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融资后,共享单车进入耐力赛阶段

ofo小黄车又融资了。3月12日,ofo宣布E2-1轮融资已完成8.6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

E2-1的意思就是一轮拆成好几轮去融资,这是第一轮。有消息称接下来还有一个E2-2也会在近期宣布。

考虑到ofo先是从阿里获得了17.66亿的借款,然后又完成新一轮差不多50多亿人民币的融资,ofo账上的资金可谓相当充足。 

以我的判断,ofo的资金缺口不至于如此大,为什么要不断的融资,哪怕是在滴滴阻挠的情况下也要借款,很大程度上我觉得是戴威对于融资这件事的认识。

此前戴威就曾经表示,除了铺量之外,碾压式融资很重要。“过去两年时间,我们大大小小完成了十轮融资。平均下来两个多月就要完成一轮融资,这个事确实是非常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公司早期非常困难的时候,我们依然坚定地往前推进。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不去计较一些估值啊这样的东西。我们坚信这个事情能做成,那我们那个时候就是活下去,然后向前冲。就像前面说到的,碾压式融资,确实是能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一点。”

而此次的E2-1轮,也是两家共享单车巨头中,率先完成的。换句话说,ofo一直在融资这件事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而在当天的新闻稿中,戴威又表示:“当前,以ofo为首的共享单车行业已由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共享单车领域最具运营经验的公司, ofo将始终坚持用户第一的原则,通过技术革新和高效运维继续引领共享单车行业发展。

戴威这个表态很清晰到位,基本上总结上了现在共享单车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简单来说,共享单车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和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阶段了。如果说要给今年共享单车的打上一个关键词,我觉得应该是耐力赛。

换句话说,共享单车早期扩张铺量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围绕现有的存量提高运营能力和商业变现能力。

两件事合在一起看,就能对共享单车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了,那就是过去是和时间赛跑,现在则变成了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从表面上看还是做共享出行,但战略目标已经切换了。

从短途冲刺到耐力赛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一个基本现状是,各地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对每个城市单车的运营,投放,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约束。对于共享单车来说, 最大的影响,恐怕是暂停新车的投放。

这意味着,行业已经从冲刺到耐力赛了,现有的市场格局,就是依靠这些现存的共享单车决出胜负。

回过头来看ofo早期激进的投放策略,疯狂扩张和铺车,找到最顶级的代工厂去代工生产,抢占各个城市,甚至将小黄车铺到了拉萨,其实是团队从一开始就明白,无限制的铺车是不可能的,整个城市的容量有限,政府的监管也会随之而来,整个战役的目标,就是和时间赛跑,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投放更多的车,扩张自己的规模。

其实在和张颖的对谈中,戴威也表示了自己对于共享单车不同阶段的看法:“早期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规模的扩大,对于用户体验也就是说产品的耐用性,或者说骑行舒适度(有牺牲)。我们现在在想办法把已经投放的车辆优化,包括换成电子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用户体验。然后看一些不好骑的车为什么不好骑,哪一些关键零部件,我们把它改完,它就能够变得好骑了。”

某种意义上,共享单车很大程度上和网约车很像,都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不同的战略目标。

国内的网约车最早的模型参照的是uber和lyft,也就是将普通司机的车,接入到平台,然后通过平台进行下单,平台再进行分成。当初uber进入中国时,采用的也是同样的路数,随着国内网约车平台越来越多,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整个市场。

对于平台来说,第一个阶段是需要吸引更多的车源和司机,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出租车,专车,顺风车等不同模式的服务,最后通过高频带低频,不同价格阶梯,同时对车源,司机进行认证,合规,保证合法经营,来规避政策上的风险。

事实上这也面临一个风险: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人口巨大,用车需求也非常庞大,在补贴政策的诱惑下,很多外地车也来北京赚钱,但是一来会无形中增加城市的车辆流通量和保有量,二会增加了有关部门的管理成本和难度。

道理都好理解:现在北京每年都在降低汽车牌照的发放,而一下子涌入了这么多外地车,相当于多年来限牌限车等政策都失效了,所以政府不得不干预。某种程度上,共享单车也是一个道理。

耐力赛的意思是:赛道被拉长,同时用户对骑行的要求和预期提升:这要求平台能够提高单个单车的效率和质量,大到提高网格区域的运营效率,小到减少单车的损坏率,提升骑行舒适度,包括解锁的相应时间等等。

精细化运营的下一步,盈利能力

过去一年大家都在谈论如何精细化运营,摩拜和小黄车也都公布了自己的AI平台:摩拜推出了“魔方”,小黄车推出了“奇点”,这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数据平台能够监测骑行的用户数量、骑行轨迹、热点地区、车辆集中投放后的扩散情况、骑行热点、车辆调度预测以及车辆追踪等诸多数据信息。

这些产品大多能够监测车辆的投放情况,通过机器学习和算法积累,指导线下的运营和维护。现在ofo的日订单量已经达到了3000万,我觉得营收并没有达到顶峰,还有增长的空间。

我的判断量来自两点:

一、是技术性的优化,比如损坏率降低,比如更好的运维(现在大量的都是停在地铁站附近,一些死角地区并没有完全覆盖),换句话说,还有增长的空间。

理论上,共享单车的上限是公交这样公共出行,公交日客运量非常大,仅北京一地日订单就能达到2000万,现在阿里腾讯都在切公交系统,看中的就是这块庞大的市场份额,现在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即公交出租车之外的第三大出行方式,它的潜力还没有完全的释放。

二、ofo的商业变现还没有完全变现。

ofo现在手里有这么几张牌,一是有一个日活上千万的app,其次是海外市场也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和渗透率,三是品牌资产,这几块都可以通过广告等商业合作的形式进行变现。

比如ofo app的开屏广告,banner弹窗,比如热点营销(现在美团电影里选座位时候就会以品牌logo代替座位),比如IP的植入和合作,相信这些在2018年都会进行尝试。

至此

最后想说的是,共享单车的风口已经过了,但共享单车这个行业还在不断成长和扩张,只不过切换了模式,从过去的野蛮生长,变成精细化运营,以及未来的耐力赛。王兴说过一句话:“战争最艰难的不是中弹或者死亡,而是无尽的,漫长的等待。”想必戴威听到这句话,一定心有戚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科技唆麻
来源:微信公众号:techsu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