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其更大的功用在于塑造灵魂与提升内涵。这便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知识技能输出的基础上,以人文艺术和教育智慧去润泽学生成长。

因此,我们正式推出《杏坛回声》栏目。我们将在栏目中每天分享一则内容鲜活,富有真情实感的教育小故事,并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校长点评案例,分析其背后的教育哲学与深度思考。

我们希望,用每天一个教育小故事,带给学生、家长、老师们每天一点新启示,让关注教育的人,都能在阅读与分享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父亲的策略

儿子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父亲说:“我的上司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父亲说:“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你们公司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这样一来,你将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儿子听了父亲的建议,从此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方法。一年之后,父亲问起儿子的工作:“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我发现这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如今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儿子自豪地说。

“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父亲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来你痛下苦功,当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上司,却不会反省自己,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

点评嘉宾: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曾葵

学会在职业生活中持续成长

没有做过统计,除了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外,现在职场中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能待多长时间。有一个感受是,现在人员流动的情况比以前要多一些。适度“流动性”会带来好的效益,对宏观经济来讲如此,对行业而言,人才的“流动性”是行业是否景气的指标之一。

文中年轻人所在的公司,估计和贸易有关,应该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行业的竞争必然带来公司内部的人才竞争,如果是一个效益不错的公司,你今天辞职留下的空缺,估计明天就会有人填补上去。从文中父亲的策略来看,估计这是一家至少不错的公司。如果是一个没有行业前景,工资不能保障基本的体面,还处处都是职场潜规则的公司,应该鼓励儿子立马拍桌子走人,多待一分钟都是浪费青春。

年轻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的特长,能满足大部分对物质的期望,让自己能在家庭和社交圈里保持体面的形象,工作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或许都是判断的指标,最好的结果是,你做上了你喜欢的工作。问题在于,你喜欢的,未必是你正在做的。现实中,能满足上述标准一半以上的岗位,即使还有一些不如意,我也会劝年轻人坚持下来,这样的情形下,需要做出调整的是员工,而不是公司。文中父亲的初衷,估计也是这样的。

年轻人从职场新手成长为成熟员工,包含了专业成熟和心理成熟两个过程。文中父亲建议儿子在“潜伏”中学习的内容,可以看成是一种专业的发展,半年的时间,儿子在很多方面都有变化,包括工作知识、技术能力和工作态度三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态度是专业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产生企业荣誉感和职业认同的来源。文中儿子的变化,也是一个心理发展的过程,包括承受压力和情绪稳定,首先表现为承受压力的能力在提升,克服了和上级交往的心理障碍和被委以重任的工作压力,表现为能客观地看待工作任务和上级要求,不再有以前的“怀恨”和“抱怨”,反而多了一些“感激”和“自信”,这是情绪稳定的表现。

如果我是这位父亲,会在儿子选择这个职位前,给出自己的详细建议,毕竟职业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认真地规划和预期。此外,在儿子面临选择时,我会说出明确的建议,完整表达我的分析,而不是用迂回的策略隐藏部分动机。对于已经是成年人的下一代,给出完整的建议,或许更能让他们理性地做出决定,公开和相互尊重,是两代人良好沟通的前提。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