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在写极米Z6无屏电视试用时提到:尽管极米Z6投影机自带内置音箱,但由于其小巧体型以及内置式设计本身局限,导致Z6播放声压并不大。并且由于Z6是从我座位一侧发声(使用Z6的倾斜投影功能),无法建立正确的立体声场。所以,虽然极米Z6本身音色不错,但想要达到家庭影院的那种“爆棚”效果是不现实的。 一开始我以为可以用SONOS ONE音箱来连接极米Z6以提升其声音表现,但后来才发现实际无法让极米与SONOS连接。最后,我用到了一个“新装备”解决了极米Z6观影时的音效问题,只不过当时由于还没有到商定的发布时间,因此只能对该设备“暂时保密”。今天,这个曾经引发不少网友好奇的新装备终于可以公布了,它就是这篇博客的主角:Bose SoundWear Companion蓝牙无线扬声器。

其实,Bose SoundWear Companion并不是一个“刚发布”的新设备。早在去年9月份我就在微博上报道了Bose的发布信息,当时还曾引起了关于此类设备起源(据信最早是罗技公司发明的肩扛式音箱)的讨论。只不过这个产品虽然已经在海外发售,但之后一直没有被Bose中国引进直到今天。我手里的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包装不大,简介的黑白配色风格与其他Bose产品相似。打开后,除了必要的充电线缆和简单纸质说明外,主体就是这么一个“飞去来镖”似的东西。嗯,看起来也像是一个“没吹气”的旅行U型枕。

整个扬声器外部被黑色(照片上因为灯光的关系看起来有些发蓝)布面所覆盖,手感非常细腻,仅在中央处有暗花的Bose logo存在。我在Bose美国官网上(国内官网尚未更新此产品)查询了一下,本机重量为9.4盎司即266g多点。真机拿在手上其实还是会感觉有些分量在,但如果挂在脖子上则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压力: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半斤多重量对习惯在头颈里挂套单反相机的我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款产品本身设计符合人体工学,所有重量都被非常均匀的分散在颈部和肩膀上,不会对某处形成特别重的压力。

OK,继续回到扬声器内侧。在这里,可以看到仿皮质的内衬(贴近皮肤部分)以及包括开关/蓝牙(左肩)和音量/接听键(右肩)在内的按键提示。将这里的拉链头拉开后即可为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褪下外面的布面保护套露出本体。请注意,Bose将这个布面保护套与扬声器主体非常贴合,因此无论是褪下还是重新套上保护套的动作都变得相当困难——我感觉自己必须要冒着扯坏拉链的风险用大力才能搞定这个步骤,好在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本体:一个外部几乎完全被橡胶包裹起来的弧形结构,只有在两头靠前部分分别有一个扬声器开孔。很明显,这两个扬声器开孔所朝向的位置正好就是用户的耳朵,据说其特殊的声学设计可以使得这款产品使用最小的体积直接把最“最大”的声音传递到用户耳朵里。同时,在Bose官网上还能找到一张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的内部结构图:在连接两头扬声器的项圈部分内部还有两条11英寸(约30cm)音频导波管(Bose的看家专利),可以把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应该主要是低频)传递到相反方向以增强声音的环绕感和深度。不过,这个结构从外部很难直接观察到,这个柔软可以弯曲的项圈部分无论是从外观还是手感上都让我想起了微软Surface Arc鼠标的折叠部分——两者似乎采用了相近的弯折样式。

将手机与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相连接,并用app来控制的方法与其他Bose产品相似,这里不再赘述。Bose蓝牙产品连接的优势在于配对简单,并可以轻松实现多设备连接与快速切换(索尼在这方面实在是差太多!);弱项则在于固件升级速度超慢(不过并不影响使用)且似乎都是acc编码而不采用aptX HD等更高品质的蓝牙连接方式。当然了,对于这种级别的扬声器而言实际也听不出acc与aptX HD之间的音质差别,且acc的连接稳定性和兼容性要比后者好一些。

我必须要指出,佩戴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听音乐是一种很特殊的体验:

