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领导者,每天面对日新月异的前沿技术和充满不确定的全球市场,他们能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学到什么呢?

尽管对孔子的生平细节,至今仍有争议,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孔子在《论语》中所包含的智慧,为人们建立一种成功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提供了历久弥新的行为准则。特别是,现代的管理者能够受益于这位古代思想家的领导理念,其中包括责任感、同情心以及激发追随者追求卓越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作为秩序、传统和责任的信奉者,孔子还强调以身作则,并推崇道德、诚实及忠诚,以及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黄金法则”。他的学说在历经25个世纪之后,仍能引起时代的共鸣。

道德思想之瑰宝

孔子的道德体系——也就是他的学说中心,涵盖了当代领导者的多种核心价值理念:

仁,可以解释为仁慈或“人心宅厚”,通常被视为儒家的最高美德,是孔子推崇的“仆人式领导”模式的核心。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通往所有美德的途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我们发现,具有儒家思想的领导者不躲避在企业等级制度之后,或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制造隔阂。相反,他们心胸坦荡、充满自信,尊重所有员工,并渴望促进他们的成长。重要的是,“仁”意味着领导者有义务指导他人,同时也持续教育自己。孔子说,领导者应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义,解释为正义或道德,是对“仁”的补充。“义”通常与“利”相对,代表了儒家的道德试金石。儒家思想认为,领导者应追求属于自己的利益回报,并遵从“天命”。事实上,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也说过:“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遗憾的是,现在有太多例子表明,领导者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将企业或应为之服务的员工利益放在一边。例如因巨额证券欺诈的罪名而遭到刑事审判的前纳斯达克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就是领导者无视行为道德界限的一个突出的反例。

恕,解释为互惠互利,是儒家形式的“金科玉律”,拿孔子的话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对领导者是一个有益的提醒,要“保持脚踏实地”,要与周围的人保持接触,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培养互利关系。这不仅仅是一条应该遵守的原则,还可以在企业内促进同事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

信,解释为诚实或可信,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根本之道。只需看看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就能够体会到,如果信任消失会造成什么后果。对孔子来说,这条原则是培养领导力的道德钥匙。有人曾经问过孔子,领导者如何能够获得其他人的支持?孔子回答,“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同样,在被问及成功统治者的特质时,孔子回答,“爱人”并“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确实,我们学会了“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在亚洲其他地方的哲学和宗教中,也有同样类似的观点。例如,在印度耆那教中,梵语“ratnatraya”强调将“正确的观点、正确的知识和正确的行为”作为适当的生活方式。

孝,解释为亲情,是治理大国(或大型企业)的先决条件。

付诸实践的原则

根据冯友兰等学者的研究,孔子用以上的信条来教育学生成为“君子”,遵守社会礼仪和正当行为准则(“礼”)并深谙其中之“道”(“方法”或“真相”)。他敦促人们通过教育来提升思想境界,从而走上正义的道路。“仁”反对领导者选择极度的利己主义或其他行为,要求他们向他人敞开心扉。在评论此儒家思想时,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写道:“当我们的感受未顾及到周围的同伴时,就会只集中于我们自私的动机。在以前者为代价的情况下培养后者意识时,社会会变得支离破碎,人类也将会毁灭……”因此,这种美德是孔子思想的中心,他一再提醒学生“仁”的重要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这种做法要求有志成为领导者的人具有自律性、正念和诚意。孔子知道培养“仁”的思想和相关的特质需要有奉献精神,这就是为什么他建议学生避免受到可能会阻碍他们进步的因素的影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对孔子来说,培养“仁”的行为需要领导者脚踏实地,无论是独处还是处于群体中都要直率、诚实,时刻警觉那些可能导致有害行为的思想。这种诚意要求领导者不要“光说不练”,并以此作为希望自己的追随者所效仿的价值生活理念。

在这些学说中,孔子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做好准备,力求在担任政府和社会的领导角色时既获得成功,又产生深远意义,同时还能秉承另一个基本儒家美德——“勇”(可被视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社会福祉的热切关注)。凭借这一方法,我们看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工作中发挥教育作用的价值,以推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和更安全的倡议。

