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会意兼形声字,从宀,从子,子表声音。

金文的「字」,下面是,像幼儿形;上面是,这个像什么,现在有几种说法。常见说法是像房屋,现在写作「宀」;还有一种说法说像女性生育时张开的双腿。

《说文解字·子部》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段玉裁解释说:「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引申之为抚字。」

许慎将

理解为「宀」,却又说「字」是生育的意思。小孩在洞穴或房屋内,应该理解为养育更妥当。所以我更赞成将

理解为女性生育时张开的双腿的说法。支持这种说法的还有马叙伦「孕」与「字」同源,最早是一个字的说法。「字」的本义是生育,引申出养育的意思。后来在汉字隶变过程中将

写成「宀」。

后来,字又借指由文滋生出来的合体字,《说文解字·序》说道:「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大概意思就是,仓颉造字把根据事物的形状画出来的叫做「文」,把根据意义声音合起来的叫做「字」。在秦之前「文」与「字」是不同的,秦以后才将「文」与「字」合起来泛称为文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汉字。

自从文字被创造出来以后,人们的交流有了大幅提高,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在古人看来,文字是有生命和灵魂的。《平阳府志》写道:「文字既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既然文字是有灵魂的,所以承载文字的东西自然备受人们尊敬,比如经典的「典」字,就是供奉起来的典籍。

当然这也不排除文字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用的东西,普通人几乎接触不到,所以他有一定神圣性。鲁迅说过:「因为文字是特权者的东西,所以就有了尊严性,并且有了神秘性。中国的字,到了现在还有尊严,我们在墙壁上就常看见挂着敬惜字纸的篓子。」因为这种神秘和神圣,古人对字,以及写了字的纸都特别注意。

古代人们会建造很多「惜字楼」、「惜字塔」之类的东西,里面供奉着字圣仓颉,或者孔老夫子。人们写完字的纸,不能随便丢弃,要放在「惜字楼」里焚烧,以敬神灵。由此还催生了一种职业,叫「拾字纸的」,一般是背着竹篓子,拿着火钳,走街串巷只收写过字的废纸,然后做着敬奉神灵的动作,把收来的字纸焚烧掉。

民间还传说写了字的纸不能垫在屁股底下,否则会得痔疮;要是用写了字的纸擦屁股,就像前面说的,可是要下地狱的。另外人们还编写了很多类似《弟子规》教人敬字惜字的东西,叫做《惜字律》。有本叫《文昌帝君惜字罪律》的书记载了很多种要尊重文字,不能做的事情,我简单列举几个:以字纸拭秽;将字纸揉搓弃地;怒抛书卷,掷字纸于地下;以不净手检阅经书;将书籍放腿上阅读等等。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呢?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