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是我见过的登临百家讲坛诸位主讲人中记忆力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他之前讲过明史疑案系列,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从不看讲稿。一般的老师,多少都有个提纲,在讲述的过程中怎么也得瞄一下。这位老师是一气呵成,有点像讲评书。这次他主讲了国宝系列,同样也是没发现他中间看讲稿。好记忆力!

一直喜欢逛博物馆,傅老师讲的传奇国宝正好有些我见过,在此做一个记录,加深记忆。与博大的中华文明相比,自己所知太少了。

【甲骨文】

清末民初那个战火连天的动荡岁月里,在中原大地出现了大量刻有神秘文字的“龙骨”。它原来是在药铺里作为药材实用。一个叫王懿荣的人,职务为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校长,有学问,偶然发现药渣中带图案的龙骨,就从药铺里开始收购,竟然用“一个字一两银子”收购。他也被称为“甲骨学之父”。作为名声遐迩的金石学专家,王懿荣更看重甲骨文里所蕴藏着的文化价值。

之后的研究大家为刘鹗和罗振玉,尤其是罗振玉提出:甲骨文是商代的卜辞。

在这些神秘的甲骨指导下,神秘的商王朝终于在河南南阳小屯村浮出水面。

【四羊方尊】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在湖南一处偏僻的荒山之上,一件巨大而又神秘的青铜古鼎被三个村民挖掘出来。1939年,也就是青铜古鼎被发现的第二年,侵华日军开始疯狂进攻长沙城,一直到1944年6月,在持续五年多达四次的长沙会战中,长沙古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和毁灭。混乱中,珍贵的青铜古鼎竟然神秘地消失了,从此杳无音讯。后经多方查找,知道了它历经了被倒卖、炸碎、修复的“传奇生涯”。这件命运多舛的国宝终于重见天日,并且有了一个准确而好听的名字——四羊方尊。它造型奇特,纹饰精美,制造工艺精湛而巧妙,甚至被誉为是臻于完美的“青铜典范”。

这件宝贝也在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大方鼎】

国宝级文物后母戊大方鼎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南安阳被当地的村民盗挖出来。当时也正是日军侵华之时,多方觊觎它……。好在都躲过去了。后来在被运往台湾时,因为太重而被丢弃在码头。它目前被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目前被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后母戊大方鼎。

在出土的时候就少了一只耳朵,后来村民想砸碎后倒卖时又砸掉一只耳朵。现在这个样子是重新焊上一只并复制了一只。

13年到访的时候还没有玻璃罩子,现在已经穿上大外套了。拍照变得不容易,反光了。

【太阳神鸟】

二十一世纪初,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件神秘金器,宝物出土,举世震惊。这就是神秘的太阳神鸟和更为奇特的黄金面具。

古蜀人把金器打造出“太阳神鸟”的奇特造型,是一种黄金崇拜,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现象。

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之间有一种继承关系,三星在前,金沙在后。两者间很相似,但也有差异。金沙文化中对于偶像的崇拜在降低,这意味着人的地位在上升。这也与中原地区——正处于春秋战国阶段——的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是一致的。所以,金沙出土的面具在变小,观赏性在增加。

古蜀人在打造大阳神鸟的时候说明他们也崇拜太阳。

该宝贝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太阳鸟当时就是在这个位置出土的

金沙遗址博物馆分遗址和陈列馆区两个部分。其中陈列馆就是以太阳神鸟的造型做了屋顶,其中的“千载遗珍”内的展品是精品中的精品,太阳神鸟就在其中。

太阳神鸟是金的,外径12.5厘米,厚度仅0.02厘米,重量20克,含金量达到了94.2%,为金沙遗址中出土金器中含金量最高。它的外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镂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鸟均作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

它在展柜中可以旋转

国家文物局把这个图案当做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三星堆青铜人像】

距今88年前,四川省广汉市,一个普通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的无意触碰,唤醒了地下沉睡三四千年前的三星堆文明,震惊中外的三星堆古文化就此重见天日,甚至被史学界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三星堆文明自发现以来,挖掘出了众多精美而神秘的器物。但在三星堆文明中,没有任何可供辨识的文字记载,古书中也没有任何史料,让一片文明到处都充满神秘。

这件造型奇特的青铜人像具有离奇的表情,夸张的手势,巨大的身躯。但它却是被敲碎而掩埋起来。

该宝贝在三星堆博物馆。

这可是个超级大个子

顶天立地地在大玻璃房中

手势很夸张

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之间是有传承关系的。

【浑源牺尊】

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本是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但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一天,这里突然名声大噪,这里有宝物出世了。其中的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差点被盗运到海外……。

该宝贝在上海博物馆。

从这个角度看,很像化学实验常会用到的“水浴锅”,一种加热用的设备。

这是一个想象力极为丰富的青铜器

【五牛图】

“五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这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对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五牛图》的经典评价。《五牛图》这幅诞生于唐代的名画,出自于时任宰相的韩滉之手。韩滉自幼生活在官宦之家,从小锦衣玉食、出身豪门望族,却对农家田园风情的绘画情有独钟。

从《五牛图》上密密麻麻的印章和诗文题跋就可以看出,《五牛图》的流传经历绝不简单。在日本也藏有一份五牛图,他们也宣称自己所藏为真。但据研究还是国内这份为真。

该宝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是前几年故宫做石渠宝笈展出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在一个展室中展出的五牛图的修复过程图。屋子太暗了,虚了。左边是之前的样子,右边是修复后的样子。

【三希宝帖】

东晋“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珣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则是扬名中外的稀世珍宝。《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的一封行草书信,全文只有28个字;而《中秋帖》则是一封仅有22个字的让人匪夷所思的文字,《伯远帖》是王珣的一封书函。这三件作品因为一个人——乾隆皇帝,而被后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被统称为“三希宝帖”。

不记得是不是看过这三贴,应该是没有,因为它们现在已经分散于两地。但三希堂,不论是故宫养心殿,还是前几年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养心殿文物展中原样复原的三希堂,都见过。

故宫养心殿闭关修复前

摆驾到首都博物馆的“养心殿三希堂”

乾隆老爷子就是坐在这个三平米的小屋里欣赏他喜欢的三宝帖。

欢迎评阅:《爱上博物馆之百家讲坛讲到的上海博物馆七件青铜重器

爱上博物馆之百家讲坛讲到的汉阳陵博物馆的陶俑

爱上博物馆之大都会遇中文免费讲解,这便宜必须占,猛跟人家一小时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