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律


英格兰康沃尔郡法尔茅斯的海事博物馆里,最近有一个关于皇家海军中将威廉·布莱(William Bligh)的展览,今年是其逝世200周年(1754-1817)。

相信这位对康沃尔人很重要很著名的老乡,对于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外人都是陌生的。可说到“邦蒂号叛变事件”以及被众多大牌影帝们一遍遍演绎的《叛舰喋血记》,可能就有相当一部分人知道了。很不幸的是,威廉·布莱是被船员叛变并驱赶到小舟上漂泊太平洋的那个倒霉船长,并且在一众纪实文学和改编影视作品中,被描绘成惨无人道的残酷暴君——这样才让叛乱者有了忍无可忍的起义因素。


▲根据邦蒂号事件改编的三部著名的《叛舰喋血记》


1789年4月28日。满载了面包果的皇家海军邦蒂舰,在从大溪地驶往牙买加航程中,大部分船员推举大副弗莱切·克里斯蒂安(Fletcher Christian)一同起义反抗船长威廉·布莱。他们成功控制军火,罢免船长,并将威廉以及忠于他的船员驱逐到一艘小舟上。

或许是叛乱者们后来的故事更具传奇性,绝大部分由此事件改编的电影也将主角光环赋予起义领袖弗莱切,饰演过他的明星就包括埃罗尔·弗林、克拉克·盖博、马龙·白兰度和梅尔·吉布森,四人里就有三位奥斯卡影帝。


克拉克·盖博和马龙·白兰度都演过弗莱切


而船长威廉·布莱率领满负荷小舟,在太平洋上艰辛漂流了41天6701公里,弹尽粮绝却以仅损一员的代价抵达帝汶岛并最终获救的故事,就只在1984年版的《叛舰喋血记》中着重表现。那部电影里与梅尔·吉布森共享双主角光环的,是扮演暴君船长威廉的安东尼·霍普金斯。


▲1984年版《叛舰喋血记》


确实,虽然“威廉·布莱的奇迹漂流”也足够精彩和传奇,但依然不如弗莱切这边叛乱成功后的逃亡和安居故事具有某种“诺亚方舟”式的启示意义。


▲威廉·布莱船长被驱逐后漂泊帝汶岛的小舟(复制品)


在大溪地收割面包树种子期间,身体不可能淡定的年轻船员们,简直是闯进了一座完美的伊甸园。不着上衣也不懂西方那套文明礼仪的漂亮土著女子,与英国水手们翻滚厮守,将他们的心牢牢抓住。反正叛乱分子身份已注定,回大英帝国领土必然遭至死刑,不如回伊甸园找回他们的女人。土著国王倒也慷慨大方,反正乔治国王肯定会派皇家海军来追捕逃兵并找他麻烦,不如让水手的女人们跟随邦蒂号远走他乡,这其中就包括他自己的女儿。


相当一部分并不支持叛乱或是恋家的水手留在了大溪地,剩下的9人带着大溪地的12名女子、6名男子和一个婴儿,继续驾驭着邦蒂号,开始了一场地老天荒的逃亡之旅。在太平洋上航行9个月后,他们选中了离任何一个大陆或有人居住岛屿都遥不可及的皮特凯恩荒岛(Pitcairn Islands),扎根了下来,并破釜沉舟地将邦蒂号付之一炬。



像《圣经》故事里的诺亚方舟那样,延续人类的香火甚至文明,靠这15个男人、11个女人和1个婴儿就足够了吗?

