㑇(zhòu)舞,意为吉祥面具舞,汉语俗称“十二相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带有一定的祭祀性。

白马十二相面具舞(白马人称其为“㑇舞”),是白马藏族祭祀和喜庆节日时跳的一种神秘惊心的面具舞。大约形成于公元十六世纪前,盛行于清朝至民国年间,据九寨沟县文史工作者的研究,白马藏族系氐、羌、藏族人的后裔,兼有氐、羌、藏三个民族的血统,有类似于藏语又不完全等同于藏族的语言(他们自称为白马语),宗教信仰也不同于藏族和羌族,奉自然万物为神灵。他们中的许多人至今也认为他们是氐族。

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应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㑇舞的整体仪式充分体现了白马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传达了维护当地祥和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心愿。

·

㑇,读音zhòu,白马人之方言,意为吉祥面具舞,汉语俗称“十二相舞”。它源于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时期,是氐羌文化与藏文化的融合体,带有一定的祭祀性。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应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㑇舞一般有七、九、十一人表演。

白马人为纪念白马民族的首领杨戬而雕制出面具,编排出舞蹈,戴面具跳舞,这种表现形式白马人称之为“舞”。 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的勿角、马家、草地、安乐、白河、郭元、双河、保华、罗依、永和等乡各山寨。

“舞”在喜庆节日时跳,分为跃、甘、措等。舞面具一般用单数不用双数,使用的动物形象主要有狮、龙、虎、牛、鹤、熊、凤凰、蛇、麒麟、豹、竹甘欧(一种春鸟)。此外,还有“酬盖”、“酬孟”、“阿里尕”三种身份四个形象。酬盖为虎星宿,酬孟为其妻,二者同时出场,称为大鬼;阿里尕亦为一对夫妇,汉语叫小鬼,有单独跳法。 

·

㑇舞可分为三大类,46种舞步跳法。

其舞蹈组合的第一套动作叫“纽”,一般在大型的祭祀活动和神灵面前表演,包括祭祀祖神和祀山;第二套动作叫“尕”,一般在场坝里表演;第三套动作称“央”,是一套祝福的舞蹈,多用于走村串户、礼拜长辈、互道祝愿。“阿里尕”,汉语俗称跳小鬼,它是双人舞,代表一公一母,其中“母”的这一方为男扮女装。

“㑇舞”的乐器有铜号一对,中铜锣一面,牛皮鼓一面,铜钹一两副,以鼓钹和铜号为主要伴奏乐器。

·

在浑厚有力的鼓号声中,头戴各种禽兽面具的表演者,身着绣有龙和海水的彩衣彩裙,由“狮子”领头,以碎步沿逆时针方向转圈而舞。舞者时而停立,时而走圈,时而聚拢,时而散开,手脚特别灵巧活泼。动作多是模拟各种禽兽,如追打扑食,栖息藏匿,惊慌奔逃,鹰隼展翅,猛虎跳火等等,古朴大方,强劲有力。

“㑇舞”的动作十分复杂,有40多套,学起来很不容易。当地的孩子到十几岁时,老人会专门教他们,每天晚上练习,持续好几个月。经过这几年的传承,已经有几百人会跳,但是能全面、完整地指挥领跳者只有几十人,而白马十二相面具雕刻艺人仅剩下几位老人。

·

艺术特色

㑇舞的领舞戴号称百兽之王、森林之王的狮头面具,其余舞者所戴动物面具按俗规依次为牛头、虎头、龙头、豹头、蛇头、鸡头、俩小鬼、俩大鬼。其舞蹈对原始拟兽舞蹈的溯源、发展、演变及舞蹈仪轨的形成极具研究价值。

㑇舞的舞蹈组合以圈舞的点踏步、穿花的踮跳步为基本表现形式,舞蹈的基本动律以蹉步、小腿划圈蹲步、左右跳转圈为主,结合粗犷、神秘的上肢动作,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所扮动物的形态,体现了白马人独有的审美意识。

·

种类

一类:“跃㑇”每逢各种喜庆节日各村寨互相邀请,并指定相距的地点,各村必须带上面具和各种乐器前往。到达目的地时,各村“㑇舞”队相互迎接,并举行拜礼仪式。“㑇舞”跳法是边走边跳,走向大的活动场地,向全村人和参赛的各队跳进场的舞步,这种舞步,白马人称之为“跃㑇”。

二类:“甘㑇”各参赛队扛蓝底白虎旗一面,跳舞时,将旗竖立在场地中央,表扬者围绕旗帜转跳十八种舞步,白马语称之为“甘㑇”舞。

三类:“颂㑇”该舞蹈要求两对跳舞者相互对跳,看哪队的基本功过硬,舞步和节奏准确无误,哪队的舞步难度大,并能完整地跳完所规定的舞步,白马语称之为“措㑇”。

·

“㑇舞”在人们印象中统称之为十二相、锅庄,鬼面子(汉语称法)用木材雕刻而成,在演出时都很讲究数字,一般都是用单不用双,出场面具为七组、九组、十一组。㑇舞所用雕刻的面具的动物形象为:狮子头、龙、虎头、牛头、周鸟头、熊头、凤凰头、蛇头、麒麟头、豹头、竹甘欧。

·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