当你把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放在桌面上播放时,你会认为“这声音怎么这么小?”而且“声音很单薄”,和我们熟悉的“Bose声”完全不同。另外,只要稍微走开一点,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的音量就会迅速衰减——即使是在安静室内,三四米开外Bose SoundWear Companion发出的声音就很难听清了。但是,只要你把它戴在头颈里,声音感觉立即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候,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原本含糊不清的乐声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声压迅速变大,整体感觉只能用“通透”两字来形容。很明显,这种“通透感”既与扬声器的发声角度(正对耳朵)有极大关联,同时又和对人声所在的中频部分进行补偿有一定关系。你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用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听流行歌曲,每个歌手仿佛都拥有了一幅极具感染力的好嗓子,声音中的每个细节都委婉动听而又充满力度。与此同时,声音导波技术的应用也使得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构造出一个相当丰满的声场。这个声场的宽广度其实一般,声音定位也不如传统立体声扬声器那样明晰,但它却有着类似汽车音响那样的“包围感”,让你觉得自己就站在歌手面前而所有配器都围绕着你们。

有意思的是,在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app内有一个独立的“低音”选项,打开后里面是一个0到-8的滑块,默认在最强的“0”刻度上。调整滑块,你会发现与其说是低频量感在发生变化,倒不如说是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本身伴随低频发出的震动强度在发生变化。我觉得这款产品是似乎是有意利用低频震动感来补偿小型扬声器单元在低频下潜深度以及量感方面的不足。这种玩法不禁又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刚刚在香港发布的索尼XZ2手机中也有一个“声音震动”选项,只不过Bose没有做得像索尼手机那样特地在机身内额外增加一个震动元件那么夸张了。不得不说,尽管Bose SoundWear Companion体型和音量并不大,但由于发声单元角度设计精妙,再加上项圈内的音频导波管对于低频的放大,使用这个玩意听音乐的效果竟然很容易让人“high”起来!

在Bose美国官网上,对于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的宣传口号是“Hands free. Ears free.”而官方宣传画上,大部分应用场景都是用户在做家中做家务(清洁房间、在厨房做菜)或在办公室里工作时戴着它。当然,也有一些类似出门遛狗或者在躺椅上休憩时使用的场景。很显然,这是一款在应用场景上介于传统立体声音箱和耳机之间的产品:

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体型小巧,所以可以像耳机一样随身携带而不必像传统立体声音箱那样必须固定在某个房间内甚至只有坐在某特定的“皇帝位”上才能获得最佳聆听效果。由于采用出色的人体工学设计,当这个U型枕造型的小玩意挂到头颈上后不但佩戴非常轻松而且即使是走动或者弯腰都不会影响它在肩头上的稳定性,也不会出现Bose QC30项圈那种“戴着戴着就歪了”的现象;同时,它的扬声器又不会与耳道直接接触,因此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Ears free”——这对于那些一戴大耳机就感觉闷热、一用入耳式又会觉得疼痛的用户而言无疑是福音!虽然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本身会外放出声音,但由于发声角度巧妙,所以只要稍远一点就可以避免干扰到别人。所以,尽管这款产品不适合拿到人多嘈杂的公众场合里用,但如果只是在私人环境中使用,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确实是一件既能“解放双手”又能“解放双耳”,同时还可以确保长时间(12小时电池续航)随身播放音乐的神器啊!

目前,我还不知道3月20日上市的国行版Bose SoundWear Companion售价几何,但预计应该会在人民币3000元以内。作为一款“轻奢”定位的随身音乐神器,这个价位虽然不便宜但考虑到Bose品牌定位以及产品本身的独特性也并非不能接受。现在在我家里,这台Bose SoundWear Companion扬声器主要拿来搭配极米Z6使用的:它很好的解决了微投扬声器音量不足且声音偏在一边的问题,为我个人建立起一个足够“爆棚”的包围式声场。当我轻松舒适的在二楼书房中使用这套装备看投影节目时,Bose SoundWear Companion发出的声音也并不会打扰正窝在楼下沙发里看书的家里领导,可谓两全其美哉!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来源:头条号-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