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一级演员、高级工程师......这样的称谓,不仅可以区别不同人的职业属性,更是包含着对一个人职业技能的肯定。在浙江,农民兄弟们现在也可以评选技术职称了!

从事蜜蜂养殖和研究34年并获61项专利的浙江长兴农民邱汝民,是此次获评高级畜牧师的一员,他说,“评上高级职称,是政府对我们能力的认可,也在鼓励我们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乡亲发展。"他还要把多年积累的养蜂技术、育种技术、生产技术编成一本书传承开来。

2017年,浙江省经农业高评委会议评审通过获得高级职称的147人中,像邱汝民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共43人,分别获评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工程师等。同时,杭州市也评审通过了6位新型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省市两级共49位新型农民获评高级职称。

浙江首次把面向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职称评价体系适用于新型职业农民。

数据显示,近年来,浙江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育充分,在现有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中,已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达16万人。

浙江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不断壮大,但以往均是以生产类、单项技能评价为主,与事业单位人才评价体系不衔接,影响了新型经营主体对人才的吸引、评价和使用,也使国家人才政策在农业领域实施中缺乏针对性、精准性。

为加快推进农业人才职称制度改革。2017年7月,浙江省农业厅会同浙江省人力社保厅下发通知,提出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系列职称的评审范围,评审并轨、证书统一。这项农业职称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实行“弱化论文、突出技能技术"申报条件,坚持“差异把握、分类评价"评审标准,体现“政治合格、论文写在大地上"评价结果。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实际情况,浙江实施“差异把握、分类评价"的评审标准,弱化论文、突出技能技术。比如:

“浙江农业之最"创造者或主要技术指导者、“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等,可直接破格申报。2017年,在评审通过的49人中,破格通过38人,占78%。

专题报告、发展规划、技术方案、试验报告等,经有关部门认可采纳的可视同论文。

新型职业农民总体学历不高,从业时间差异大,对高级职称申报条件中的工作经历放宽为从事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5年以上,对学历要求由大学本科放宽为高中以上,不设置申报控量指标。

评审还十分注重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尤其注重向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好的申报对象倾斜,充分体现“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和作为。

来看看2017年浙江都有哪些人员获得农业高级职称↓↓

来看看部分获评高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都有哪些殊荣↓↓

宁波的郭斯统,浙江农业之最雪菜最高亩产纪录创造者;  

安吉的宋昌美,全国三八红旗手,从事茶叶专业技术工作20年;  

长兴的邱汝民,全国劳动模范,从事蜜蜂养殖和研究30多年,各类专利6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3项;  

义乌的冯泽宝,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十佳种粮大户,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建立优质稻米基地;  

天台的葛凌腾,台州市第二届农技标兵,从事葡萄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13年,获2017年全国鲜食葡萄评比金奖。

来源:浙江发布 编辑李师礼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来源:头条号-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