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10点30分,一场接地气的入城仪式,开启了喀什老城新的一天。一场载歌载舞后,众多喀什“历史名人”准时走出城门,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这便是位于喀什市老城核心区的喀什葛尔古城每天苏醒的方式。

喀什葛尔古城入城仪式前的预热歌舞 (《北京周报》记者 李芳芳摄)

伴随着城门的打开,维吾尔族铜器制作第六代传承人买买提•热夏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年35岁的热夏提已在喀什老城经营店铺有20多年。3年前,他离开原店址、租下修葺一新的街道门面,开始新的生意。

热夏提说,过去他以制作为主,作品多卖给零售商。如今有了店铺,他可以实现自产自销。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认可热夏提的技术,仅在老城的店铺销售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他还开了自己的微店,向各地买家出售自家的“传家宝”,收入成倍增长。

买买提•热夏提家的铜器制作工艺 (李芳芳摄)

这还要归功于老城在过去八年的一次“改头换面”。

2008年,一场汶川地震让同处在地震带的老城把房屋改造提上日程。由于喀什市地处地震多发带,基本地震烈度达到8.5度(7度以上即为破坏性地震),是处于高地震烈度区的城市,老城区居民随时面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

在喀什市老城区8.36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22.1万居民人,人口非常密集。特别是,核心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9万人。在密集建筑群中,土木、砖木建筑占老城区建筑总面积的85%以上,基本不具备抗震条件。

同时,老城区内街巷道路狭窄,房连房,楼接楼。最宽处仅为6米,窄处不过1.5米。大部分地段机动车辆无法通行,消防、疏散、救援更是难以实施,抗震防灾能力极弱,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当地有句话叫“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自2009年至2017年7月,房屋改造项目累计开工改造危旧房4.7万户,占改造总任务的96.25%(剩余1840户中,除高台民居452户单独立项改造外,其余1388户是核心区、外围片区的优秀民居及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

其中,核心区危旧房屋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及特色街巷风貌保护等工作于2015年全面完成。同年7月,喀什老城被国家授予5A级景区。热夏提的店铺也正式开张。

喀什葛尔老城阿图什巷里改造后的民居 。为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家家户户插上了国旗。(李芳芳摄)

“一户一设计”是老城核心区改造过程中最大的亮点。由居民自行拆除原有房屋,政府统一搭建新居,除了专家给出的抗震等专业建议,还尽可能吸纳房屋主人的意见,有的设计方案甚至修改多达60多次,最终形成了家家户户均能抗震,却各有不同的特色。由于核心区的新房是在原有房屋基础上拆除新建,街道和邻里还如往日般熟悉,并不需要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但生活质量和家人安全却得到大大提高和改善。

除此之外,由于当地居民多以手工艺人为主,核心区改造的民居多将一楼做为商铺,为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了许多特色街巷市集,如花盆巴扎、坎土曼巴扎、花帽巴扎、棉花巴扎等等。

喀什老城区核心区域内花盆巴扎售卖的当地特色工艺产品土陶碗 (李芳芳摄)

据老城改造指挥部党政办主任师世雄介绍,这几年,在旅游业的不断带动下,老城的居民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居民们不再如过去那样禁忌繁多,而是以一种更包容的心态对人、对事。

今年年底,28个片区中除核心区域外的其余27个外围片区改造成果将等待国家相关部委的验收。下一步,高台民居也将迎来加固改善。

(作者:李芳芳 《北京周报》记者)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