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结合胡同整治和景观提升改造,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将廉洁元素融入其中,历时4个月打造的首条“廉洁文化街”亮相东椿树胡同。文化街上设有12个滚动灯箱以及LED屏,“两袖清风的于谦,精忠报国的岳飞……” 廉洁公益画不间断滚动播放,映入街坊和路人眼帘。应该说廉洁文化街,是胡同文化转型升级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中,而是存在于、传承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最直接、最普遍、最能引起人们关注、最能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的是村落建筑、民居住宅、街巷胡同文化。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徽派建筑和北京的胡同文化。

到徽派建筑的古村落参观,从门楼、匾额、门墩、大门、门框的设计、建造、装饰,处处都是文化,处处都有丰富的内涵,他们或传承着忠孝、或传承着勤俭、或传承者耕读、或传承着家训、或弘扬着家族荣光。就连门楼上的砖雕也是文化充盈,什么喜鹊登梅、马上封侯等图案不计其数,精雕细刻的程度比内堂还要讲究。

北京的胡同历史上比徽派建筑更要讲究,只是少了一些铜臭气,多了一些文气、官气、王者气。特别是首都核心区的东城西城,王公大臣的府邸、文士雅客的书斋、将军元帅的居所,比比皆是。一块砖就是一段历史、一堵墙就是一堆故事、一块匾就是一个传说。更有杂居在胡同中的百年老字号,更是饮食文化、商业文化、服务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的胡同变得过度的商业化,拆墙打通、私搭乱建、遍地地锁、杂物占道、违法建筑,人不能自由行走,车不能自由过往。大宅门变成了大杂院、小花园变成了小市场,精美的门楣变成了灯箱。一条又一条的街巷,统统变了味、失了真、走了样、丢了魂。和保存完好的徽派村落相比,简直是不堪入目令人痛心。

疏解整治三年了,今后任务是背街小巷的转型升级。如何提升、怎样进步?是修旧如旧还是与时俱进?怎样讲好胡同的故事?怎样传承胡同的文化?应该说廉洁文化街是胡同文化转型升级的代表作。

从形式上看,他们采用的是滚动灯箱和LED屏幕,这些是现代化的文化传播手段,老年人能接受,年轻人很喜爱。从内容上说以廉洁为主题,这是为官、为商、为人的永恒的主题,唯有廉洁的社会文化,能够培养出廉洁的从政者、从商者、从教者和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这样的一条文化街是历史和现实的交融,是传承和教育的交融,是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融。

这条文化一天街,虽然是街巷文化的代表作,但不应该成为北京街巷文化的终结者。期盼北京街巷深度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建设具有街巷特色的独有文化。千万不要一风吹,千万不要千街一面,千万不要照抄照搬。力戒同质化,寻求特色、寻求独有,街巷文化才能百花齐放,才会具有生命力。

(文/孙维华 )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