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的活动现场

为了弘扬师德,提倡尊师重教,2017年9月10日,第33个教师节,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做客四川省图书馆,和与会的嘉宾读者们深入地探讨了“爱的教育”这个主题。阿来在现场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如何从一名乡村教师走上了写作道路的故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

1959年,阿来出生在四川马尔康县的一个普通的藏民家庭。由于所处地域很偏僻,与外界沟通很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所生活的小山村便是他全部的世界。“满脸乌黑的灰尘,眼睛却纯净而明亮”是阿来对自己,以及身边同时代的小孩子的描述。

虽然相对隔绝,但依旧会有少量的信息传递进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阿来遇见了前来进行地质考察研究的工作人员,当他们将一张地图铺展在阿来眼前以后,阿来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很多很多自己从未知晓的地方。

这无疑为阿来打开了眼界,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粒种子。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阿来在填报志愿时,所有的志愿都是地质类,就在他满心期待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之时,一封预料之外的录取通知书打破了他的所有期盼。

那是马尔康师范学院寄来的通知书,这无疑和阿来的志愿相差甚远。最终,阿来还是继续了自己的学业。

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沉浸在书海之中,虽然还无法在现实中触及那些遥远的人和事,但至少给了他想象的空间,思绪在书海中得到了蔓延。

△9月10日的活动现场

用心去关心学生

据阿来讲述,对于他们那时的乡村孩子来说,想要成功地“走出去”,几乎只有两条路:从军和念书。

然而命运再次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一心想要走出去的阿来,在大学毕业后,不但没有走出去,反而被分配到了一个比自己的家更为偏远的地区任教。

从马尔康县城到任教所在地,阿来需要先乘坐汽车,行驶六十公里之后再换作骑马,翻过两座海拔四千米的雪山,总计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中间还要在雪山里住宿一晚。

但这只是第一关,最困难的还是招生。

阿来说,在那个年代,贫困是压在人们肩膀上的一个重担,许多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要帮助家人干农活儿,不论想不想读书,现实条件似乎都不太允许孩子们进入学校。为此,阿来四处走动劝说,最后招了十几个学生,但不到一两个月,一些孩子便陆续辍学,于是又得努力将他们劝回来。

由于自己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阿来就更理解这其中的无奈,因此,用心地去教育学生,感他们所感,想他们所想便成了良好推进学习进程的关键。

阿来表示:“对于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不够的。因为面对的是不同的人,有聪明的、有笨的、有勤奋的,也有懒惰的。因此,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如今的教育,尤其是城市教育,都将分数和升学率看的极为重要。而在当时,阿来就想着如何能让孩子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成长,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递,为了考大学,而是真正从思想从观念上得到一些好的进步和改善。

在这样的理念以及负责任的态度下,阿来的教师工作很出色,不到一年就被调往了另一所学校,然后又被调往了县里的中学。而联系到当下的一些教育现象,阿来也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阿来的作品

△9月10日的活动结束后,阿来为读者签名

开启写作之路

那么,阿来是怎么从教育走上写作这条路的呢?这源于他和同事的一次“较量”。

据阿来讲述,他被调往县里教高中以后,花了两年的时间将学校的四五千本藏书读完了,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在当时,不论原籍贯如何,毕业后的工作都是国家分配,因此,他所任教的中学来了一些外地的文学青年。

阿来发现,这些新来的老师,不论是教什么学科的,都在写作。他说那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时代,也正是这些外来的大学生,为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一次,一位新来的老师问阿来是否写作,阿来说自己只看不写,于是这位老师便将自己的作品拿给阿来品读,问阿来自己写的如何。

阿来看罢,说写的不好,毕竟自己阅读量很大,就很容易比较优劣。

后来的一个晚上,年轻教师们聚在一起聊聊天、喝喝酒,在大家的怂恿下,阿来决定写一首诗给大家看看。这是他第一次写诗,但当同事们看了以后,便决定帮他投稿,不曾想,这首诗被选中并刊登了,年底还得了奖。稿费加上奖金合计150元,是阿来当时半年的工资。

虽然写作能给阿来带来一些物质上的回报,他却在思考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让自己的写作变得有意义。

阿来说:“我们现在的很多作品,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变成垃圾,被人遗忘,印书要砍树,造纸还要排污,还不如还大自然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就比如文学史上的那些璀璨的明星,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名留青史,对现代人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那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很多从事文学的人,流于形式,刻意追求外在的一种特征,以此来证明自己,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却忽视了文学创作的真正内涵和目的。

阿来风趣地说:“就好像一些人,喝酒必须喝醉,必须多交几个女朋友,不然就觉得自己不像一位诗人,只是热衷于扮演一种角色罢了。如果写不出真正好的作品,那宁愿不写。”因此,阿来曾在四年的时间里休了笔。

断章取义不可取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一位读者对阿来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如何看待如今中小学语文教育里的“好词佳句”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阿来说:“‘好词佳句’是老师和家长偷工减料,教给孩子的一个东西。随便什么好词佳句,都是断章取义,因为文字产生意义,是一定和上下文联系在一起的。”

阿来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些人写诗之前要喝酒,为何?因为“李白得酒诗百篇”,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寻章摘句”自古就是一种被人诟病的做学问的方法,是很可怕的,他会对人产生一种误导,离其真实的意义已经相去甚远了。

而如今的这种教育方法,除了帮助学生应付一下学校的作文任务,别的毫无用处。

这就涉及到教师责任心的问题了,如果仅仅把教育当做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不是一生的事业的话,那么这样的教育无疑是有很大缺陷的。

阿来在做老师期间,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就是因为他是在用心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值得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反思。(读者报客户端记者 罗淇予)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