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聚会中总会听到“我家的孩子准备去国外念书…”,“我家孩子在国外念某某科系…“,这些年国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很多家庭条件不错后,小孩都是从小往国外留学这条路准备,双语学校或外语学校是必选项目,几乎聊天的谈资就是小孩准备读的外国学校排名50大100大,雅思托福考几分几分,大概只有我一个人会说,哎呀!我小孩是真的成绩不好,国内都没学校念了,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才给他去国外念的,就当一种生活体验吧,真的会念书就不用去国外了。

儿子在国内念高中时成绩真的不咋的,他的理由是国内是填鸭式教育,国外是启发式教育,他不能认同填鸭式教育,我说那好吧,这是你自己选的,我只能在最低的经济条件上支持你,念什么专业自己决定就好。

我也知道书念不好,什么教育方式只是借口,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都会找借口,何况是小孩呢,会念书也不见得生活就会过的精彩(看吧!又是一个借口),至少这种生活历练总比待在家里混到学校毕业还有用些,于是顺水推舟打铁趁热在毫无准备下,孩子自己就去了美国,匆忙之下也不在意读什么学校,只要有个校门就行吧!

很多父母会叮咛小孩,在国外念书要珍惜要好好用功念书等等,这种说法没错,但对孩子效果不大,几乎所有人性都是在失去后才想要珍惜,这就像要青少年珍惜青春的时光一样毫无意义,我只给儿子说,自己要什么靠自己争取,别人给的都不会珍惜的,我自己的人生感悟那是我自己经历来的,对自己适合对别人不见得适合,人生旅途的选择在你自己,我只负责买票让你上车,至于沿途的风光如何?何时下车,何时转车?那就不是我想管的,这趟车我不在车上。

有人问我孩子在国外念书花费高吧,我说是呀!这就是为自己的虚荣心买单,天下哪个满足虚荣心的不是代价颇高的,做父母的多少不是说自己小孩在国外念书有面子的,那怎没听几个父母聊自己小孩去南阳技校的,说穿了就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那么这笔钱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就别赖在小孩身上,我这么对人说的意思是将来书念完了,该做啥就做啥,别给自己在国外念几年书就贴金戴银,做父母的更别把这笔账加到孩子将来的就业选择上,否则这个坑可会越挖越大哦!

还是这个心态,在国外旅游看到的风景不见得就比国内看到的风景高大上,产生共鸣了这个地方就是好的,人生的路有很多条,只有自己走过才知道适合哪一条,我们做父母的自己这条人生路都还没走透呢,看看自己的风景吧,孩子跟你不在同一班车上!(作者-呂信宏)

不管在哪里接受教育,重点都还是在孩子自己的本身,他有没有意愿去学习,那些发自内心的学习,所学得的才是属于他的。

每位家长把孩子送出国的理由和原因都不尽相同,有些孩子本身条件好,学习到一定程度国外学校抢着要。也有些孩子非常聪明早慧,接受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主动向父母提出要求,自发性的学习外语,从小就做好出国的准备,甚至父母也看出他和国内教育的不适应,因此决定协助孩子选择较适当的环境。

在出国留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之后也被安上了刻板印象,比如有些人认为家境不错的孩子,出国肯定就是在国内书没念好,这也是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之一。

但不论孩子选择出国的理由是什么,当父母的也就是在一旁扮演协助的角色,学习就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不管你身在何方,读的是什么科系,未来的人生之路,照样都得自己走。

李安去年接受过一段访问提及:以前看着自己的父亲,觉得父亲彷佛什么都懂,但自己真到这年纪,才发现就算到了这年纪,似乎也不是全都明白所有事。医学进步的这时代,每个人都会活很久,而为人父母的也早已不是过去那印象中肯定是满头白发的老人,很多家长会成员都是青壮年,人生还很长,如果只用着过去的经历就这么过下去,那日子就是停住的,而我们应该是要让自己往前进,不只是看着孩子往前走,同时也看看我们自己身边的风景。《留学生家长会COSPA》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