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家乡在日照农村,小的时候,如果谁家买上一辆五征三轮车,在村里都是大新闻。买车的叔叔大爷,开上自己的新三轮,在村里的大街上一转,所到之处,都引来啧啧的称赞声。现在,因采访工作上山下乡,在异地看到一辆五征三轮车,竟然倍感亲切和骄傲。当本期杂志策划农机专题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五征,自然自告奋勇前往采访,于是,有了这场与五征集团市场部经理林兆龙的对话。

林兆龙是一位年富力强的80 后,也是从小在五征长大的“五征二代”,从他那里听到的五征的故事格外生动。

8月24日,由全国工商联主办,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支持的“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济南召开。五征集团以近191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排名第300位。在这次发布的500强名单中,与农机相关的企业仅有三家上榜,五征位列同行业全国第二。

与其他企业相比,五征经历了更多的历史沧桑。

五征集团全称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1年,前身是县级拖拉机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五征经历了“拖拉机站”-“农药机械配件厂”-“通用机械厂”-“五征农用车有限公司”-“五征集团”的发展历程。如今已形成农用车、汽车、电动三轮车、环卫装备、农业装备和现代农业六大产业,总资产105亿元,员工14000人,是中国机械工业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也是山东省重点支持发展的50家企业集团之一。

五征集团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一个人——五征集团的董事长姜卫东。姜卫东技术人员出身,自1992年担任企业负责人以来,秉承着技术人员扎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广大干部员工,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坚持管理创新,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实施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

无疑,这一战略非常精准。用好产品,不断在市场上打造五征的品牌形象。直到今天,人们谈起五征,第一评价就是:好用,省油,动力强劲!

这一战略也使得五征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山区小厂发展成为全国农机百强企业。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在全国农机市场普遍疲软下滑的形势下,五征公司一枝独秀,连续5年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快速提高,年均增幅均在30%以上,势如破竹。

自2000年改制以来,五征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规划,通过转换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多元化与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实现了以小搏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创造了中国农机业的“五征现象”。逐渐成为同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

2003年五征公司销售收入占五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拉动全县增长38%,实现销售收入23.3亿元,利税1.33亿元,各项主要指标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二名,全国农机行业第四名,车辆制造成为五莲经济的主要支柱。要知道,今年,日照也刚刚从四线城市晋升为三线城市,而五莲县是丘陵地貌,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曾经是日照市知名的贫困县,所以,五征之于五莲的意义十分重大。

农用车的发展也不是一片坦途。2004年以来,中国农用车市场一路下滑,不少曾名噪一时的农用车优秀生产企业纷纷停产、破产,为了实现长远发展,五征集团开始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将目光从农用车行业转向汽车行业。2005年,五征集团控股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并购进入了轻卡制造行业。由原来的农用车行业转向低端轻卡,五征相比其他非汽车行业的进入者,有着明显的优势。1994年就自主研发了第一辆单缸四轮车,经过多年的产品打磨和改进,在车速、车长、车宽等方面几乎已与低端轻卡没什么区别。

农机依旧是五征的立足之本,进军汽车产业后,也一时不敢放松在农机行业深耕力作。2009年,五征集团并购具有50年历史的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并成立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五征集团将山拖定位为中大马力生产制造基地,利用五征的技术、装备及资金优势去全面树立、提升山拖产品新的形象。同时也拓展了五征的农业装备产业链,借助于山拖的产品、技术、市场基础,为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自此,五征集团的产业结构已基本成型。

(文_菠菜_焦点视界杂志社记者)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