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答案就是:首届“西藏-北极”赛事正式发车啦!《自驾地理》的一台媒体车和一台参赛车也于本月12号从广州出发了~

这场越野人士的“盛宴”,咱们普通人也想参与,怎么办?很简单,今天推出的路线:成都-安多,就是为大家准备的~一样的路线,别人赛车,咱们可以跟在后面不慌不忙的看风景,想想都是美美哒~

黄线为2017年计划线路,绿线为未来规划赛程 / 制作:《自驾地理》

咱们的媒体车:已经停产的路虎卫士90

北纬35°,在中国境内最西端的点是喀喇昆仑山,最东端的点是连云港,每当中秋将近,沿着这条线你便能看第一阶梯牧区的深秋,第二阶梯农区的仲秋,第三阶梯渔区的初秋!

北纬35°跨越中国地势三大阶梯路线图/ 制作:《自驾地理》

这次行程,咱们先从大成都出发到米亚罗赏3000里红叶!

摄影@心灵之影

然后过阿坝北上到青海久治,后面便是接近1°C的牧区秋色了!

北纬35°上的秋,到了玛多附近的草原才渐渐有了人烟,秋天也是牲畜们肥美的好时节 / 摄影@郑云峰

在久治县,我们能遇见“天神的后花园”--年保玉则,年保玉则是果洛藏族之发祥地,也曾是格萨尔王征战驰骋的古战场!

六字真言的玛尼石升华了年保玉则的灵性/ 摄影@文星

接下来,北纬35°在青海途经的黄河源&长江源便是本次路线的重点!

黄河源 两湖一碑&《河殇》

NO.1 | 两湖一碑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北部,有着万里黄河第一县--玛多,散布着大片湿地湖泊,玛多县城以上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黄河源区,附近便是黄河源鼎鼎大名的两湖一碑:鄂陵湖&扎陵湖&湖边的牛头碑。

玛多黄河源牛头碑 / 图片@视觉中国

扎陵湖是黄河源两个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除了风光秀美,湖边还有“唐蕃古道”上最重要的渡口,也是黄河自上游始的第一个渡口—扎陵湖渡。

当年松赞干布就是在扎陵湖渡迎娶的文成公主 / 图片@《中国国家地理》

谁都知道黄河源在青海玛多县城那块,但到底“黄河是源自约古宗列曲”、“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还是“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这都不是今天的重点~反正约古宗列曲、卡日曲、扎陵湖、鄂陵湖都挨着呢,大伙自己看着办就行~

黄河源区示意图 / 制作@《自驾地理》

NO.2 | 《河殇》

黄河文明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官方正统存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大都是与江河对话的时期,对话越激烈,文明成长越快。中华文明肇始于治水,从此“河”(古黄河的专称)贯穿了整个文明的历史,甚至测量国泰民安的指标都是“河”清不清,太平盛世的别称是“河清海晏”。咸丰黄河改道,天下再一统就是百年后了。

图为壶口瀑布的排山倒海之势 / 摄影@相思情韵

还有多少人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纪录片《河殇》?相信上了40岁的人士还是有大部分看过的,抛开种种因素不提,这部片子对于黄河的一些解读还是深刻,有兴趣的可以私下挖来看看。

长江源通天河&沱沱河&1986年长江漂流

NO.1 | 通天河&沱沱河

从黄河源的玛多县往南,翻过黄河源与长江源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之后,很快便会遇见长江的上游、《西游记》提到的通天河。

从空中俯瞰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附近的通天河 /摄影@贺大明

只见河流从崇山峻岭中切开深深的峡谷,如巨蟒般穿行,直门达村是历史上著名的通天河渡口,直门达古驿站所在地,而这里之所以能渡河,是因为这一河段水流量小、水流平静。

摄影@三江源人

每到冬季河面上结冰,玉树藏民都会自发聚集到厚厚的冰面上,进行一年一度的祈福活动。在通天河冰面上整齐地刻上“六字真言”,祈祷平安吉祥。

不同于黄河除了源头,其他都统一称呼,长江这“小子”从源头开始,到最东边的长江口,名字在不断变化,比如源头叫沱沱河,到宜宾的岷江口又称为金沙江,接下来到岳阳又被称作荆江...

之所以名字这么多,是因为长江流域开发得晚,很长时期人们都不知道长江的源头在哪里!

不同比例尺地图下的长江源 / 图片@《中国国家地理》

就算是有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也只是到了云南丽江的石鼓,再也未能溯江而上,离真正的江源还非常遥远~到了1946年,因为一本《中国地理概论》,大家对长江的源头误会更深了!书中写道:「长江亦名扬子江,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全长一千八百公里,为我国第一巨川。上游于青海境内有南、北两源,南源曰木鲁乌苏,北源日楚玛尔」。

既然黄河发源于巴颜嘻拉山北麓,而长江又源出该山之南,于是便有「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是姐妹河」之说,甚至当时中小学地理教科书都是这么写的,并且介绍5800公里长的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河,这种观念现在仍然盛行!

