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在考虑一个问题,明明有些车在厂商的定位和舆论的宣传口径总是积极向上,不说更方面很出众,总体口碑和还算是向上的,但是在消费者集群中,这些车被赋予了一些它们本来没有的特质,尤其是安全性和所谓的高级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举一个亲身的例子,在小编的亲友圈中,有一位斯威汽车的销售,这位朋友给我们的亲友传达斯威X7的主要点便是,这款车外形像宝马,动力比国产其他SUV要强很多,吉利博越、长安CS75和它比起来就是渣渣,我们暂且不说斯威X7这款车到底有多强,就连斯威官方也只敢说斯威品牌或者说斯威X7在厂商背景上宝马的摩托车公司有那么一点点联系,外形应该是原创度很高的,而动力方面,一台国产1.5T的发动机怎么可能会比另两款1.8T发动机更强?现在的状况是,周边的朋友对于斯威X7这款车很反感,始作俑者竟然是因为这位销售朋友,所以说很多厂商的良苦用心遇上了不懂装懂的销售,再好的产品点也传达不出去,毕竟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愿意通过销售来获得车辆信息,而这恰恰是悲剧的开始,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汽车经销商和销售们是如何毁掉厂商的良苦用心的。

首先很多经销商和销售喜欢用诋毁竞争对手来提升自己产品的高度,产品对比本来应该是媒体的活儿,这帮人提前给干了,而且在内部培训的过程中,经销商和销售会可以的强化这些点,这一点不难理解,作为销售和品牌代理,极力的吹捧产品,诋毁对手,对于自己来说是没有任何损失的风险的,只可能让懂车的人觉得恶心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这种情况在本田冠道上市时,就有经销商无耻的干过,在展厅门口堂而皇之的立一块展板,细数了买冠道不买汉兰达的理由,其他还有,其中有一条,把上一代汉兰达爬坡门的陈年往事按在了全新汉兰达的头上,恶心至极!当然厂商在宣传扣可能会通过竞品对比来凸现自己产品的亮点,本田的发动机技术、可靠性在同级中都是很优秀的存在,但是偏偏要和丰田比四驱性能和越野,这不是自讨苦吃吗?所以这张宣传海报出来之后,遭遇了媒体的口诛笔伐,你以为这些报道消费者就看不到吗?自作主张诋毁竞争对手在现在汽车信息极度公开、极度发达的大环境下,显得特别幼稚!

其次就是刻意的强调安全性,哪怕他们的产品最差的就是安全性,小编之前看过一位销售的朋友圈,对于英致G3的安全性简直吹上了天,稍微翻看了配置的朋友都知道,这款车最大卖点就是便宜,论安全性,全系只有主副驾有安全气囊,全系没有ESP车身稳定程序、牵引力控制系统,安全性恰恰是这款车的最大短板,而这帮销售向潜在车主展示安全性的方法也是简单粗暴,站在打开的车门上晃,门没有变形,铰链没有断,看,我们的英致G3多安全,朋友!这样忽悠消费者,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厂商知道你们这样曲解产品性能,确定心里不窝火吗?

再次就是这两年比较流行测试动力的一个办法,就是两辆同级别产品拔河,当然这种拔河活动大多数发生在一些SUV身上,尤其是号称动力比较好的SUV身上,其实我想厂商很多时候对于动力的宣传效果应该是产品在公路形式下的加速能力,爬坡时的低速扭矩,而不是两款车跟那里拔河,要知道拔河是一件很有偶然性的事儿,一款车能拔河取胜,并不一定表明它的动力更强,有些时候获胜方的车身更重,再加上越野胎,就是要比车身轻量化做的更好,公路胎的摩擦力更大,这样一拉就走了,你能说后者的动力一定就不如前者吗,扯什么淡!

当然销售们自作主张的赋予产品并不具备的特性也是体现这些销售们业余的地方,之前有两个视频,分别是哈弗H9和长安CS95的销售开着这两台车漂移,一个向后漂,一个向前漂,一个向后漂,当然最终都是以毫无疑问的翻车告终,首先这两款车都不是操控取向的车型,这么重的车身重量,不具备漂移的能力,就算偶尔做做小的漂移,那也的是十分专业的选手才能做,一个开了几天车的小伙就敢贸贸然上车玩漂移,结果就玩脱了,而且更加的糟糕的是,有些时候发生这种完全没有厂商授权的事故,厂商为了产品口碑,还得花大价钱各种危机公关,这才是让厂商恼火的地方坐在,所以经销商和销售自作主张赋予产品并不具备的能力,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当然这也是厂商对于经销商渠道管控不严导致的。

总的来说,经销商或者细化到销售是连接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要环节,经销商和销售为了业绩对产品进行美化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因为为了销量和业绩而颠倒黑白,将产品说的和其本身相去甚远,不仅伤害了消费者,同时也是对厂商初衷的背离,所以对于这些喜欢故弄玄虚的销售们,我们想说,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吧!

更多汽车相关内容,请关注《小李车评》公众号:lijianhongCAR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