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根据热门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如《小时代》系列、《左耳》、《何以笙箫默》等片,都是根植于“IP”的项目开发。

今年腾讯UP+新文创生态大会上,他们再一次把IP这一“概念”放到了人们的眼前。不变的是,腾讯出的游戏,不论换了什么皮,似乎都还是那个味道。 

对于各家企业来说,IP改编之所以能够带来巨大收益,究其原因还是因为IP可以衍生出电影、游戏、小说、动画和漫画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腾讯就是这样一家各个产品线齐全的公司,因此这次UP+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无论是腾讯影业还是腾讯游戏,都交上了一份名为“IP”的答卷。至于分数如何,还是要用户以及市场给出他们的答案。

 过去几年中腾讯影业主要推出的影视作品中,还是来自于旗下的阅文集团和腾讯动漫。为了追求改编时的质量,他们一直采用的都是专业的改编团队、技术团队和演职团队,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就导致很多许多产品在进度上出现拖慢的状况。

这种状况在今年的UP+新文创生态大会发生了改变,腾讯影业正式公开了即将上映的影视作品列表。无论是《圣斗士星矢》和《网球王子》真人剧,还是投资重启的《终结者》系列三部曲,这些动作都表现出了腾讯希望能够在影视方面发力。

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对于IP已存在过度迷信。《花千骨》制片人唐丽君认为,目前影视作品改编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过分依赖小说,编剧的原创能力在下降;二是IP被炒得过热,大量热钱涌入,价格贵得离谱。在看过不少剧本的张嘉译看来,网络IP剧的台词设计很多都比较单薄,不足以支撑起丰满的人物性格。

著名编剧六六认为,IP剧大行其道,说明了当前好剧本的过度匮乏。国产电视剧几乎所有的人物类型、关系、故事都被拍尽了,只能借助网络寻找“脑洞大开”的故事,但是最终能否成功并没有定数。

不过IP是一种手段,它本质上还是遵从影视的游戏规则。《夏洛特烦恼》从话剧到电影的改编,差别也是不算小的,它还是努力使自己融入到影视化语言中,而非生硬地说了这个故事。

影视永远是综合的艺术,IP除去附加的影响力,只是一个快捷的故事来源,但它是否符合影视,是否能够成就一部好的作品,更多的是在开发机制和评估机制上。这种机制是纯粹创造性的,资本介入的越少,就越容易生产精品。

虽然所谓的文学、电影、游戏泛娱乐矩阵融合趋势越来越强,但是还是应该电影的归电影,文学的归文学,游戏的归游戏。盲目的IP开发,只会给这三块领域都带来加速的死亡。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