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胺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活性,作用机理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主要用于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该药具有内吸和渗透作用,持效期长,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

目前有多个噻虫胺单剂产品登记用于防治稻飞虱,如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的30%噻虫胺悬浮剂、河北利时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的20%噻虫胺悬浮剂、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的48%噻虫胺悬浮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的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等。

呋虫胺与噻虫胺同为新烟碱类杀虫剂,但两种药的杀虫机理不同,对稻飞虱的防效也不同。据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伶等人试验,8月21日稻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分别每亩用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6克和20克、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10克和15克、5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7.5克和10克、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毫升、25%吡蚜酮悬浮剂24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以喷清水为对照。

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处理速效性较好,药后3天对稻飞虱的防效达92.31%,但持效性较差,药后7天、14天、25天防效逐步下降,分别为89.49%、77.41%、66.88%。每亩用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20克和5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0克处理持效性和速效性均较好,除药后7天外,其余防效均高达80%以上。每亩用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15克处理持效性较好,药后14天和25天防效分别为94.13%和83.32%,远高于吡蚜酮处理的防效。

从试验情况看,噻虫胺对稻飞虱有较好防效,而且持效期长,但速效性较差,宜与氟啶虫胺腈等速效性好的药混用,以提高防效。防治稻飞虱时注意加大用水量,田间保持浅水层,以确保防效。

原创作者:方圆 江苏农业科技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