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作者:宝宝知道作者 贝儿故事王国

人们惯用左脑解决问题和进行语言表达,而孩子更多的是用右脑生活,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完成右脑的“看”和“认识事物”的任务,却无法完成左脑的用“语言表达感受”的任务。

所以,他们越生气,左脑反而关闭,只能原始地用本能表达:哭泣、踢打、尖叫等。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父母尽管努力地用坦诚的态度对待他,也无济于事,因为他根本听不到父母在说什么,任何耐心和温柔的劝诫也无法在他的大脑里留下痕迹。如果孩子们对这些激烈的情绪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导致破坏性的结果。

如何科学地参与孩子的情绪管理?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相信有孩子的家长一定对下面几个案例深有体会。

案例一:顽皮淘气的昊昊4岁的昊昊,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昊昊情绪变化得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有一次老师忙不过来,请昊昊协助准备上手工课用的材料,昊昊十分卖力,老师特意感谢他,昊昊非常高兴。后来,老师经常性地让昊昊做一些小事情,比如为小朋友分勺子、分点心等等,昊昊在这些为大家服务的事情中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案例分析:有些孩子确实是有意捣蛋,把捣蛋当乐趣。但有些孩子却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关爱。老师的一次谢意的表达,可以让这匹难以驯服的“马”乖乖听话。可见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老师多关注一点,多分一点爱给他,他就满足了。

案例二:爱欺负妹妹的奔奔奔奔的姑妈要出差,就把女儿暂时送到奔奔家。奔奔总爱欺负小表妹,抢走妹妹的布娃娃,扔进卫生间下水道;夺走妹妹手中的蛋糕,涂上画画颜料,再送她嘴里。这一切让奔奔妈妈十分生气,拿鸡毛掸子狠打了他,但奔奔丝毫没有改变。

案例分析:看似孩子捣乱,实则不是有意想捣乱,而是缺少关注和爱。在奔奔的心里,小表妹的存在把本该对明明的全部爱被她夺走了一大半。奔奔当然会生气,醋意大发啦!于是想通过欺侮表妹的方式引起妈妈的注意,希望妈妈会和以前一样关注他,爱他。

案例三:在客人面前爱表现的莎莎刚才莎莎还很安静地在家看电视,可过了5分钟就兴奋地上窜下跳。原来家中来了一位阿姨,莎莎兴奋得满屋子跑,一会儿把手伸进阿姨的衣服口袋,一会儿把阿姨喝茶的杯子倒掉,一会儿向阿姨挤眉弄眼。妈妈严厉制止莎莎,叫她别捣乱,可莎莎就是不听,反而闹得更起劲了。

案例分析:如果孩子在家被约束,管制严厉,规范太多,那么就会在新的环境中(客人来了制造的新环境)把原来压抑的那部分释放出来,变得兴奋而难以抑制。加上孩子喜欢表现自己,为了满足表现的欲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就会用貌似捣蛋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每个孩子的内心里都住着小天使和小恶魔,小天使代表着哪些是可以做的事,小恶魔则代表着孩子在冲动驱使下做的事情,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无法控制的事。

事实上,2~3岁的孩子还不能控制他们的行为,所以内心的小恶魔十分强大。3~6岁的孩子也常常冲动冒进,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情绪焦躁的根源。比如来自社交场合和周围环境的压力、学习的紧张、对更大自由权的渴望、讨人喜爱的强烈愿望和对在同龄群体中树立地位的期盼等。当孩子的心理诉求和外界环境产生矛盾时,就会感到焦虑。

其次,家长应用正确的态度来应对。要体谅孩子,要做到不被孩子的糟糕情绪所触怒,提醒自己:孩子并不是有意让你生气的。之后,要弄清孩子生气或焦虑的真相,了解和分析孩子表现出的糟糕情绪。

最后,给予孩子更多关注,为他提供帮助。家长应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积极回应,表示你对孩子闹情绪的接受,这样不仅让孩子更真实地感觉到父母在认真聆听,也让孩子从回应中感觉到自己得到重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