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洗楼施茶碑记

李尧民

余家大川之滨卜室河阳,借数椽容膝。携二三同志,斤修真业,计了生平。闲值倦余,闻古诗随笔,追羲献迹,继以呻吟,聊舒疏旷。闲中日月,静里乾坤,此际此情,身也世也,俱入无何有之乡矣。

俄尔客至,微扣柴门,乃许君号南泉者。余延座,献茗,诘所从来。许君曰:政暨王宗禹,王宗颜僧人明恩寺施茶,条然三载,以献数言,以铭不朽。呜呼,真盛举也哉。第世风欲尧(疑为浇薄之“浇”,卢注),人情转伪,有托之厚施而贾吝(上文下言)显扬者,此均名尘,禁诸君不尔也。有假之専(左竖心右専)济而报阴鸷者,此媒利欲态,诸君不尔也。余按诸君之行实,镜诸之中扃不过,曰我人心钟(疑为“中”字,卢注)好生,即昆虫草木尚感若蚓含生负气,谊属一体,奈何强生分别,任彼狂奔,枯竭不一,为之涤润也。持此真心,溥此实惠,破尔我形骸之障,周往来商旅之急,拙骄吝鄙薄之风,敦闾里仁厚之信,裨益讵浅鲜乎。虽然,乌足以尽诸君也。亦尝窃闻其概矣,南临瀚海,东至泰巅,设坛起醮,隆百神之享祀,补路修桥,利四方之徒涉,自是种种善念,酿为福祉。无心于名而芳声弗替,怎情于报而鉴照不爽,此诸君显名厚实,尤彰明较著也者。余将左券,以俟谨白。

赐进士出身钦差直隶提督学校使雍野公李尧民拜撰

大明万历己亥(万历27年1599年)仲春

注:

李尧民,字耕尧,郓城人,祖籍济宁,明朝大臣。万历二年(公元1574)进士,曾任长洲知县、永年知县,以廉明著称。升为监察御史,到河东视察,痛治多年来的弊政。后来做江西巡按、视顺天学政、应天府尹(南京最高长官,南京是明代的南都)等职,均有政绩。病故于郓城,被朝廷追赠工部侍朗,入乡贤祠。李尧民祠原在老城东北部唐塔附近,后迁到宋江武校张李庄村。

本文由李尧民的后代、退休老师李遵桥先生记录。他几十年前在梳洗楼村明恩寺遗址,看到历史遗留下来的遗物,其中,有一陶钵,还有一块石碑,石碑的内容便是先贤李尧民撰写的这篇《施茶碑记》。据李遵桥先生讲,那块石碑,不慎折断,再后来,不知去向。幸亏当时将碑文记录在案,能供我们保存。后来,李氏修谱,将此碑文收入族谱中。由此可知,李遵桥先生对保护古文化资源,很有作为。

据李遵桥先生判断,写此碑时的李尧民,还是学政,应当是在明朝与宦党斗争的过程中赋闲回乡,在乡中三年,所以才有碑文中“闲中日月,静里乾坤,此际此情,身也世也,俱入无何有之乡矣。”的文字。

梳洗楼,位于侯咽集镇驻地西北5公里,东与赵李庄为邻,北与乔庄相连,西与大李垓隔路相望,南与王堂村接壤。据传,该村建于战国时期,齐国无盐人钟离春貌极丑,40岁不得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挽救齐国危难的4点建议,为齐王采纳,立为王后,后称无盐娘娘。相传,其出嫁时曾在此梳洗打扮,后人为纪念此事,曾修建一楼,名梳洗楼,该村即以此为名。又有传说,此女平时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一脸污物,一般人都躲着走。后来,皇宫里选娘娘,偏偏选中了她。她在这个地方梳妆打扮,揭下脸上的污渍,现出如花似玉的容颜,无人可比。乡间此说,大概反映了一种观点,那就是真正内秀的能有大作为的,不一定拘小节,也不一定能被凡人看重。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终有一天,花王会坐上花王的位置。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