直到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曾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详尽的考察。由新华社在1978年1月13日公布了这一江源考察的新成果:「长江究竟有多长?源头在哪里?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表明:长江的源头不在巴颜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比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还要长,仅次於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第二天,美联社从日本东京发出一则电讯:「长江取代了密西西比河,成了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图片@中科院遥感研究所

沱沱河的最上源有东西两支,东支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南侧,西支源于尕恰迪如岗雪山的西侧,东支较西支略长,故长江的最初源头应是东支,东支的上段是一条很大的冰川--姜根迪如冰川。冰川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便是万里长江的开始。

而且沱沱河流域已经接近可可西里的边缘地带,觉得看风景不过瘾的你,可以接着穿一把无人区!或者在终点站唐古拉山镇北上过五道梁去甘肃、内蒙,亦可南下过安多进藏,接着浪去~

NO.2 | 1986年长江漂流

今日的长江上游的虎跳峡闻名全国,年轻人恐怕已经不知道背后的原因了...1986年的长江漂流,两个不能不提的人名:美国人肯.沃伦&中国人尧茂书,让漂流和虎跳峡在国内立马“火”了起来~

左图为肯.沃伦,右图为尧茂书

20世纪80年初的一次偶然机会,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摄影员尧茂书,在得知美国著名激流探险家肯.沃伦将于1985年亲率美国漂流探险队来华首漂我国的长江后,为了抢在美国人前面,他只身一人划着“龙的传人”号橡皮船从长江源头下水,在人迹罕至的沱沱河、通天河漂流了1200余公里后,不幸在长江上游金沙江通迦峡翻船遇难。

这一年,肯.沃伦率领的美国漂流探险队因遇到种种困难未能成行,但次年(1986年)来华漂流长江的工作以准备完毕。于是就有了1986年的中国长江漂流热,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也开创了中国漂流探险运动的先河。

肯.沃伦的“下次是哪条江”号漂流船/ 图片@《国家地理中文网》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尧茂书就没有1986年的中国长江漂流探险活动;同时,也正是肯.沃伦先生将漂流这项惊险刺激、快乐的运动带进了中国,让国人认识和了解了漂流。虽然他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但他们为中国漂流运动的开展做出的贡献,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线路推荐

手绘新线路图

Day 1

成都140km汶川200km阿坝

G4201-S9-G317 <340km 预计时间5.5H>

当日全程泊油路面,一路畅通,注意会车安全。

Day 2

阿坝300km久治县100km白玉乡

G317-S209-S302-S101 <里程400km 预计时间8H>

阿坝拐入S209后,路面变窄,过安曲乡到S302,正式进入崎岖路面,此时路两旁已初现秋色,观赏初秋时,注意行车安全即可。

注:由于在白玉乡找不到合适的住宿点,如果行程不赶,可以选在久治县过晚,第二天再到白玉乡去。

Day 3

白玉乡80km德昂乡60km达日县

S101 <里程150km 预计时间4H>

当日行程全程路况需要注意的是,过了哇尔依乡之后多弯曲山路,多急弯注意行车节奏。

注:早上起来可到年保玉则景区游览,中午吃完饭再出发也不迟。

Day 4

达日县250km玛多县

S205 <250km 预计时间6H>

当日全程为高原乡道,路上偶有积雪,注意防滑,过花石峡拐入国道214,路况变好,注意控速。

Day 5

玛多150km清水河镇200km曲麻莱

G0613-S308 <里程350km 预计时间7.5H>

当日行程全程由国道和省道组成,沿通天河行驶,路况不佳,注意行车安全。

Day 6

曲麻莱150km曲麻河乡150km不冻泉

S308 <里程300km 预计时间7.5H>

当日行程需要穿越通天河和楚玛尔河流域,继续穿越雪山湿地,注意行车安全以及行车速度。

注:当晚如在不冻泉没有合适的客栈休息,那么在这里露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注意防范野生动物,总之视当天天气情况而定是否需要露营。

Day 7

不冻泉140km雁石坪镇200km安多县

G109 <340km 预计时间8H>

当日全程高海拔国道,路面变宽,一路向南过沱沱河,唐古拉山口,需要继续赶路,夜宿安多县。

<1986年长江漂流资料参考自《国家地理中文网》>

走过千里红叶-米亚罗、果洛藏族心中的神山-年宝玉则,便能遇见对国人而言最重要的“一江&一河”发源地-长江源&黄河源!趁着比赛正酣、季节当时,不如跟着大队伍的尾巴,去赏北纬35°牧区的秋吧~

来源:自驾地理

微信公众号:drivegeographic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