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和微信在金融业务上的差距,从用户比率上就可以看到差距。首先支付宝只有5亿用户,但是小额信贷业务——蚂蚁借呗使用量据称已经达到3亿用户,用户渗透率达到60%。微信超过9亿用户在使用,但据披露,小额贷款业务——微粒贷的开通的总数才7000万人次,渗透率不到8%。两者的差距达到近8倍,对于所有非第一的项目都力求步步紧逼的腾讯微信,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从零起步到现在的40%左右份额,微信支付已经非常逼近先发很多年的支付宝,而且微信支付的势头并没有减弱,所以大家都相信,微信超越支付宝成为第三方支付老大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只是从传统的第三方支付扩展为纯互联网金融公司,支付宝到蚂蚁金服的布局,是马云不断多元拓展的步伐下少数获得实质性成功的业务。

支付宝本身就是最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从余额宝发力将天弘基金打造为国内基金的庞然大物,借网商银行切入银行业,期间收购了恒生电子这家国内金融技术的巨头,这一连串的动作已将马云的金融版图扩充到仅次于电商的第二大板块。

加上和之前的电商业务捆绑,这些布局让蚂蚁金服操作小额贷款显得很从容。

蚂蚁借呗作为纯线上,个人借贷产品,通过利用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体系,结合淘宝天猫上积累的交易数据,很容易建立大数据评估平台,只要芝麻分在650以上的用户们将会有机会开通,额度在1-30万之间,年利率也只有14.8%,而且通过支付宝就可以实现自动还款。不仅开通容易,维护也很容易。

腾讯的“微粒贷”,则是微信通过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腾讯微众银行,针对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组合——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推出的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2015年5月在手机QQ上线,9月在微信上线。但是和支付宝最大的差别在于,腾讯并没有用户的信用体系,所以“微粒贷”必须要采用比较复杂的用户邀请制,只有受邀用户才可以在手机QQ的“QQ钱包”内以及微信的“微信钱包”内看到“微粒贷”入口,但是用户申请了开通之后,微众银行就会通过传统金融公司的方式,调用用户在央行的信用记录,并且根据用户的信用记录来判断是否开通业务,以及授予用户多少的借款额度。

芝麻分要求需要500分以上的实名用户,就可以获得借呗业务,而微信和手机QQ用户规模庞大但是金融数据沉淀不足,出于控制风险的要求,在放贷速度上本身就很谨慎,另外,如此规模的征信查询流程,也自然耽误了用户很多开通的时间和过程,导致微粒贷的第一感觉要比支付宝复杂。

还有一个阻碍用户使用微粒贷的原因是,除了偶尔收发红包这样的小金额之外,用户本身并没有太多的钱存放在微信或者QQ钱包内,如果每月大额还贷,则必须从银行卡或者其他账户内往里打钱。这点和将理财(余额宝)和还贷(花呗)完全打通支付宝有很大的区别。当然,腾讯的理财通业务做的也风生水起,但问题是理财通属于腾讯微信事业群,微众银行则是腾讯和其他股东一起组建的合资公司,并不完全属于腾讯这个主体内,彼此配合衔接还存在一定的凝滞。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微粒贷尽管躺在规模庞大的微信和手机QQ上却依然和支付宝借呗规模不成比率。但腾讯一贯的风格还是步步紧逼,现在有差距,就是一个奋起直追的理由,一旦体系梳理清楚,问题都解决了,腾讯在小额贷款这领域一定会穷追猛打,以后是不是还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就很难说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