这并非一道可以通过生物学和数学常识去纯粹列公式计算的题目。它还将涉及到其他多个影响因子,比如群体内部发展的健康状况,再比如是否会有外力介入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封闭群体。

事实上,登陆荒岛的15个成年男性,在互相的猜疑和残杀过后,仅幸存下两人,其中一人患上哮喘没隔几年也死了,剩下的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理所当然的成了岛主。即便生存斗争残酷如此,竟没妨碍小岛人口的增长,登岛建立定居点18年后的1808年,美国捕鲸船Topaz号重新发现这座岛屿时,最初的27人变成了35人,绝大部分都是船员和大溪地女子留下的孩子。出于某种在荒芜之地延续人类火种的突出贡献,皇家海军赦免了约翰·亚当斯的叛变罪行,让其得以在皮特凯恩岛善终,以至于今天群岛首府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作亚当斯敦。

18年间,这个极小封闭社群的内部发展显然是非常紊乱的,充斥着殖民者与大洋土著的猜疑残杀,以及在几乎灭族之后姗姗来迟的自律约束。按外界标准,18年足以让新生儿变为成年人,但严酷的环境之下,皮特凯恩的孩子必然更加早熟,据说岛屿被美国渔船重新发现时,已去世叛乱头子弗莱切的其中一个儿子星期五十月·克里斯蒂安(Thursday October Christian I),就在14岁时与另一名叛乱船员留下的31岁寡妇结婚,并生下了两个孩子。


Thursday October Christian I


也就是说,当1808年Topaz号抵达皮特凯恩时,小岛上已经有了第三代人口。而我们也无法猜测,如若没有美国渔船抵达这一外来干扰因素,这爷孙三代的35个人,能否从此男耕女织的和平相处?还是将厮杀到族群灭绝?

要知道,皮特凯恩“隔壁”2075千米外的复活节岛,才是全世界距任何一个大陆都最偏远的岛屿。在其文明繁荣到顶峰达到近2万人口时,却因为部族间伐木运输石像的恶性竞争,导致岛上生态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加上西方殖民者到来后抓走或逃亡的本岛拉帕努伊人,到19世纪时,复活节岛仅剩20人口

相比164平方公里的复活节岛,面积只有其四分之一的皮特凯恩,实在难以支撑太多人类活动。当1856年岛民人口达到193名时,在维多利亚女王准许并派船重新安置下,全数移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外的诺福克岛,皮特凯恩人口骤降至0。不过3年后,又有16人回流。

马克·吐温曾在1879年写过一个短篇小说《皮特凯恩岛大革命》,算是一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作家在真实的地理趣闻百科介绍过后,煞有介事地设定出一个来自美国的阴谋家巴特沃斯·斯特夫利,通过更严苛的宗教信仰建设和偷走最老版本的法典,在90位岛民中散播独立于英联邦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在分割出礼拜者、妇女和孩童“三个党派”后,自己成为国王,将岛民全数任命为独立王国各军事和外交部门领导。最后的结局,当然是这位美国国王,被生产停滞生活难以为续的岛民推翻了。

真实历史中,新的生育加上进一步的回流,皮特凯恩岛人口竟在1936年达到迄今的峰值250人,随后又开始了往新西兰甚至美国的大规模迁徙。小岛离外界实在太遥远,即便如今,乘新西兰来往的不定期货船,都得在海上航行七天。

21世纪后,这些叛乱船员的后代人口停留在50人上下,人口也几乎停止了增长,2007年,弗莱切的直系后代亚德里安娜·翠西·克里斯蒂安的出生,是岛上21年间迎来的第二个新生儿。

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岌岌可危的人口,让岛上发展出一套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生存逻辑。由于皮特凯恩总督由英国驻新西兰最高专员担任,2002年,新西兰警方开始了一次“跨洋执法”,起诉岛上的7名男性居民和已经离开群岛的另外6人,罪名包括21起强奸、41起性骚扰和2起不正当性接触,被伤害对象全是14岁以下女童。

但或许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封闭传统,又或许是被告及其家庭的威逼利诱,岛民们都倾向于一个说辞,“在人口如此稀少的偏远之处,两性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正常社会中无法接受的非正当关系。”

作为英国在太平洋剩下的最后一块海外领地,皮特凯恩的奇特存在,虽然在外界或强或弱的干预之下,依然延续了人类,但很难说他们的生存方式算得上人类文明,或至少是普世价值观下的真正文明。


▲法尔茅斯海事博物馆里播映着由当地儿童以自己认知和视角拍摄的“邦蒂号叛乱事件”纪录片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