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北京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建设了十大工业区,到1979年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GDP的63.7%,居全国第二。这些工厂为北京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些老厂房更成为北京的重要地标。

如今,北京去产能、调结构、转方式,老旧厂房失去了往日的华丽,经过改造与提升转型,文化创意将它们打造成新的文化空间,成为北京文化生活的新地标。许多“沉睡”的老旧厂房再次焕发出活力,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为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添了缤纷色彩。

老旧厂房各具特色,代表着各自的过往,也是工业化留下的时代印记。老旧厂房也有各自的生命,只不过没有被赋予新的色彩与意义。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为这些老旧厂房带来了新机遇,也给了它们带来了新生命,在这个全新的时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每一个老旧厂房,都是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创意园区。北京根据不同的厂房,确定改造或提升为不同的主题。

老烟囱,储气罐,老锅炉,蒸汽车头,各类管道密布,老工业浓重地写在这个厂区内。130家设计师工作室等相关机构入驻园区,为园区汇聚了人气。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奥迪研发中心等知名机构,每年举办文化创意活动500多场,参与人数达100多万人次。这里就是751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北京有许多这样的老旧厂房,被涌动的文化创意浪潮洗礼,也在浪潮里获得了新生。

北京新华印刷厂旧址,聚集50多家以文化金融产业融合为核心的企业,建成了“新华1949”文化金融创新中心。

北京胶印厂的老厂区,被改造成为戏剧影视主题园区,升级为77文化创意园,近400个剧目从这里走上北京的舞台,有的走向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

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旧址,改造成以设计创意产业为主的768创意产业园,目前,园区总人数超过4000人,总产值达30亿元,上缴税收1亿余元。

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共实现收入8975.9亿元,增长6.6%,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64.3%。

老旧厂房“变身”文化创意园区,不但有了新生,还成为北京经济新的增长极。

(文/马振水 )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