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纯文字原创头条号,我们一直在路上

『传承文化,坚守梦想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第十五回:

蒋伯埙有心赠国

张扫把无意镕金

各位看官,从今天开始,给大家介绍一枚明代最富盛名,最具传奇色彩的钱币——西王赏功。并从这枚钱币引出“张献忠江口沉银”这个尘封了近400年的惊天迷案。

大家先看一下,这种钱有金、银、铜三种。而且三种皆在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列,世所罕见。

西王赏功?这个西王何许人也?他就是明代末年赫赫有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1644年他率起义军攻占成都,称“大西王”,建大西国,改元大顺。为了奖励起义有功将士,张献忠按照通行惯例,铸造了上图所示的金银铜“西王赏功”大钱。

张献忠像

后来张献忠兵败战死,清军收缴了他所有财物,当然西王赏功钱币也在收缴之列。清军将收缴的西王赏功钱全部熔化成金银铜料,再铸成清代当朝钱币行用。从此,这种西王赏功钱销声匿迹,市场上再也不见它的踪影了。

但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特例,西王赏功钱币也一样,它还是出现了。当它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时间已到了两百多年后的清代末年。好吧,我来讲讲两枚西王赏功金币的传奇故事。

话说前清光绪年间,四川成都的五洞桥是个旧货市场。市场上有个摆杂货的摊子。摊子上挂着一枚锈迹斑驳的铁钱,约5厘米大小。这钱挂在这摊子上足足有半年了,并无人问冿。这天,有个叫张扫把的混混路过这里。也是闲来无事,他拿着这个钱看来看去,上面有四个字,西王赏功。嗯,他摇摇头,不明白什么意思。他又摸来摸去,觉得这铁钱有些柔软,心想这可能不是个铁的吧?于是跟老板一番讨价还价,以80个铜板的价格买下了这枚铁钱。回到家里,他把铁钱的边磨了磨,钱上一下子闪出了黄灿灿的颜色。张扫把高兴得大叫一声:“金子”。

张扫把得到一枚西王赏功金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成都市几个玩钱币的人耳朵里,大家相约来到张扫把家中,想一睹这枚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西王赏功金币的芳容。张扫把得意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块东西说:“看,我把它镕成了二钱黄金”。一句话,把这帮人气得一个个捶胸顿足。一个老者叹道:“你这个扫把,若不把它镕掉,起码值黄金200两啊!”这一下,张扫把就不止是捶胸顿足了,他后悔得在床上大病了整整三个月,最后气极而亡。

我说的第二枚西王赏功金币,还是出现在成都。那是在民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钱币学家叫蒋伯埙。他1927年到1932年在四川工作其间,花重金在成都购得了一枚西王赏功金币。具体怎么购的,花了多少钱,现在已无可考了。1937年抗战爆发时,蒋伯埙先生家住杭州。杭州沦陷前夕,他害怕自己收藏多年的无数珍贵钱币落入敌手,将它们全部埋在了家中的地下。但是出门之后,他总觉得心中不安,像若有所失似的。于是他又返回家中,从地下将那枚西王赏功金币单独挖出,贴身带着它离开了。抗战胜利后,蒋先生再回到杭州时,他所埋的那批钱币不幸全部被盗了。好险啊!是伯埙先生太爱这枚金币而感动了上天?还是上天在无意之中保护这枚金币?

著名钱币学家蒋伯埙先生

在蒋伯埙先生70岁去世前的那一年,1963年,他将自己后来收藏的全部钱币,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包括那枚不幸中而又万幸的西王赏功金币。

现在,这枚金币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在金碧辉煌的上海博物馆里,给千千万万的游人无言地述说着自己扑朔迷离的前世今生。

有读者问了,西王赏功不是有金银铜三种钱币吗?除了这两枚金币外,难道就没有发现过银的或铜的西王赏功吗?问得好,这正是我下一回要讲的问题。

————————

【作者简介】

野云,姓名康巨峰。诗人,文化学者,收藏家。长沙市社会科学院研究 员,长沙市钱币学会会长。著有:

《古钱》(湖南科技出版社)

《老湘绣的收藏》(湖南科技出版社)

《诗书画品道德经》(岳麓书社)

《野云说钱一一中国古钱的鉴赏与收藏》(岳麓书社)

————

选稿:梦行千古 制作:杨伊楚

————

出品:中国文学网

承办:湖南古瑞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编辑部主编:梦行千古

版权:《中国文学网》

________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