更重要的是,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儒家领导者会具有无私精神,关注于提供服务和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利益。现今最明显的例子是那些活跃于社会创业舞台上的人。他们可能要与贫困、饥饿、疾病或其他社会弊病抗争。但孔子一再指出要尽己之责,而不追求个人荣耀的重要性。事实上,那些堪称楷模的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有关领导力的观念,同时还暗合了道家思想。尽管老子的哲学思想往往与儒家学派奉行的社会参与学说大相径庭,但道家先贤们同样阐述了自己有关协作领导的深刻见解。《道德经》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领导者是如何通过向他人授权来实现以下目标的:“最好的领导者很少说话,跟随这样的领导者,当任务完成时,人们都会评论:‘这是我们自己完成的。’”

如果这个责任具有挑战性,甚至困难得令人绝望,儒家领导者仍会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因为他理解“命”(命运或天数)的概念。优秀的人在追求卓越时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而无论结果是什么。“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领导者对这一概念的另一种理解方式是,将行动的结果视为他们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领悟道理”。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的一点是要勤奋、热情、诚恳地工作,而不去期待巨大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工作的内在价值以及从中获取的更广义的益处足以成为回报。这种无私的过程,最后实际上是一种解放。按照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但领导者也不是孤军作战。为了鼓励他人向企业贡献才智,孔子强调培养自律和美德的重要性,让一个人以身作则,而非通过强制性手段,利用感情和同情作为影响别人的方式。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铃木大拙的解释,即“制定的法令和法律越多,出现的盗窃抢劫越多。”

协作的力量

与其他形式的亚洲哲学思想一样,儒家植根于一种所有生命都相互依存的信念。因此,孔子在《论语》中鼓励领导者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观点。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表明领导者要通过协作和培养求知心态来深入洞察问题。孔子认为,即使是随意的交互也能提供学习或交流的机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混沌的世界里,往往只有零散的信息,任何人包括领导者都很难以充分了解情况。所以,领导者应该营造一种环境,邀请他人参与并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方面,儒家和耆那教对多元化价值有着共同的信仰。在耆那教的信仰中,这一原则被称为“anekantavada”,提倡考虑另类的、即使是反对的观点,以力求实现更透彻的了解。

儒家思想与印度思想的另一个关联点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概念。在某些阶段,一个人必须履行某些责任,如教育、养家或追求事业成功。《论语》中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研究印度哲学的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

同样,对于领导者所蕴涵的含义是了解一个人的个人责任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然后兑现伴随着每个生活阶段的承诺。事实上,领导力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支配力,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在企业中,都是从上至下退化的。

“保守型”挑战?

从某一层面上解释,孔子的学说是保守的。他告诫的是那些意图扰乱社会秩序现状的人。但从另一角度看,孔子根本不保守。他促使每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争取实现真正的卓越。他的学说是对开明措施强有力的呼吁。事实上,孔子要我们保持的现状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状态。无论是概括君子的素质——“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还是探讨学习和反省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都是灵感和领悟的重要来源。他考察过去来寻求最好最持久的原则。今天,我们有机会做同样的事情,借助传统的智慧力量来迎接我们时代的挑战。

事实上,活跃于“百家争鸣”时期的许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深奥思想都值得当今领导者参考借鉴。墨子、老子、孟子、庄子、惠子和商鞅等人虽然提出不同的方法,并强调不同的现实和领导概念,但他们都共同希望解决生活在混乱世界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按照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说法,大多数古代先贤还主张一项行动计划,以“改革个人、改革社会,并最终使世界摆脱其弊病。”尽管他们的建议都有所不同,但都是“根据同样的常识”性办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具体的社会、政治和道德改革以解决问题。”

虽然孔子生活在一个依靠乘马传递信息的时代,但他的智慧对互联网时代来说,仍是必不可少的。当下的领导者所需要做的,只是不断反思并依照这些永恒不变的真理行动。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