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认为,在孩子6、7岁的时候,丢几本文字故事书给孩子,就等于是让孩子从图画书的亲子阅读,过渡到独立的文字阅读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桥梁书。这百分百是错误的。我个人对桥梁书的要求是很挑剔的。

桥梁书,是为6-10岁左右孩子创作的,为了帮助这个阶段的孩子从父母陪伴阅读绘本图画书,过渡到自己能独立阅读章节书之间的“桥梁”。

这个桥梁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会影响孩子未来对独立阅读的热情和能力。

真正好的桥梁书,应该具备几个必须的标准:

  • 语言浅显,但内容有深刻启发;

  • 文字简单,能帮助孩子尝试独立阅读;

  • 篇章短小,易于孩子理解;

  • 图文结合,图片能够生动有趣的表达文字;

  • 故事轻松,能结合孩子的生活。

很多孩子会因为没有读到好的桥梁书,而陷入不爱读书的陷阱,可能一直就出不来了。比如很多父母喜欢给这个阶段的孩子看名著,名著虽好,但版本太多,很难选,而真正适合这个年龄孩子的桥梁书版本其实凤毛麟角。

所以,对于桥梁书,父母要有火眼金睛很重要,我用这套非常棒的桥梁书跟你们说一说。

少一点生词,多一点阅读安全感

有很多所谓的桥梁书,里面的生词很多,孩子碰到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自然就没兴趣去读了,在国外,真正的桥梁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用词都很科学,就是确保孩子能理解。因为有很多优秀的桥梁书都来自国外的作者,所以这就对翻译的要求变得很高。

不信,你读一读这本《如何理解一只山羊》,你就能明白,作者和译者的用心,孩子们阅读时会觉得很顺畅,很有安全感。

大一点的字,阅读起来更容易

每一个刚识字不多的孩子,或者说哪怕是识字很多的孩子,其实对满眼密密麻麻的文章都是排斥的,别说孩子,成年人也是啊。

所以,桥梁书很关键的一点,每一页的文字排版、行间距、字体大小都非常重要,很影响孩子的阅读热情。

你可以从这本《大海去哪里了》,就能看到排版的用心程度。对比一下其他童书,很少用这么漂亮的字体,字间距,行间距都特别舒服,还有配图,配图多少也决定了孩子的理解和喜好。

书不要太厚,读起来更有成就感

别想着一上来就给孩子几十万字的文字书,孩子很难坚持读完,读不完一本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放弃阅读的习惯。

在这个阶段,我喜欢给孩子选择有一定厚度,但又不那么厚的桥梁书,孩子可能花几天就能读完一本,一点没有负担。

多一点图画,相信我,这是孩子的最爱

小米童鞋到现在都仍旧喜欢读有“图画”的书,我觉得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以前我们给孩子读书,总希望孩子赶紧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觉得图画书就是给小小孩看的。事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美好有创意的配图,让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也会变得不同,更不用说对美的理解了,有图画的桥梁书,才是真正好的桥梁书,图画本身就很需要用心去创作,这些都是阅读中的财富。

这套乌克兰的最佳童书,在这方面就是最好的榜样,我真的是先被这些好图画所吸引的。

真一点的故事,在故事里读到自己

有一点不可否认,很多孩子并不爱看名著故事,为什么?因为那是大人的故事,不是他们自己的。这个年龄的孩子,更容易被“自己的故事”所打动,被和自己一样的孩子的遭遇所揪心,他们能在故事里看到自己很重要。

这一点在小米童鞋身上也非常明显,她就爱看校园故事,我记得纽约时报最畅销作者的漫画“Smile“,她看了至少10遍,原因就是主人公就是同龄人,主人公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

而讲道理这件事,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是不成立的,你只能在故事里把道理融入进去,孩子才能真正明白。就像《“大海”去哪里了?》这本书,故事里就是孩子如何学会独立成长,而《如何理解一只山羊?》讲的是倾听他们,接纳你我的不同,而《是谁造了雪?》这本,让孩子从中看到生命的样子,每一本都把这些人生道理,巧妙地放进了故事里。

现在,你们能理解为什么要特别挑剔桥梁书了吧,也明白,为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多你给他们买的书根本不爱看的原因了吧。

好好地,认真地,给孩子挑最好最适合他们的一本书,比买100本书都重要。

《是谁造了雪?》

《“大海”去哪里了?》

《如何理解一只山羊?》

三本乌克兰作家给孩子创作的桥梁书,

乌克兰最佳童书入围作品,

精装大开本,拿着都很舒服,

每个孩子真正会喜欢读的桥梁书。

提醒一下,桥梁书是最值得边读边做阅读笔记的,记得来参加我们的7天阅读笔记课,学做真正有趣会思考的阅读笔记。7天学会阅读笔记,会思考比会读书更重要!

有趣的爸妈们都在看“童年智造”,微信搜索「童年智造」(ID:kidmadeto2013)全球优选亲子内容分享平台。

点击文章下方“了解更多”查看更多详细信息。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