是有利可图的,以及为什么值得无偿公开并供所有人使用。冯·希普尔认为制造商需要重新设计自己的创新流程,他们需要系统地搜索用户开发的创新。用户创新对社会福利具有积极的推动效应,并提议政府的相关政策——包括研发的财政补助、赋税优惠等方面应该作出调整,以消除用户创新的障碍。

欧盟在全欧洲范围内采取了具体和明确的措施,以支持欧盟提升竞争力和创新的政策。欧盟于2006年11月20日发起了Living Labs网络,它是通往欧盟创新系统关键一步。其一个核心价值是改善和增加研发转移的洞察力和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的动力。它也将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手段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Living Lab是欧盟“知识经济”中最具激发性的模式之一,它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和共同创新。Living Lab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制的全新研究开发环境。Living Lab立足于本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科研机构为纽带,建立以政府、广泛的企业网络以及各种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开放创新社会(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

5.国外创新2.0模式探索 - Fab Lab[2]

Fab 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ts and Atoms,CBA)发起的一项新颖的实验——一个拥有几乎可以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的小型的工厂,它提供硬件设施以及材料、开放源代码软件和由MIT的研究人员开发的程序,这个小型工厂即是用户可以快速建立原型的平台,利用工程的设置、材料及电子工具来实现他们想象中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目前组建一个Fab Lab大约需要 2.5 ~ 5 万美元的硬件设施和 0.5 ~ 1 万美元的维护/材料支出费用。而每个Fab Lab的开发过程、创新成果也并非是独立的,而是在整个Fab Lab网络中通过各种手段(如视频会议)进行共享。Fab Lab正是基于对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融合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

Living Lab和FAB LAB为代表的创新2.0模式,通过搭建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推动各创新要素的整合与协同,有利于涌现和推动创新进程,对我国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6.国内创新2.0模式探索 - AIP[2]

应用创新园区(Application Innovation Park, AIP)是信息社会条件下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制度设计。应用创新园区是基与对科技创新复杂性认识以及信息技术推动的创新形态嬗变基础上,通过用户参与的开放创新、共同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驱动以形成良好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生态。

国内对应用创新园区制度设计的首个探索就是北京的“三验”应用创新园区。“三验”应用创新园区,即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区,是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发起并领导,北京市相关政府机构支持,各区县市政管委等机构参与;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承办,相关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协办的开放式、公益性、非盈利机构。园区的核心理念即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引导、以技术为推动,需求与技术充分互动的应用创新平台,贯彻“最终用户参与产品、技术研发、设计过程”的应用创新理念,推动以“三验” (体验、试验、检验)为核心的技术应用研发与试点示范活动。

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区经多年筹划,于今年5月进行了揭牌仪式,“三验”项目也在园区进行了的尝试性的运行,已有一批创新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推广。经过对体验、试验、检验“三验”机制的不断摸索,应用创新园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正在通过“三验”应用创新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三验”应用创新模式。

应用创新园区在建设及模式探讨过程中注重与国际的交流并对合作方式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07年11月召开的Living Labs中芬学术研讨会上就欧盟目前正在推广的Living Lab模式及AIP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寻求切实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共同推进应用创新模式在全球的发展。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迈向创新2.0的应用创新园区与Fab Lab”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区 - 麻省理工学院Fab Lab 交流会。会议就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区(AIP)和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在应用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交流,并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需求的应用创新以及发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科技创新进行了讨论。

7.关于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创新2.0[6]

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主流话语并正逐步改变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式,技术创新的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随着时间跨入二十一世纪,如何应对知识社会新形式、新条件下的作为复杂涌现的科技创新,就成了先知先觉的科学界关注、研究和探索的前沿领域。《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首次发表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第2期,而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8年第9期作为首篇文章全文转载,在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该文献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对信息技术发展与融合背景下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了世界上对面向未来的创新模式的探索,进而总结了知识社会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的典型特征。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在对科技创新复杂性分析基础上,指出科技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并剖析了AIP需求引导、用户参与的应用创新模式,称之为创新2.0——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催生了知识社会,使得传统的实验室边界逐步“融化”,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中国AIP和欧盟LivingLabs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共同创新、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构建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的创新服务总线以及新型的创新价值链合作伙伴关系。“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面临挑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正在逐步显现。”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需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通过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创新双螺旋”的呼应与良性互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打造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

《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3期重载)则从创新理论沿革及创新双螺旋作用下的创新生态培育的角度对下一代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结合对Living Lab模式、Fab Lab模式和AIP应用创新园区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ICT融合背景下伴随传统实验室及科技创新活动边界消融的创新民主化进程,总结了知识社会条件下以用户为中心的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趋势,挖掘了下一代创新模式共性和内在的特点。

8.科技创新体系与创新2.0[7]

钱学森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强调知识、技术和信息化的作用,强调人的作用,特别强调知识集成、知识管理的作用,也将对知识社会环境下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指导。知识社会环境下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以钱学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协同互动入手,进一步分析充分考虑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科技创新体系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社会新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即面向知识社会的科学2.0、技术2.0和管理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形态。

9.创新2.0外部链接

  •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
  • 《移动政务研究:知识社会呼唤创新2.0》
  • 《人民网科技:知识社会呼唤面向未来的创新2.0模式》
  • 《计世观点:移动政务研讨会探讨知识社会条件下的创新2.0模式》
  • 创新2.0网站
  • “知识社会与创新2.0”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资料下载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