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温大风多雨较多,叶片很容易受伤,感染病菌,病害就会加重。大风暴雨过后容易造成水稻白叶枯病的流行,在一些区域呈现发生面积扩大和病情指数上升的趋势,对水稻质量、产量影响较大,减产可达20%-30%,重的可达50%- 60%,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水稻叶尖枯矮发白(9月8日)

一、白叶枯病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是细菌引起的系统性病害,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片,也可侵染叶鞘,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成株期症状可分为5种类型:

①叶缘型:又称叶枯型,是最常见的典型病斑。主要为害叶片。最初形成暗绿色短线状斑,后形成长条斑状,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变黄,最后转为黄褐色或灰白色,且病健组织交界处有明显的不规则波纹状,与健部界限分明。

②急性型:多发生在多肥、深灌、高温闷热、连阴雨多和易感病的品种上。病叶青灰色或暗绿色,并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一般仅限于上部叶片,不蔓延全株,凡有此种症状的出现,表示病害区在急剧发展。

③凋萎型:一般在秧田后期和大田分蘖返青期发病,最明显的症状是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片叶尖失水。其他叶片仍保持青绿,很像螟虫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区别在于茎部无虫伤孔。剥开青卷的枯心叶,常发现叶面,特别是叶缘的水孔有密黄色球状菌脓。

④中脉型: 在水稻分蘖或孕穗期,叶片中脉起初呈现淡黄条斑状,逐渐沿中脉扩展成上至叶尖下至叶鞘、枯黄色长条斑,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这种病株常常没有出穗就死去。

⑤黄化型:是不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病初期心叶并不枯死,仅可见不规则褪绿斑,进而扩展为大块枯黄的病斑。病叶基部有时出现暗绿色小条斑。

二、什么条件下最易发病?

一般在水稻拔节期开始发病,水稻孕期至抽穗灌浆期病害加重,主要由种子带菌,风、雨水传播,一旦侵染危害、发生流行,则很难防控。该病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氮肥施用过量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气候条件的影响: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一般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多雨、日照少,风速大, 病害则易暴发流行。

大风暴雨易使稻叶摩擦受伤,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而且大风暴雨又能使病菌液四溅,更增加了病菌的传播机会,加速了病害扩展。

三、防治措施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必须采用以选用抗病良种为基础,杜绝菌源为前提,秧田防治为关键,肥水管理为重点,并在发病初期喷药保护的综合措施。

①农业措施。与白叶枯病关系最大的是水,水稻晒田后进入乳熟期,以保持田间湿润状态,防止深水或长时间积水,雨涝后要及时抢排积水减少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和危害。

② 浸种:采用浸果灵或强氯精浸种,强氯精洗净后常规催芽播种。

③本田出现发病中心,立即用药封锁。喷药范围要大于发病中心,以防扩散蔓延。在大风雨来临之前,高产田块应抢在雨前突击用药,预防发病。发病初期,可选用噻菌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叶枯宁、氟硅唑咪鲜胺等防治。

注意:白叶枯病防治宜在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露水出现前进行,发病田要先打未发病的区域,最后打发病中心,避免人为和田间串灌传播。

由“云众地”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